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大佬她想安静种田(837)

作者: 青山下的狐 阅读记录

入冬后,清泠家交了一头任务猪,剩下的两头猪都杀了,杨满仓偷偷的拿了一头猪进城里去卖。

剩下的一头猪清泠和胡杏儿打算都做成腊肉和腊肠。

胡杏儿已经好久没见到杨满满了,对着正在灌香肠的,清泠问:“娘,满满这是在忙啥,今年杀猪她都没来,大人不来把孩子送来啊!”

“不管她,这么近,有事她会回来的,把骨头都腌上,孩子们都喜欢啃,留着慢慢吃。”

钟家现在正在分家,吵得不可开交,钟老头以前觉得儿孙多是福,他现在觉得儿孙多是祸,一大家子几十口人一天要吃的粮都得精打细算。

儿子们还没有结婚以前,兄弟之间倒还算和睦,只是结婚以后,一个个都觉得自己这个当爹的偏心了这个,偏心了那个。

这让钟老头的心也开始变得拔凉拔凉的,明明他都是一视同仁,从来都没有偏心过哪一个儿子,可是到了他们这里全成了自己的不是。

看着儿媳妇们为了多分两个碗一双筷子,吵得脸红脖子粗的样子,他的心里就觉得很难受。

杨满满看着自己的几个妯娌抢着家里的东西,她也只是在边上冷冷的看着,这些东西她都不需要,所以她也不想去和这些人抢。

自己家不缺吃喝,也不缺这几个碗用,嘴馋的时候杨满满就会带着她的一儿一女回娘家打打牙祭,反正两家人隔得不远,走个十来分钟就到了。

以前杨满满还会从娘家带好东西回家去,可是因着婆家没有分家,她的几个妯娌吃了她的好东西,还背地里说她的坏话。

所以杨满满干脆不拿东西回婆家了,凭什么她从娘家拿的东西要给一群白眼狼吃,吃完还得不到一个好。

后来她学乖了,她想吃好吃的的时候就带着自家男人和孩子回娘家去,吃完了才回来,以前钟三娃的娘还会念叨两句,后来时间长了她也懒得说了。

反正儿子儿媳回娘家吃了好的也会给捎一点回来,所以她也就当做什么都不知道,都说由奢入俭难,钟家人在过了两年好日子后,又回到了以前吃糠咽菜的日子。

他们心里就对三房更加的不满了,时常阴阳怪气的对杨满满说一些不干不净的话。

杨满满也不是吃素的,每次她的两个嫂嫂敢说,她就敢怼,反正自己离娘家近,她们这些人也不敢把她怎么样。

今年冬天,钟老头终于再也忍受不了这一大家子的吵吵闹闹,决定把家分了,以后各过各的,免得以后把兄弟之间的情分都吵没了。

分完了家,钟老头和老婆子两老口单独过,现在老两口还能干得动活,就不需要儿子们养。

等到以后干不动活了,只要每个儿子每年给两老口拿20斤细粮,30斤粗粮,再一人给5块钱养老钱行。

分家的事情尘埃落定之后,杨满满和钟三娃打算把自己分到的那一间房旁边再建两间偏房,还有厨房。

现在两个孩子还小,再过几年孩子大了不能没有自己的房间,所以小夫妻两人一商量,决定把两个孩子都送到岳母家去,他们可以趁着这一段时间不用上工先把地基挖好。

于是收拾好自己家里的所有东西,锁上门,小夫妻两人就带着孩子回了娘家。

清泠把腊肠灌好,挂在后院儿里让腊肠晾干水分,就听到前院儿里胡杏儿的声音。

“满满,你们终于回来了,我刚刚还在和娘说你们什么时候回来呢!没想话音才落,你们就回来了。”

“舅娘,我和妹妹也来了。”

“哎呦!小天和小静也来了,走舅娘给你做好吃的去。”

第41章 年代文极品奶奶种田忙(41)

杨满满见老娘从屋里出来,高兴的扑了上去:“娘,我回来看你来了。”

清泠侧过身子,避过了朝自己扑过来的人,而是走到两个小娃儿身边,蹲下身子,将两人都搂进了自己的怀里。

“小天,小静,你们想外婆了没有啊?”

两个小不点儿都拼命的点着小脑袋,声音软软的说:“我们可想外婆了,就连做梦的时候都梦见外婆了。”

“哈哈哈!你俩可真是两个马屁精,让你们舅妈带你们去找表哥表姐们玩去,外婆去给你们炖肉吃。”

钟三娃叫了一声岳母,就说去窑厂找大舅子去了。

杨满满凑到清泠跟前,笑嘻嘻的说:“娘,钟家分家了,以后我再也不用和那几个眼皮子浅的人一个锅里吃饭了,想想就很高兴。”

“分家了,家里还缺不缺什么东西?要是缺的话,一会儿带点回去。”

“娘,家里啥子都不缺,我和三娃想着再建两间偏房,不然以后孩子大了没地方住。”

清泠从缸里拿出了几根猪大骨和半扇排骨,一边清洗,一边和杨满满说:“建房子的事情多简单,一会儿你和三娃两人自己去找你的几个堂哥去。

有了他们在,这房子要不了半个月就能给你建好,砖和瓦我们这里也有现成的,木头的话咱家也有,你堂哥他们现在早就能独当一面了,绝对能给你修得漂漂亮亮的。”

“知道了,娘,唉!要不是怕人眼红,我都想重新建一座房子。”

“这些事不着急,等娃们长大了再建,你们现在最主要的是赶紧多存一点钱,免得要建房子的时候口袋里瘪瘪的。”

“嗯!听娘的。”

娘俩在灶屋里聊着天,胡杏儿则是给孩子们拿了一些零食哄着,才走了出来。

见清泠正在洗骨头:“娘,要不要去拔两个萝卜回来一起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