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不走剧情(349)
不打不成器嘛。
咬咬牙,别过头去当没看见吧。
俗话说,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哪怕将来大儿子升到知府,甚至是做了京官,小儿子若是不成器,那还能一辈子都依靠大儿子不成?
所以若是能使得他学业进步,挨几下打就挨几下打吧,反正那是他亲哥,又不可能真的把他打坏。
于是夏志希在家里最害怕的人并不是爹娘,而是他的大哥。
又敬又怕。
怕的成分居多。
时光荏苒,时间一晃就过去了5年,又到了科考的时间,这一次夏志希信心满满,他对考上秀才已经很有把握了,如果运气好,说不定还能吊车尾考上个举人。
这五年里,知云这知府做的无功无过,一个是因为这里比较富庶,想要做出大的突出的成绩没有那么容易。
再一个是知云觉得这里挺好,他不想挪窝。
院试结束,夏志希果然考中了秀才,名次也算是比较靠前,第16名。
知云鼓励他一鼓作气,去考一考举人,若是考上了那正好,若是考不上,就全当是积累经验了。
反正他现在的年龄也不大,只有18岁。
家里也一直没给他议亲,这也是知云压着的结果,就算要议亲也得等到这次考试之后,在知云看来,18岁还是个孩子呢,不用着急。
夏父夏母虽然心里着急,但这么多年来听从大儿子的也已经习惯了,倒是也没强硬的要给小儿子说亲。
殷朝的规定,乡试是要到府城里去参加的,知云给他安排了一个书童,两个仆从,在临近考试前的一个月,赶着马车去了府城。
这一次夏志希的运气还是挺不错的,他写的那篇策论,刚好投了主考官的胃口,竟然中了个第23名。
这让夏志希信心大增。
原本他还想着,这次如果能侥幸中了举人,就找个书院去教书,或者是跟在自家哥哥身边,做个县丞什么的。
这一次考得名次这般好,他决定一鼓作气,再去参加会试,若是考不上就再读上几年书再考,反正他现在年龄也不大。
回来跟知云一说,知云倒是也没反对,反而给他准备了盘缠,又多安排了几个仆妇跟从,紧赶慢赶的往京城里赶考去了。
事实证明,夏志希是有几分运道在身上的。
按照殷朝的规定,每一次会试录取进士360名,其中一甲3名,二甲183名,三甲174名。
夏志希考了个三甲第15名。
得到消息之后,知云让双棋带了一大笔银子进了京。
三甲一般都做各个州府下的县令,他这个便宜弟弟虽然是三甲,但名次还算不错。
双棋这些年跟着他也不是白跟的,各种人情世故如何打点,也都门清。
当初知云在京城打点的时候,也没瞒着双棋,所以这次双棋就被派上用场了。
临行前又细细的嘱托了一番,他进京之后该找哪个人,该使多少力,知云的目的很简单,既然要下放到各个州下做知县,那不如将它弄到自己的地盘上来。
这样一来,两兄弟离得近一些,有什么事也能彼此有个照应(其实主要是知云照应他),毕竟他这个便宜弟弟还是很听他话的。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考虑到夏父夏母,两人离得近,无论他们想哪个儿子了,想去看看也方便一些。
事实证明,有钱确实可以使鬼推磨。
夏志希被分到了永清州唐宁县做县令,唐宁县算是比较靠近永青州的一个县,县城离着州府只有60多里路。
夏志希走马上任之后,夏父夏母就开始张罗他的婚事。
夏志希娶了永清州杨家的女儿。
杨家世代经商,在永清州也算是有名的富户了。
媳妇娘家有钱,关键时刻也能给他使上力,有时候吃点软饭也可以。
夏志希自己也没有反对。
成亲后一年,杨氏生了第一个儿子,把夏父夏母给乐的,立刻搬到小儿子家住去了,他们要守着孙子。
知云也乐得清闲,反正有他这个顶头上司看顾着,这一辈子都会平安顺遂。
在这个位面世界里,知云一直活到寿终正寝。
第322章 恶毒女配的妹妹1
知云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这是她花了功德选的修仙位面,因为觉得该补充点灵石和丹药了,为了截胡女主的金手指,她还特意选择了切入点。
这次可选择的任务有10个,但修仙位面仅此一个。
翻身坐起来,趿拉着鞋下了雕花木床,来到了梳妆台前,看向了上面放着的妆匣。
手刚伸出去,门吱呀一声就被推开了。
“小姐,您醒了。”
一个十七八岁的穿着淡青色衫子的女孩笑意盈盈的走进来。
知云面无表情,看向她的目光带着漠然和疏离,女孩也不在意,似乎是早已经习惯了她的目光,上前福了福身:“奴婢正想喊您起床呢,夫人说今日表小姐要过来,让您早起陪表小姐一起玩呢。”
说完也不待知云回应,就扭头朝着门外喊道:“柳香柳翠,还不快进来伺候二小姐梳洗!”
门外应声进来了两个丫鬟,一个穿着翠绿色的衫子,一个穿着鹅黄色的衫子,都是十七八岁的年纪,容色很是娇美。
知云冷眼看着她们到跟前行了礼,一个个准备着给她梳洗,作为这冷府的二小姐,这些人无论做什么都不会征求她的意见,只因为她不受祖母待见。
至于她那个父亲,轻易不会踏足后院。
她这具身体今年已经6岁了,母亲在一年前去世,至于死因,据说是暴毙而亡,但在知云看来,狗屁的暴毙而亡,不过是后院倾轧的牺牲品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