关灯
护眼
字体:

废土之上,宝妈带崽发家成首富(59)

作者: 无意苦争春 阅读记录

可尽管如此,回收站依旧有人排队。

第51章 上幼儿园

回到家,吃饭时,康萍忽然提了建议。

“我看旺发超市门口那地儿,晚上挺热闹的。要不,吃了饭,咱开车去摆摊试试?”

“咱的菜是下午才摘的,新鲜得很。那一片晚上出门逛街的人又多,也许能卖些出去呢?”

周金听到这话,眼神亮了亮。

“我觉得能成!晚上我反正没啥事,就带康萍去摆摊。”

“要是效果好,以后你们下午弄回来的货,都给我们卖。”

“要卖不完,第二天早上送去回收站那边,也不影响出给回收站。”富人区也是有人摆摊的,可开皮卡车摆摊的却不多。

他们货多,停路边肯定吸引眼球。

零售价比回收价高个两三信用点一斤,要货量够多的话,卖掉一车货,能赚不少。

沈初没什么意见,望向了周婶子跟周大叔。

“那就试试吧!我也可以帮忙!”周婶子拍板道。

闲着也是闲着,她乐意看家里人忙点儿。

她闺女跟孙子都移民第三区,有第三区的身份了,他们也得跟上才行。

虽然她觉得住这儿挺好的,可……

可万一以后康萍有孩子了呢?

为了孩子着想,他们以后兴许也会移民。

“我跟康萍两个就够了。”

“我们先试试能不能成,能成的话,做惯了,我一个人也能干!”周金道。

他正愁自已赚得不多,在老婆面前有些抬不起头来呢。

这活儿来得正好。

康萍看了眼周金,没反驳。

于是,这事就这么定下了。

饭后,周金就急匆匆喊上康萍出发了。

两人买了一个电子秤,一些塑料袋,揭了皮卡车的篷布,做起生意来。

还别说,这么多新鲜的蔬菜,立马吸引了不少人来。

夫妻俩称重收钱,生意一单接着一单。

一个小时下来,一车货就剩得不多了。

周金脸上的笑就没收过。

“真没想到,富人区的菜这么好卖。”忍不住跟自家媳妇嘀咕了一句。

“当然了,富人区的人舍得消费。另外,愿意拉下脸来干这事的人也少。”而穷人区的人,虽然愿意干这事,却碍于距离和交通工具,不敢干或者干不了。

周金点头。

“以后,你们下午弄回来的东西,就交给我吧。正好能让我赚点外快。”

康萍看了一眼周金。

“佣兵队那边——”刚说出几个字,康萍又住了嘴。

关于佣兵队的事,周金跟她说过他的想法。

可她其实并不完全赞同。

虽然佣兵队长能决定佣兵队的很多事,但像猎风小队这种并不太正规的佣兵队,队长的权威其实并不大,或者说不够大。

要是妹子真出事,猎风小队的人,只怕并不一定愿意帮忙。

“算了。”不等周金说话,康萍就道了一句。

周金松了口气,绕开了话题。

“妹子跟灵儿都移民了,接下来,妹子肯定会去第三区买房。咱也努努力,争取以后去第三区吧。”

康萍面色有些犹豫。

最后还是“嗯”了一声。

一周后。

日子在不紧不慢中前行。

转眼就到了过年。

这是沈初来这个世界后的第一个新年。

大年三十,周家一家子人聚在一起守岁。

沈初将自已去第三区闲逛时,买回来的麻将提了出来,喊了周大叔,周婶子还有康萍一起打麻将。

棚户区的人打记事起就在忙碌,根本不知道麻将这东西。

还是沈初指导教学,才让牌局兴了起来。

结果,最上瘾的人,竟是周婶子。

上桌后,就不肯下桌了。

导致周大叔只能在旁边指挥以及干着急。

终于到了12点,周金去门口点了一串鞭炮。

此时,除了他们自家的鞭炮,外头“噼里啪啦”的声音也此起彼伏起来。

富人区的年味,比棚户区更足。

初一。

沈初早早起床,给儿子穿戴整齐,见到家里人,就上前说吉祥话拜年。

结果,小娃娃见人就收红包,而且每个红包还都很厚。

沈初竟也得了四个红包。

不仅有爸妈的,连哥嫂也给了。

母子俩加起来,算是收了双份。

吃了早饭,一家子人外出逛街。

过年期间的富人区比往常更热闹,到处喜气洋洋。

沈初带周婶子跟周大叔去挑了两身新衣服,全买的贵的。

下午,一家子人又打了半天麻将。

初三。

沈初应于姐的邀请,去了一趟刘家。

母子俩又得了好几个红包。

“年后,幸福幼儿园就开园了。我已经跟他们院长说好了,等开园就带灵儿过去报名。”

“到时候你要忙的话,可以提前把灵儿送来。我跟你伯父去帮忙办入学手续。”刘母抱着沈灵,热心的冲沈初道。

“对对对,灵儿在我们这儿,你尽管放心。”刘父接话道。

“到时候我会把时间空出来的。只是,接下来,要麻烦你们了。”沈初眼神感激。

“瞧你这丫头,说的啥话?!”

“灵儿是我们大孙子,哪儿算麻烦?!”

“就是!小初啊,跟我们,你就别见外了。”

沈初心里一阵感动,“嗯”了一声。

清闲的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快,一转眼就是初六。

沈初在周大叔跟周婶子的催促下,终于决定开工。

冬日的野外,好东西太少。

沈初动用异能,多找了几株中等辐射植株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