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大佬她想安静种田(432)
康熙听了胤䄉的话也来了兴趣,抢过胤䄉手里的钳子,也去抓海鲜去了,胤䄉在一边指点哪个是什么,要怎么抓。
三人带着一群人在沙滩边抓海鲜一直到天将黑,才回了海边的别院。
晚上,沙滩边,燃烧着篝火堆,士兵们处理的下午打捞回来的海鲜,略会厨艺的士兵们则是在小米,大米,汤圆的指挥下烤着海鲜。
清泠拿了一桶西瓜果汁,一桶橙汁,大家开开心心的吃了一个尽兴。
康熙感慨道:“在紫禁城的时候,想吃一点海鲜困难不已,而海边的百姓们则是吃海鲜吃得想吐。”
“嗯!不过这边也有好处,种庄稼可以一年收获几次,现在这边已经很好了。”清泠吃着烤鱿鱼,慢悠悠的说着。
胤禟把生蚝往胤禩的身边推了推,贼嘻嘻的小声说:“八哥,你别只顾着吃虾,生蚝可是好东西,吃了保证让你雄风加倍。”
胤禩窘迫的看了一眼胤禟,想要推辞。
“九哥,你别不好意思,你的子嗣太少,要多吃一点补补,也好早日多给我们添几个侄子侄女。”
胤禩想到自己的确是子嗣稀少,也不知道到底是自己有问题,还是自己后院的女人有问题。
当下,胤禩也没有任何抗拒的接过胤禟递过来的生蚝,本以为这生蚝看着肥肥的会不好吃,没想到尝过之后胤禩就爱上这个味儿。
在海边休整了几日,一群人就开始登船向海外而去,康熙才上了船没多久,就开始晕晕乎乎的,还恶心想吐面色苍白。
清泠见康熙这样就知道他是晕船了,给他吃了两粒晕船药,康熙才舒服了一点
看着窗外波涛汹涌的海面,康熙懊恼自己的把老骨头,才上船就开始晕船了。
第39章 雍正长公主种田忙(39)
“唉!老了,不服老不行了。”
“知道自己老了就不要像年轻人一样拼,你要是实在不行,咱们就回去,让叔叔们自己去闯荡。”
清泠坐在康熙身边,倒了两杯茶,递了一杯给康熙。
接过茶杯,康熙轻轻的抿了一口,有一点不舍得望着外面的茫茫大海,唉!还是回去吧!不能因为自己的身体而拖累了孩子们的梦想。
做下决定之后,康熙开口对清泠说:“回吧!”
康熙把儿子们叫来细细的叮嘱了一番,才和清泠带着一队禁卫军下了一艘小船,往来时的路驶了回去。
清泠的商船是经过自己改造的,上面不但刻制了防御符,还刻制了防水符,船上的船员们也都老手,清泠还在几位叔叔的身上留下了一丝魔气,以防万一。
康熙依依不舍的看着与自己背道而驰的大船,如果自己能够在年轻的时候就出去闯荡的话,也不会像现在一样留下遗憾了。
回到陆地上,康熙脚踏实地的踩在地上时,才觉得头没有那么晕了。
清泠本想送康熙回紫禁城的,谁知道康熙说:“我已经被紫禁城关了几十年,不想等到临老了还要呆在那里,我看这海边的环境就不错,先在这里呆一段时间吧!我海鲜还没吃够呢!”
于是一行人找了一个环境好,离海边近的村庄住了下来。
康熙每天一有时间就去和那些打鱼的老翁聊聊天,兴致来了还会教一教村里的孩子们识字。
清泠则是把一些适合热带地区种植的蔬菜种子拿了出来,让当地的居民们种植,而当地的一些水果清泠也想办法帮他们销售出去。
康熙第一次吃到新鲜的荔枝龙眼的时候嘴都笑歪了,想一想当年的杨贵妃为了吃上一口荔枝不知道跑死了多少匹马,而现在他居然可以吃到刚刚从树上摘下来的。
一时兴奋的康熙因为吃多了刚摘下来的荔枝而上火了,被清泠逼着喝了许多当地人用来下火的凉茶。
虽然名字是凉茶,但是也是药草熬制出来的,苦的康熙差点没有骂娘。
紫禁城里,雍正接到清泠送回来的新鲜荔枝的时候脸上冰消雪容,大臣们都被他这样子吓得瑟发抖。
直到散朝的时候,看着太子弘晏带着小太监抬着好几大筐荔枝来时,有那心思活络的人才明白皇上为什么心情这么好。
感情是长公主送了好东西回来,所以皇上才会有这样的表情,这位长公主要是是个男儿的话肯定没有太子什么事了。
雍正看着神色各异的大臣们,开心的说:“最近各位爱卿都辛苦了,太上皇和长公主送了一些新鲜的的水果回来,大家都带一点回去尝尝。”
大臣们望着雍正这一副样子,怎么看怎么像是在炫耀女儿,看来以后自己家的女儿也不用太过拘束着了,若是她们能有长公主一半能干就好了。
朝臣们回家时人人都提了一篮子荔枝,可是把家里的夫人高兴坏了,要知道荔枝不好运输,每年只有皇宫里的贵人们才有机会吃,官员们也只有皇上赏了才能吃上,没想到今年大家都能尝到。
皇宫承乾宫里,春杏,春桃把荔枝冰镇上,又把芒果切上一盘摆好。
“额娘,这些水果的颜色都好好看呀!我都不舍得吃了。”富察氏看着桌上的果子犹豫不决的说。
清雪见嫂子这样,笑嘻嘻的抓了一颗冰山上的荔枝就剥了起来:“嫂子你不舍得吃,那小妹我就先吃了,姐姐写信说了,沿海地区还有许多好吃的水果,等以后咱们的车辆多了,她专门弄几辆车给咱们送好吃的。”
富察氏眼睛亮晶晶的盯着小姑子:“真的吗?太好了,既然是这样,那我也可以放心大胆的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