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大佬她想安静种田(360)

作者: 青山下的狐 阅读记录

这天早上,早早的村里响起了上工铃声,清泠跟着村里人一起到了大队部听着王大锤给大家分工。

清泠被罗氏带到了一起,妇女们背着背蒌,背蒌里也放满了麻袋,男人们也都扛着扁担,拿着柴刀。

乔婶也走在清泠身边,笑呵呵的说:“清泠,现在咱们这边有蘑菇摘,还有不少松子,榛子,栗子之类的,你们没来时我们就摘了两波了,现在是最后一波了,再想摘还得明年了。”

罗氏也笑着插话:“干果没有了,蘑菇还是有的,只是不如秋天多,一会儿你好好跟咱们学学那些蘑菇能吃,不上工时你也可以自己来采点回去晒干,留着冬天吃,只是深山不能去。”

清泠也笑笑语晏晏的点着头:“嗯!婶子,我明白了,一定不乱跑。”

跟着罗氏一起的女人们都夸着清泠懂事又乖巧。

陈安安瞧着清泠那被人围着的样子,心里嫉妒死了,恶毒的小眼神拼命的往清泠身上甩。

感觉到带着恶意满满的视线,清泠顺着视线盯了过去,对着陈安安坏坏的一笑,陈安安看着清泠那不坏好意的笑容,浑身打了一个哆嗦,快速的低下了头。

王朝文现在是吊在了队伍的最后面,生怕离清泠近了,被她找到机会再揍一顿,他现在全身都还痛,要不是不能拒绝上工,他都不想来。

马华瞄了几眼王朝文觉得他这几天真奇怪,一个人在后面慢腾腾的挪动着,他都有点急了。

那些老知青都拼命朝前跑,说是上山采山货时有那些歪瓜裂枣的,可以留下来自己吃。

自己家里兄弟姐妹多,家里条件也不好,如果那些好东西自己能留下一些,那他就能给家里寄一点回去,也能给弟弟妹妹们香香嘴。

第9章 70年代知青种田忙(9)

可是现在这个王朝文就跟鸭子似的在后面挪着,他想狠心把他一人抛在后面,但是谁让自己和他住一起,不能让人说他不团结。

“王朝文,你能走快点不,眼看这后面就剩下咱俩了,这荒山野岭的你不怕嘛!”

王朝文四处瞅着,后面确实是只剩他俩了,听到林子里时有时无的鸟叫声,王朝文听得自己身上寒毛都竖了起来,抬腿快走了几步。

林学平在人群中扫了一眼队伍的后面,心里大大的松了一口气,为自己前两天的决定而庆幸,这两个新来的男知青看着就不像是干活了的料,走个路都赶不上队伍,更别提干活儿了。

知青队伍里面的女知青们再见到陈安安的穿着时,也没有打算和她亲近,看她那样子,就知道家里条件也不怎么样,对她们来说,没有利用价值的人是不值得结交的。

到了地方之后,所有人都分散开来几个人为一小组,清泠则是被罗氏她们带走了。

来到一棵栗子树下,罗氏扛着一根长长的竹竿:“上一次我们来的时候,这一棵栗子,还有大半都没熟透,现在应该也差不多了。”

清泠瞧着罗氏举着竹竿一阵乱打,走上前接过她手里的竹竿:“罗婶,我来打吧!你先去歇一会儿。”

“你行吗?”罗氏有点担心她扛不住这么长的竹竿。

“没事儿,万事开头难,多试试就行了。”

罗氏见她坚持就把竹竿给了清泠,清泠举着竹竿对着树枝上的栗子轻轻一敲,栗子就掉了下来,大家看着她的动作就像是蜻蜓点水般的轻柔又唯美。

就在大家伙看到目瞪口呆的时候,清泠的叫声惊醒了大家:“婶子们,快捡栗子吧!这一颗已经打完了,我看那边还有几棵松树,上面好像还有很多松塔,我先过去打松塔了,你们捡完了就快点过来啊!”

看着蹦蹦跳跳扛着竹竿走远了的人,罗氏摇了摇头:“唉!还是个孩子啊!虽然很能干,也还保留着孩子心性。”

乔氏也笑呵呵的说:“看她那样子在家里面的时候应该也是一个很受宠的孩子,这些知青也都很可怜,小小年纪就要背井离乡,到咱们这些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生活。”

“罗嫂子,看你这么喜欢那丫头,要不然说给你家老三当媳妇儿呗!”

罗氏对着开她玩笑的妇女笑道:“去去去,别乱说,坏了人家姑娘名声,那孩子一看她就是个主意正的,不可能在咱们乡下长久呆下去的,而且我儿子配不上她。”

一群女人在一起干活,不是聊这家长就是聊那家短,手里做着活儿也不耽误她们八卦。

清泠到了松树林里把树上的松塔都敲了下来,还在树林里个刨了不少松针放进了储物袋里,留着下雪之后用来点火。

在刨松针的时候,清泠还发现了不少蘑菇,小心翼翼的一朵一朵的捡起来堆在了一起。

清泠边走边采,一些自己喜欢吃的就扔进空间里,她不但采了蘑菇,连地下的菌丝和泥都刨了出来。

罗氏带着人来时,就见清泠已经把蘑菇松塔弄成了一堆一堆的,她们只用麻袋装好就行。

乔氏和其他几个人笑得嘴都快咧到耳根子了,从来都没有哪一次进山像这次一样轻松过,这小丫头不仅仅是能干这运气也好,瞧瞧这一路上堆的,五花八门的。

罗氏等人一路装下来几个麻袋都满了,见着清泠还在不远处的树底下蹲着都不怎挪窝,于是大声的叫道:“清泠,回家了,咱们的背篓和麻袋都装满了。”

清泠揪着这满树根的榛蘑都不想动了,这也太解压了,听到罗氏的叫声,清泠头也没回道:“婶儿,回不去了,这里一大片榛蘑,我得都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