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佬不走剧情(886)

作者: 五月采风 阅读记录

知云一家昨晚就已经结好账了,今天天不亮就走了,估计是早上一开城门那会儿就已经出城了!

村长被气得发抖,此时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人家分明就是用了缓兵之计,暂时安抚住了他,然后给他来了个不辞而别,直接溜了。

然而事已至此,人家铁了心不愿意留在这里,先不说人家有骡车,他们追不追得上,就算是能追得上,人家就是不愿意在这落户,难道他还能硬逼不成?

知云他们确实在城门开启之前就已经来到了城门这里,城门一开就出了城,一路继续南下。

刘家人虽然也不解,谁让知云是刘家的当家人呢?

所以也没人违背他的意思。

没有了那一群拖累,接下来的路就好走多了,再加上麒麟府愿意接收难民,还给安排落脚的地方,所以继续南下的人很少。

这样一来,路上行进的速度就更快了。

第817章 开局做爷爷15

知云带着一家人,一路风餐露宿,辗转奔波,先后经过了六个县城,两个州府,十几个小镇,终于到达了开元县。

开元县隶属于康达城,离京城只有 200 多里路了。

开元县这里有山,而且背靠两座大山,东西各一座。

不过这两座大山是错开的,一座在开元县的东南角,一座在开元县的西北角。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里这两座大山,离着开元县都不远,无论是上山打野味,还是去采山药,采草药,收集柴火,都是很方便的。

知云看到了这两座大山,就像是看到了他们一家未来的生活,生活在这里,哪怕是手里没有银子,只要肯吃苦,物资也不会缺的。

这里简直就是她梦寐以求可以定居的地方,也是这一路走过来最适合安家的地方。

而且,开元县因为地理位置特殊,可以说是这附近通往京城必经的要道,虽然只是座县城,但繁华程度不输于他们曾经经过的府城。

这里有茶楼,有饭馆,有戏院,有客栈,有商铺,有集市……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因离着京城比较近,人穿着也比较洋气,有钱人也多,街上很繁华,小商小贩随处可见。

除了知云外,这一家人走进了县城,就像是走进了一个新世界,看什么都觉得新鲜。

他们感受到了这里的繁荣与活力,所以对于知云说要在这里定居,而不是继续去往京城,一家子一点一点都没有。

知云并不打算再带着一家人去种地,反正这个架空的朝代,也没有说限制商人不允许科考这一规定,不过商人要交的税比较高。

但同样的,种地要交的税也不少,尤其是各种巧立名目的税,什么田税,丰收税,人头税……

自家有地的还好些,一年下来好歹还有三成收成握在自己手里,若是租的地,至少也要再交两成收成给地主,这样一来,辛苦一年,最后落到手里的粮食,却养不活一家人。

知云安排着众人住到客栈里,就带着大儿子去了官府的牙行,说明了自己想买一栋宅子,位置倒是无所谓,但一定要大,最少要四进,五进也可。

没办法,谁让她有三个儿子呢,再加上她和董氏也算是一家,这样就是四家了,每家一进院子,少了不够分。

反正她又不缺银子。

这一路上经过那些县城府城,他可没少偷偷的去当空间里的东西,不过为了买房子方便,有一大半要的都是银票。

牙人在查阅了一番资料之后,给她介绍了三套房子,一套是五进院,两套四进院。

这三套房子在一条街上,不过其中一套四进院在比较繁华的地段,另外两栋位置就要偏一些了。

知云带着大儿子去看了一圈,最后敲定了那套五进院。

交了钱,办了房契。

有了房子,户籍就可以落到这栋房子上了,他们也算是能在这开元城立住脚跟了。

既然已经有了房子,那自然就没有必要继续住在客栈里了,一家人浩浩荡荡的赶到了房子里,只是天色已晚,粗略的收拾了一番,又打发两个儿子去街上买了点吃的,也没生活做饭就这么将就着吃了点。

至于睡觉的屋子,因为天色已经不早了就各自随便找了个房间睡一下了,再差还能差过他们睡在荒郊野外吗?

晚上睡觉的时候,董氏躺在知云身边,却是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最后实在忍不住了,拽了拽知云的胳膊,问道:

“当家的,这栋宅子花了不少银子吧?咱家哪来的银子啊?”

由不得董氏不怀疑,毕竟在知云穿越过来之前,公中的事务都是由董氏掌管的,对于家里有多少银子,她心里也是门清。

就凭他们家的家底,哪怕是把所有的东西都卖了,也买不起这幢宅子的一间门房!

更何况,他们逃难的这一路上,吃喝拉撒可花了不少钱,还买了两辆骡车呢,就算手里还有点钱,恐怕也早已经都花没了。

知云在心里叹了口气,知道终于又到了她胡说八道的时候了:“这事我原本是不打算告诉你的,毕竟少一个人知就少一份危险。

不过我看你这样,要是不告诉你,恐怕你心里也不踏实,那我就告诉你吧,不过咱们事先可说好了,这事出了我的口,入了你的耳,就再不能被第三人知晓了!

哪怕是家里的几个孩子,你也不能露出半点口风,否则的话,恐怕会给咱家带来杀身之祸。”

一番话说的董氏一颗心怦怦乱跳,黑暗里也就是知云看不见,如果能看见肯定会看到董氏那张苍白的脸,还有额头上细细密密的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