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大佬她想安静种田(388)
李陈氏和李大丫本来还想在城里多住些日子,李淑华实在是受不了这两个人就把她俩也打包好准备明天和清泠一起送上火车火车。
这些日子,李陈氏在李淑华那里死皮赖脸的要来了三身衣服,连李淑华那双半新不旧的小皮鞋都没有放过。
李大丫倒是想在清泠这里搜刮一点东西,可是她压根儿就连清泠的屋都进不了。
大年初五早上一大早,清明就起床,给自己煮了几个鸡蛋,煎了几个鸡蛋饼,又蒸了一锅,白面馒头和蘑菇馅儿的包子。
李陈氏起床后,看见清泠做的吃食,心里都乐开了花,白面馒头呀!她在大姑子这里住了这么些日子,都没有尝过一口白面馒头,现在终于有机会尝到了。
只是在看见清泠,把她做好的食物,一样一样的装进自己的饭盒里,和布袋子里的时候,脸都绿了。
这个死丫头,居然一点都没有给她们留,李淑华神色如常的给自己娘家大嫂和侄女,蒸了一锅窝窝头,吃切了一饭盒咸菜丝。
李大丫也想吃白面馒头,叫嚷出声:“姑姑我也想要吃白面馒头,你帮我拿几个。”
第35章 70年代知青种田忙(35)
李淑华见她大嫂不,阻拦李大丫讨要馒头的行为,心里决定了以后要和这一家子断绝来往,不然以后自己家再有什么好东西都填不满她们心里的大窟窿。
“大丫,我去找她要白面馒头也行,那你和你妈回去的车费自己掏。”
李陈氏一听要自己掏车费,马上拉住了李大丫,母女两人的车费可得要好几块呢!她可不舍得,不就是几个白面馒头吗?跟谁没吃过似的。
母女俩安静了下来,清泠收拾好了之后交待两个弟弟好好读书,又和木栋梁说了一下接下来这几年可能发生的事,就带着李陈氏母女俩去了火车站。
买票的时候,李陈氏一直站在清泠身后不动,想等着清泠给她们买票,清泠也不惯她们这爱贪小便宜的性子,拿着票就走了。
李陈氏气急,这死丫头真的是油盐不进,难怪自己大姑子摆不平她。
交了钱,李陈氏急急的朝着清泠追了上去,李大丫也跟着她妈快步跑去,要是跟不上她妈,她可没钱买再买一张票。
母女两人急匆匆的上了车和清泠坐在了一起,所有的人都以为这是一家人,但是看着清泠对那两个人有透着一股疏离。
一路上清泠对两人都是无比冷淡,李陈氏想找清泠说说话,看着清泠的那张冷脸她怎么也开不了口。
很快李陈氏母女俩就到地方,下了车,清泠也大大的松了一口气,一直被一个人死死的盯着,是谁都会难受。
听着火车哐当哐当的声音,清泠给自己的身边设了一个小结界,就眯上了眼睛休息了。
这一次清泠,坐在车上没有遇到什么奇葩,一路上的安安稳稳的到了地方,回到大王屯的时候,这边还是铺着厚厚的雪。
清泠还没有打开门,傻狍子就冲了出来,在清泠身边极尽撒着欢儿,讨好着清泠。
“你这小机灵鬼,是怎么发现我回来的。”
“汪………汪……。”
清泠从空间里掏出了一支略带灵气的果子塞了傻狍子的嘴里。
“玩儿去吧!”
傻狍子叼着果子就跑了。
打开门进了屋里,就见屋子里打扫的干干净净,可见罗氏经常有来给她打扫屋里。
把炕烧上,清泠从空间里拿了不少东西放进柜子里,水果,瓜子糖果,江米条,麦乳精,腊肠,腊肉,烤鸭。
清泠的房顶上炊烟袅袅,罗氏见了,急急跑了过来,打开院门就试探着叫了两声:“清泠,清泠是不是你回来了?”
“唉!罗婶儿快进来,我刚到呢!”
罗氏推开门走了进来,就见清泠正在铺床,快走两步,也上前帮忙。
“清泠,你怎么不在家多待几天,现在回来屯儿里也没事儿干。”
清泠微笑着说:“罗婶,我在这里一个人住习惯了,倒是不习惯住家里那拥挤的房间了。”
两人把床铺好,清泠给罗氏拿了一只烤鸭,一小坛子清泠自己酿的高梁酒,又给她抓了两把糖,几个橘子。
“罗婶,这烤鸭是京市的特产,糖是我家妹妹的喜糖,酒是我爸特意准备的,说是感谢大锤叔这几年对我的照顾,罗婶可不要推辞呀!”
罗氏见到这肥的流油烤鸭,嘴里口水不停的分泌着,面上还是关心的问:“清泠,这太多了,你不用给这么多。”
“不多,不多,我这还有几只呢!一会儿再给乔婶和会计,村支书哪儿都送去半只,村里的乡亲们我也带了一些红糖,那些和我交好的我打算一家给一斤。”
“可以,你心里有数就好,那我就先回去了,你大锤叔知道你给他带了下酒菜和酒肯定开心。”
清泠也把要送人的东西带上和罗氏一起出门去了。
村里人得到清泠送的礼物,都特别开心,特别是几个村干部,因为平时和清泠走的近,这会儿他们得到烤鸭和酒都笑开了怀。
村支书罗春生坐在炕上欢喜的看着桌子上放着的肥烤鸭,摩挲着陶瓷坛子,揭开坛子上密封的瓶盖,嗅着坛子里醇香的酒味。
“媳妇,把烤鸭拿去热热,切成薄片,一会儿再配上清泠带来的荷叶饼,绝配。”
“有那么好吃吗?我瞧着你见了这烤鸭比赚了钱还开心。”
罗春生轻轻的瞥了一眼自己媳妇,笑眯眯的说:“你懂什么?这可是京市全聚德的烤鸭,清朝同治年就有了,你说好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