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真的是咸鱼[快穿](234)+番外

作者: 寒星孤月 阅读记录

大庭广众下沈明烛发号施令,你多有犹疑,折损的是沈明烛的威望。

宋时微轻声道:“将军,你不该让公子亲自出手。”

钟北尧猛地叩首,额头顿时青了一块,“公子,属下知错,请公子责罚。”

他知道错了,他错得离谱,可他没想的。

他没想违逆,没想摧折公子声望。

宋时微也躬身:“公子,既钟将军认错,在下请公子以军法处置。”

这些话只能他来说,沈明烛不可能告诉钟北尧他生气的原因是在于钟北尧没有第一时间执行他的命令,那就太像玩笑了,钟北尧不会放在心上。

而且有些事情单独拎出来太轻太微小,倘若斤斤计较,倒显得做主君的不够大气。

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有些事情,就该在它还很微小的时候就大动干戈。

钟北尧伏着身子,一动不敢动。

沈明烛叹了口气,温声道:“钟北尧,你看,我并非无人可用。”

没了钟北尧,他一样可以指挥得动军队,魏敦山一样会听他的指令。

他来了边境这么久,足够组建起只忠于他的班底,他有他的情报网,有直属于他的下属,不得他允许,钟北尧都不能插手半分。

他是帝王,天底下多的是人想要效忠他,他才不会只给自己留下一条后路。

沈明烛语调似是叹息,“重用你,是因为我最欣赏你,可是你让我失望了。”

钟北尧再度叩首,愧悔到了极点:“属下罪该万死,只求公子再给属下一次机会,若再有下次,属下愿以死谢罪。”

他保持着叩首的姿势,没敢抬头,看不见沈明烛神色,只能感受到那人的目光在他身上停留了很久很久。

钟北尧胸腔鼓噪轰鸣,他手脚冰凉,如同死囚等候着判决。

仿佛过了许久,沈明烛轻叹了一声,“罢了,你自去领罚吧。”

这话在钟北尧脑子里转了两圈他才意识到自己似乎被宽恕,钟北尧大喜过望,“多谢公子!”

他不怕军法处置,只要公子还肯要他。

像是生怕沈明烛反悔,钟北尧一句求饶也无,二话不说出去领罚。

他走之后,屋内只剩下宋时微与沈明烛。

宋时微沉吟片刻,整了整衣袍,屈膝跪地。

宽大广袖逶迤展开,他俯首作揖:“草民宋时微,参见陛下。”

第134章

身份被这样轻描淡写地点出, 沈明烛半点不意外。

他笑意盈盈:“宋时微不愧是宋时微。”

宋时微摇了摇头,“非草民之能,是陛下不曾掩饰。错非陛下亲临, 钟将军不会有这般态度,如此恭敬顺从、诚惶诚恐,草民想不出第二种可能。”

就算钟北尧是被收服认了一个新主君,也不会天然认为这人不可违逆冒犯。

唯有天下共主配得上这样的地位和这样的威望。

沈明烛道:“宋先生自谦了,换作旁人,即便有所猜测, 也不敢如此大胆地下定论。”

谁敢相信传闻中在深宫静养的天子会不为人知地出现在前线,甚至亲自领兵冲锋陷阵, 以身犯险?

宋时微没在乎这句夸赞,他问:“公子成了天子, 一月之约, 可还作数?”

他再一次向沈明烛表露他想离开的意愿,仿佛生怕自己走不了。

沈明烛也不着急,语气温吞:“君无戏言。”

宋时微其实仍是自负的, 只是母亲死后, 他再没敢表现出来, 可他依然自恃才华,也自恃自己看人的眼光。

但他现在有些看不清沈明烛。

盛京未曾传来陛下失踪的消息,陛下怎么会出现在边境?

韩如海当真是意图弑君不成反被诛杀吗?

陛下既有如此雄才伟略,当年又怎会传出那样不堪的名声?

而今京中所有事,陛下知道多少?还是说这全部都是由他一手主导?

这其中似乎有许多不可告人的宫闱倾轧与明争暗斗,宋时微倒不至于害怕,但他觉得麻烦。

他只想回渠宿小城,过他那半隐退一般的、风平浪静的安稳生活。

他俯首:“谢陛下圣恩。”

*

钟北尧对自己毫不留情, 八十军棍打得他也昏过去了一次,幸好军中掌刑的人知道分寸,伤势看着骇人但不伤及根骨。

钟北尧受完刑就开始询问宋时微的消息,听说那是沈明烛请回来的谋士。

他打听到位置,上完药,换下湿透的血衣,忍着痛带着伤去找宋时微道谢。

宋时微也刚到沈明烛给他安排的住处,正收拾他从渠宿带过来的书籍,听到下人禀报钟北尧求见还有些诧异。

宋时微整了整衣袖,暂时放下手头上的事情,去前厅见客。

钟北尧唇色苍白,周身清苦的药味也掩盖不住浓重的血腥气,他躬身行礼:“多谢宋先生为我执言。”

宋时微忙上手去搀,带着些微的责怪:“将军有伤在身,怎不卧床休养?”

身为大雍人,对这等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将士很难不天然存三分好感。

钟北尧直起身,因方才的动作牵扯到后背的伤势,他脸色又白了两分,还是强撑着笑道:“宋先生于我有大恩,钟北尧铭记于心。”

宋时微轻轻摇了摇头,“不必谢我,其实也是公子的意思。”

他说:“公子其实能做到喜怒不形于色,不被你看出来,他将情绪表露得这样明显,本就是想再给你一次机会。纵然没有我,公子也会让其他人去提醒你的。”

宋时微很清楚,沈明烛屏退左右只留下他,显然就是挑选中了他为钟北尧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