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不走剧情(888)
一家人就在开元城里安顿了下来,知云找了几个工匠,开始在前院盖房子,三个儿子也没闲着,都跟着打下手,四间青砖大瓦房不过是20多天就起来了,大门处还盖了高高的门廊,看起来倒是挺气派。
如果门口能放上两个石狮子,那就更威武了。
只不过他们家是平头老百姓,可没有资格放石狮子这种东西。
新房子晾了10天,基本上都干透了。
趁着这个功夫,知云去衙门里办理好了商铺证。
在这个架空的时代,开店也是需要办证,没有证,那就是违规经营,是不被官府允许的,官府随时可以查封。
但只要是办了证,那在官府就有了备案,接下来各种税就必须要交了。
知云不缺这几个银子,自然没有必要在这方面逃税。
知云去卖家具的店铺里订了桌椅板凳,还订了一个吧台,又带着三个儿子开始购置锅碗瓢盆这些东西。
毕竟既然要开餐馆,这些东西都要提前准备起来了。
房子干了之后,一家人齐心协力开始布置,新建的那几间房就改成了餐厅,一进院里的正房改成了几间包厢,厢房就改成了厨房,为了方便来就餐的客人方便,还特意在还特意在前院的角落里建了间厕所,还分了男女……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一切准备妥当,就只差个厨师了。
原本按照家里人的意思,是要请一位厨师的,但知云不同意,她总觉得自己应该会做饭,而且还应该是厨艺不错的样子。
家里人当然不信,其实知云自己也有些迷糊,不过在她拿起菜刀后,落刀犹如行云流水,母菜的时候,那刀都挥出了残影,把家里人都看呆了。
第819章 开局做爷爷17
知云哼着小曲在厨房里忙碌着,董氏带着两个儿媳一边给她打下手,一边时不时的朝着自家男人看一眼。
看到自家男人做饭,她才知道,原来做饭的男人还挺有魅力的,看得他都骄傲起来了。
等看到那些厨具和食材在知云的手里上下翻飞,空气中弥漫出了饭菜的香味,闻着就已经让人流口水了,更不用说是吃了。
不止是别人,就连知云自己,闻着这味道都饿了。
一家11口人,知云做了四道菜~~四盆菜,家里的人口多,自然就要量大一些,要不然根本不够吃。
等到饭菜被端上桌子,一家 11 众人迫不及待的围坐在了餐桌旁,等待着吃饭。
等到知云夹了第一筷子菜,紧跟着董氏也来了一筷子之后,众人手里的筷子迫不及待的伸向了桌子上的菜。
知云家里并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平日里吃饭也堵不住大家说话的欲望,可今天,桌子上只剩下了咀嚼声和吞咽声,以及筷子碰到碗碟的声音,哪里还有什么说话声?
菜虽然是用盆子装的,但毕竟是只有4盆菜,而家里又人口众多,筷子下晚了,那可就吃不上自家老爹炒的菜了,没有菜就只能啃咸菜了。
吃完了这顿饭,众人都被知云云的厨艺折服了,一致同意了由知云来做大厨,董事就带着两个儿媳妇和三个孩子给他打下手,老三多少认几个子,就让老三在前面店铺里收钱。
老大和老二充当店小二,负责招呼客人,上菜,收拾桌子等杂事。
当然老大老二忙不过来的时候,老三也不能歇着。
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刘家饭庄开业了,刚开始的时候也没几个人过来吃饭,毕竟她的这栋房子,算不上是繁华地段。
随着有人过来吃过了,口碑就慢慢的传了出去,渐渐的客人越来越多,知云一个人有点忙不过来,不得不开始限量。
每天就做30桌饭菜,多了不做。
之所以定下这么个数量,是因为梁家饭庄有5个包厢,前厅里有10张桌子。
中午的时候做15桌,晚上的时候做15桌,还真没有多累,主要是有的桌子上只有三两个菜。
也就只有包厢里,要的菜数量会多一些。
其实有家里的这好几个娘们给他打下手,择菜洗菜切菜都用不上她了,仅仅是炒菜也没有多累,所以忙完了之后,知云就开始教导几个儿子儿媳,以及自己的老婆做菜。
早日把徒弟教出来,她也能早日轻松一些。
刘家饭庄的生意蒸蒸日上,但却因为控制着每天做菜的数量,而且还不接受预定,所以虽然多少也遭了点其他同行的嫉妒,但终究是没有人对刘家饭庄动手。
这也跟知云的严防死守有关。
时间长了,人家也就默认了,反正刘家饭庄的生意虽然好,却因为定下的规矩,并没有影响其他家多少的生意。
毕竟开元县是交通要道,来来往往的人流不少,就是再开上两家饭庄,客人也依旧会络绎不绝。
而在刘家饭庄里排不上队,那就只能到别家去吃了,总不能不吃饭吧?
随着饭庄的生意走上正轨,对周围的环境也渐渐熟悉起来,董事又忙活起来了。
她忙着给自家三儿子找媳妇。
老刘家没有读书人,所以知云将大孙子送去了学堂,也不指望着他能够考中秀才举人什么的,要多认的几个字就行。
却没想到大孙子还挺刻苦,书读的有模有样的,甚至还时常得到先生的夸奖,倒是叫知云对他刮目相看了。
这下家里除了老三识字之外,大孙子也识字了,因此家里人学字也被提上了议程。
董氏在经过一番挑拣考察,最终定下了前街方记布庄家里的二闺女,暗地里让这两人见了一面,两人对彼此都挺满意的,这门亲事就算是定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