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佬不走剧情(512)

作者: 五月采风 阅读记录

“等等,先别下水,谁带着棍子?先试试那水的深浅。”

知云连忙制止。

好歹这一群人都是因为跟着他们才出来的,万一有哪个不小心淹死了,难免心里会把罪责怪在他们一家身上。

听到知云的话,众人纷纷停下了脚步:“谁的棍子长赶紧试试。”

在这一群人里,知云的身份也算是个长者了,所以众人也都挺合作的,没有人跳出来唱反调。

棍子探下去,探到底之后再拔出来,再换一个地方看下去试,一连试了4个地方。

最浅的地方也不过就是半米多深,但那人手里的棍子长度有限,也就是两米左右,最深的地方棍子全根没入依旧没有探到底。

“三娃子,把你的背篓拿过来我用用。”

知云朝着人群中一个汉子叫道,那人二话不说,反手就将背上的背篓取下来,走过去交给了知云。

知云一看背篓里还有一根绳子,这倒是正好。

将绳子的两端分别系在背篓的两侧,问道:“谁还带了绳子?”

“我!我带了!”

一个30多岁的汉子走上前来,从腰上剪下了一根绳子。

这人竟然把绳子系在了腰上,一圈一圈,走走绕了七八圈,也不嫌走路的时候扎得慌。

要知道现在可是夏季,人原本穿的就单薄,这绳子又是粗麻绳,系在身上隔着布料都扎得慌。

知云把绳子的一头交给这个汉子,吩咐道:“拿紧了,千万别松手。”

随后又把这根绳子的另一端系在筐上包着的那根绳子中间,从怀里摸出一小条肉,从腰上系着的充当腰带的布条子上撕下一小条来,把这块肉固定在筐底,又吩咐人找了一块不大的石头,装在筐子里,将筐子往水坑里一抛。

那筐子就被抛到了水坑中间。

因为里面被放了石头,所以很快就沉了下去,等了约有个七八分钟,知云吩咐旁边的两个汉子:“你们一起拉着绳子,把筐子拉上来。”

众人也都明白了知云的意思,纷纷主动加入了拉绳子的队伍,不一会筐子就被拉上来了。

在火把的照耀下,发现里面竟然有十几条鱼!

大的有巴掌大小,小的只有手指大小。

虽然这十几条鱼加起来也没多少,还不够一个成年人吃的,但有了收获,还是让众人的心情兴奋起来。

他们这一群人一共就带了这么一个筐子,可以有人自告奋勇的回去拿筐子了,当然水囊也不能落下,水坑边只留了5个人,在这里继续捞鱼。

有水有鱼,众人有了动力,回去的路上,脚步又轻松又快,没用多久就拿着筐子绳子,带着一大群人浩浩荡荡的上来了。

熬夜捉了大半夜的鱼,可以说是满载而归了,人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虽然是半宿没睡觉,但大家却都觉得兴奋的很,一点都不困。

第二天早上,李家村这一支队伍就到处弥漫着鱼汤的味道。

第472章 逃荒9

虽然因为缺少调料,导致煮出来的鱼汤很腥,而且有些鱼实在太小了,也没有什么肉,就是能喝点鱼汤,还得小心那些细小的鱼刺,但大家伙还是吃的兴高采烈。

因为这顿鱼汤,众人竟然一扫这些日子以来一直以来的低迷状态,人又重新变得鲜活起来。

吃完了早饭也没急着走,村长安排着众人分成了两批,去那个水坑里取水。

经过后半夜的沉淀,原本因为他们捞鱼而,被弄得浑浊的水又变得清澈了。

来来回回几趟,每家每户的水囊都灌满了,那些瓶瓶罐罐也都装满了水,就连那些牲口也都跟着灌了个水饱。

最后的最后,那些青年男子还用容器舀着水在池边冲了个澡。

下面的水位有点低,在村长的特意叮嘱下,倒是没有人头铁的非要下去。

大队伍整理开拔的时候,后面有一支队伍追上他们,村长好心的将这个山上有水的消息告诉了他们。

这群流民一听,一个个疯了似的往他们给指的方向跑,趁着这些人跑了,村长带领了大家伙赶紧出发。

那些人已经看到他们往车上装水了,如果不把有水的地方指给他们,恐怕这些人就会偷上来抢了。

虽然他们这群人多,但同样的老弱妇孺也不少,刚刚那一帮流民大多都是男子,年轻力壮的占了大多数,可不就得防备这些。

真要打起来,或许那些人不是他们的对手,自己这边的老弱妇孺恐怕也会吃点亏。

人类在面对缺水和缺食物的生存挑战下,往往是不会在乎什么道德不道德的,如若不然,也不会在许多逃荒文里看到易子而食的事情了。

今天大家的状态格外好,因此行走的速度也快,哪怕队伍很长,也很快就离开了原本休息的地方很远。

知云一早就已经指挥着两个儿子,就地取材找了几根木棍,在马车车厢前面用油布在上面搭了个棚子。

好歹也能遮遮阳光。

要不然的话,赶车时长时间暴露在这么烈的太阳之下,人也会头晕眼花,容易中暑。

或许是因为他们这个村子出发的时间不算晚,现在路上的流民并没有其他像他们这么一大支队伍的,大多的都是三五成群,最多的也就是十几个人。

这可能是因为没有人像他们这样以村为单位进行逃荒,当然,也可能是大队伍在半路上遇到了危险,出现了走散或者死亡,才导致这些流民没有他们这么大的队伍。

今天的运气还不错,走到傍晚的时候,竟然路过了一座镇子。

镇子的面积虽然很大,不过看上去却很是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