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真的是咸鱼[快穿](263)+番外

作者: 寒星孤月 阅读记录

许久之后,沈应才挤出两个字:“节哀……”

一辈子很快的,忍忍就过去了。

宋时微睁开眼,面色如常,好似已经恢复了平静,“殿下,陛下请您来传召草民入京是吗?草民准备好了,这就走吧。”

他要离开渠宿,渠宿已经没有他的容身之地了。

“这么着急吗?”

“是,草民迫不及待想、见、陛、下!”

宋时微一字一句,几乎要将牙都咬碎。

沈应轻咳一声,也觉得沈明烛这事儿做得不地道,“既是宋先生所愿,本王便不挽留了。”

语气中颇有几分怜悯。

眼见他们三两句话说完,宋时微就要转身上马车,宋家族老急了:“时微,你离开的这些年,你祖父心心念念,食不下咽,你一向是个孝顺的孩子,不入内拜见他老人家一面吗?”

宋时微似笑非笑。

这话说的,他要是不进去,他就不孝顺了?

宋时微觉得好笑,于是当真忍不住露出几分笑意。

他心想宋家上下还是一如当初的愚昧,时至今日仍摆不清位置。

——他现在是谁?他是突骑军的军师,是身为大雍唯一一位王爷的晋王都得以礼相待的谋士,是当今陛下面前的大红人。

沈明烛在一日,谁敢拿捏他?

谁有这个资格?谁有这个本事?

除非他宋时微失了圣眷,否则,他要捏死宋家,不会比呼吸麻烦多少,甚至都影响不到他的名声。

见宋时微没有甩袖就走,宋家族老误以为他终于受制于天下悠悠之口,不得已妥协,顿时又多了几分底气。

他们以过来人的口吻,高高在上劝道:“时微,一笔写不出两个宋字,有家族做你的后盾,日后不论你到了哪里,都不至于断了退路。”

宋时微哂笑,还没来得及开口,便见沈应不耐烦地挥了挥袖子:“哪里来的苍蝇,吵吵闹闹,打扰本王和宋先生说话?来人,拖下去,让他清醒清醒。”

左右上前,凶神恶煞地抓住族老的手臂,拖着他离开。

“啊,放开我,我错了。”

“王爷,王爷你不能这样,老朽已逾花甲,面圣尚能不跪,你不能……”

沈应可不在乎。

说实在的,他又没打算篡位,名声差一点是好事。

宋家人噤若寒蝉。

他们看着平日里仗着辈分说一不二,连小辈家中私事都恨不得指导一二的族老就这么狼狈地被拖下去,从未如此清晰意识到宋家如今与宋时微地位的天壤之别。

——一句话可以敲定他们生死的王爷,却愿意与宋时微谈笑风生。

宋时微愣了一下,倒也不推辞,真诚道了一句:“多谢殿下。”

“举手之劳。”沈应笑了笑:“你不方便出手,本王可没这个限制。陛下让本王来,或许就是专门替你出头的。”

宋时微也笑了笑,仍是端端正正行完一礼致谢。

之后宋时微便迫不及待上了马车,在满城羡慕、好奇、崇拜等各式各样的目光中逃亡似地离开了渠宿。

他不知道,他虽然不在渠宿,但渠宿永久有了他的传说。

一直到许多年后,这段故事甚至成了后世爽文小说的模板。

第151章

狄戎这几年被大雍供着, 可谓是春风得意,眼下被大雍与契胡两相夹击,吃了这么大一个亏, 相比起愤怒,第一念头是不可置信。

他们给契胡送去了国书,大意是——雍朝这小子不听话我从韩如海死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但你是怎么回事?

契胡打了胜仗便有了底气,也不像从前那样对狄戎毕恭毕敬了。

孛烈礼貌回信——大哥,发生这种事, 谁都不想的。要怪就怪雍朝画的饼太香了,小弟没忍住, 在大哥身上咬了一口。

确实比雍朝画的还香。

写信的时候很得意,信写完送出去就有些慌张了。

契胡孛烈越想越愁, 问左右道:“大雍皇城那边, 就没有消息传来?”

元复举回京篡位,是成功还是失败好歹得有一句准话,总不至于一点声响都没有。

左右摇了摇头:“倒是有个叫李成德的世家带头叛乱, 但是那小皇帝一出马, 事情就被解决了。”

旁边有个大臣若有所思:“听闻这次平乱, 突骑军也有参与?”

“是。”

那大臣思忖片刻,斟酌着说道:“元复举年少,那小皇帝年岁也不大,且还有突骑军在……孛烈,您说有没有可能……”

孛烈后知后觉反应过来他的猜测,想也不想便激烈反驳:“不可能,绝不可能!汉人贪生怕死,他一个皇帝, 怎么可能亲自来我契胡?”

然而嘴上不愿意接受,脑子却不由自主思考,越想越觉得有可能。

他急得在大殿上来回踱步,半晌,他下定决心:“取纸笔来,是与不是,一探便知。”

他给大雍写国书——大哥啊!!!小弟对你忠心耿耿,还为你得罪了狄戎,你可不能不管小弟啊!

这封言辞恳切的信写完,还没来得及寄出去,沈应先一步拿着“元复举与孛烈的来往信件”出现了。

沈应派了一队人马送宋时微回盛京,他自己留了下来。

——沈明烛这个黑了心的皇帝才不会真只让他出门游玩。

对此,沈明烛表示,这也怪不得他,谁让沈应的确好用?

沈应于领兵一道极有天赋,原剧情里,他初次带兵亲征就获大捷,在秦铮死后,守住了破碎飘零的国门。

此世他还没发现自己这份天赋,虽然很奇怪沈明烛为什么会让他来边境,也只能猜测是这人逮着一个力工就想使劲压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