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大佬她想安静种田(805)
大队长也看见了杨满仓,走到杨满仓的身边,伸手摸了摸杨满仓的头发,笑呵呵的说:“满仓啊!你啥时候剪的头发?看着就凉爽。”
杨满仓也不好意思的伸手搓了搓自己的头发:“嘿嘿!大国伯,这是我娘今天早上给剪的。”
“嘿!你娘还有这本事呀!对了,你娘身体怎么样了?”
杨大国不可置信望着杨满仓,这大锤婆娘还是个能人啊!
“谢谢大国伯关心,我娘这两天好多了,就是这人有一点年纪了,吹个风什么的就爱感冒,这不我爷奶这两天也该来家里住了,她还得把家里收拾收拾。”
“行,让她身体好全了才来上工也行。”
杨大国拍了拍这个本家侄子的肩膀,去监督别人干活去了。
大妮三个小孩也去了大树下玩,家里就剩下了清泠一个人,想着明天要抓几个猪娃回来。
清泠打算去把猪圈收拾一下,杨家的猪圈都有十来年没用过了,现在都已经破烂不堪了。
把原来的猪圈三两下给扒了个干净,把粪坑清理了一下,粪坑里的泥都挑到了菜地里肥地。
然后从自己的空间里,拿出两包水泥和河沙搅拌均匀,在把粪坑用石头垒上,猪圈的边上在砌上一个厕所和洗澡间。
家里人多,弄了两个蹲坑,都用水泥抹上了,上完厕所用水冲一冲,就不会那么臭。
还好原身的丈夫以前是个石匠,家里的猪圈都是用石头垒的,清泠现在只需要,把猪圈里的石板重新铺好,再把猪圈上的棚子重新搭起来就可以用了。
一上午的时间,清泠就把厕所洗澡间,猪圈里面的地板,还有猪圈上的框架,都弄好了,下午的时候再铺上茅草就成。
中午饭草草的对付了一顿,清泠又开始去忙活自己的活儿去了,三个小丫头应该是上午玩的太累,吃完午饭就睡午觉去了。
清泠拿了一把木梯子搭在猪圈上,几下人就爬了上去,刚铺上一捆茅草就听见杨老太婆在叫她。
“老二家的,在家没。”
“娘,我在家,在猪圈这儿。”
杨老婆子走到后院一看,清泠在房顶上就对拿着行李进屋的杨老头叫道:“老杨头,把东西放屋里,来给老二家的递递草。”
杨老头放下东西就来了后院,瞧着这猪圈和旁边的厕所洗澡间收拾的都挺齐整,笑呵呵的夸道:“老二家的这手艺不错呀!这边上这几间是干啥子的?”
“爹,那个两边的是厕所,中间的是洗澡的,咱家三个丫头也长大了,这不就搞得讲究一点?”
杨老太婆围着猪圈转了一圈,心里啧啧称奇,这个二儿媳妇也不知道是去镇上跑多了还是怎么回事?
这是越来越讲究了,瞧瞧这厕所还分男女,还专门搞一个洗澡间,夏天洗澡的时候男人不是在河里洗洗,就是在院子里自个端一盆子水冲冲就行。
女人也只是端一盆水在自己屋里洗,现在她这个二儿媳妇倒好,直接搞了一个洗澡的地方,不过这也方便,不会害怕再把房间里打湿了。
“老二家的,这地上抹的是什么东西?看着油光水滑的。”
杨老头瞧了一眼,自家老婆解释道:“那个东西是水泥,等干了之后就会变得硬邦邦的,像石头一样。”
“呀!那好的东西咋用来铺茅房了?多浪费呀!”
“娘,那东西数量不多就两袋,也不能放久了,过期了就不能用了。”
“这东西也会过期,唉!现在这些东西好是好,就是动不动会过期。”
第11章 年代文极品奶奶种田忙(11)
“哈哈!”
清泠和杨老头都被杨老太婆的话逗笑了。
那杨老头和杨老太婆的帮忙,青年很快就把房顶给铺好了,趁着时间还早,清泠又上山砍了几棵杂树回来,给厕所,洗澡间,还有猪圈做一个门。
一下午,清泠家都传着一阵叮叮当当的声音,天将将黑时,清泠做的几扇门完成了。
回到家里,假装是从地窖里其实是从空间里端出来了一大盆猪骨头,猪骨头上还有大块大块的猪肉。
“娘,今天晚上咱们炖骨头吃吧!也不知道放了两天有没有味儿?”
杨老太婆拿起一根骨头闻了闻:“你是放在后屋那个地窖的吧!没味儿,我来炖,你也忙活一天了,去歇歇。”
“哎!娘啊!你来了,我也能享享福偷偷懒了。”
“你呀!什么时候也变得这么嘴甜了,是不是偷了蜜吃?”
杨老太婆被清泠哄得很开心,看着面前的这一大盆骨头,每一块上面都还留着一大块肉。
这好几天了都没吃,等自己两老口来了才拿出来炖,显然这些是专门留着他和老头子来才吃的。
杨老太婆心里就更高兴了,把清泠撵出了灶屋去,让她去休息,把杨老头给招呼进了灶屋烧火。
清泠也乐得空闲,回屋趁着天色还亮把布拿出来,给杨满仓和胡杏儿一人裁了一身衣裳,看着剩下的布料,又给杨老头和杨老太婆一人也裁了一身。
剩下的布料,也不够给几人做裤子了,清泠想到原身以前的那一张被套,老土布的料子做成裤子应该很耐穿,刚好适合杨满仓下地穿。
裁衣服剩下的布料可以给胡杏儿做一条九分裤,夏天穿刚好,老头老太太就等以后自己再“买”了布料回来再给他们做。
说到就做,打开衣柜把原身的老土布被套拿出来哗哗几下就剪了两条裤子出来。
清泠把房间门栓上,从空间里拿出一个迷你型的缝纫机,快速的把几件衣服缝好,在杨满仓他们下工回来的时候,几条裤子也缝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