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真的是咸鱼[快穿](251)+番外

作者: 寒星孤月 阅读记录

“陛下,那您?”

沈明烛一脸跃跃欲试:“朕可以翻墙。”

许瑞章:“???”

许瑞章小心翼翼地建议:“陛下,这不合适吧?”

“放心吧太傅,朕从小在皇宫长大,闭着眼睛都知道怎么走,不会迷路的。”沈明烛信心满满。

那是担心你迷路吗?许瑞章还要再说话,却见沈明烛已经潇洒地跃上了城墙。

许瑞章:“!!!”

来不及思考更多,许瑞章掏出腰牌,急匆匆敲开宫门。

此时此刻,长乐宫外人声鼎沸。

李成德让人包围了长乐宫,却没下令强攻。

一是不敢,毕竟如今还能说是担忧奸人祸乱朝纲,但一旦在宫中动了倒戈,那可就是洗不干净的乱臣贼子了。

二也是不能,他的同僚挡在他前面,他总不能让禁卫军踩着他们的尸体推开长乐宫大门。

好在他们也支撑不了多久,等到宫中弹尽粮绝,他们知道饿了,自然就无力抵抗。

也就这一两天的事,李成德等得起。

——要想笑到最后,就该有足够的耐心。

长乐宫内寂然无声,宫外是邱正扬率领的整整齐齐一列禁卫军队伍,往前是枯坐在此以身为挡的众位老臣。

一如当年大明殿长跪不起,只是那时是想逼迫小皇帝处置韩如海,这次是为了守护。

再往外,才是将此地包围起来的李成德与禁卫军。

好歹当了三个多月有实无名的代理皇帝,沈应自然也培植了一批属于他的势力,但他没想到,连那些中立、坚定的保皇党也会站在他这边。

沈应朝他们道谢:“多谢几位大人信任。”

“信任谈不上,殿下,里面没有陛下,对吗?”两日滴水未进,苏建兴已经站不住,他盘膝坐在,靠在宫墙上,平静地问他。

沈应沉默。

其实这时已经没有否认的必要,真相如何已经昭然若揭。

“臣只问一句,”苏建兴突然坐直了身子,双目灼灼:“你可曾……可曾如李成德所说,对陛下暗下杀手?”

沈应正色:“绝无此念!陛下死于韩如海之手,本王不愿朝廷生乱,故才密而不发。”

苏建兴定定地看了他许久,没说信还是不信,转头看向郑孟贤:“国公也知情?”

郑孟贤叹了口气:“是,陛下……那晚,殿下、太傅、本官三人皆在场。”

苏建兴收回目光,“难怪当时便觉得,三位大人关系非同寻常。”

沈应道:“诸位,本王可以发誓,陛下在时,本王绝无谋逆之想,若有违此言……”

“殿下不必对臣等保证。”苏建兴垂下眼,“事已至此,国不可一日无君。”

信也好,不信也罢,事实就是沈明烛已经死了。

他们必须做出抉择,是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效忠晋王殿下,还是硬要抓着这其中的疑点不放站在李成德那边。

……其实,这段时间,晋王做得不错,不是吗?

第144章

既然做出了决定, 无论如何也得走下去。

谁都知道他们枯坐在此只是垂死挣扎,他们守不了多久的,何况长乐宫里既没有陛下, 他们守多久也无用。

但是无论如何,杀害陛下的罪名,决不能落在沈应身上。

苏建兴果断改换了心态,冷静道:“事已至此,殿下与国公还请不要隐瞒了,陛下遇害当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沈应与郑孟贤对视了一眼, 黯然地说起那晚从接到圣上召见之后的所有事情。

沈应很冷静,比他前半生任何时刻都要冷静, 他深知他的人生自此便到了一个转折点。

进一步九五至尊,退一步万劫不复。

而随着他的讲述, 其他朝臣的神色也渐渐冷静下来。

皇朝的命运面前, 每个人都是一粒尘埃。

就只顾着埋头往前走,何必思量下场。

苏建兴问:“这么说,殿下与国公当时也未见过陛下, 一切只是那太监的一面之词?”

虽然这语气有些奇怪, 但事情是这个事情没错。

沈应迟疑地点了点头。

苏建兴加重了语气:“所以, 殿下也不知道陛下不在长乐宫中,更不知道所有陛下的指令都是那太监自作主张,假传圣旨。”

沈应一愣:“这……”

这话有人信吗?当然不会,这其中错漏百出,任凭谁都能听得出其中虚假。

但是没关系,只要他们咬死这就是真相,李成德也拿不出证据。

而只要他们是最终的胜者,经年累月之后, 这就是唯一的答案。

如此以来只需要牺牲一个人,所有的事情皆是一人之罪过。

隐瞒陛下死息的是那太监,假借陛下名义的也是那太监,从头到尾沈应都和他们一样无辜,一样全都不知情。

沈应踟蹰:“可韩宜杀韩如海有功……”

“大争之时,怎容优柔寡断!”苏建兴声音猛然高亢,像是要将沈应骂醒,他躬身长揖:“殿下,不有所弃,不可以得天下之势;不有所忍,不可以尽天下之利啊。”

沈应眼神颤动了一下。

半晌,他闭了闭眼,应了句:“好。”

*

宫内人心惶惶,长乐宫的宫人早已不知逃逸四散到何处。

这也不是难事,这段日子韩宜担心暴露不允许任何人靠近殿内,因此他们消失后也没人顾得上他们。

崔循倒是找机会混了进来,只是如今这境况,他也帮不上忙,只能陪着韩宜等待最后的宣判。

谁都清楚就是这两天了,也许就是下一刻,就会有人破门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