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真的是咸鱼[快穿](32)+番外

作者: 寒星孤月 阅读记录

——在知道父皇所做的一切之后,他确实对他的皇兄……深怀亏欠。

在沈明烛与贺时序离开长安城后,负责盯着含章宫的侍卫回来复命。

沈永和沉默地听完,如同成了一座塑像,一动不动。

半晌,他才疲惫地揉了揉眉心:“你是说,萧予辞哭哭啼啼地去见沈明烛?”

他一时不知道,萧予辞哭哭啼啼和萧予辞去见沈明烛,到底哪件事更难以接受。

侍卫道:“是,左相大人入宫时便神色恍惚,沿路不止一个宫人看到。”

“可知他们说了什么?”

“属下不敢靠太近,只听左相大人问沈公子,可否随他去江南,沈公子拒绝了。”

他也就趁大门关上前在门缝中听到这么一句,再之后沈明烛温和但不赞同的目光投来,他不知怎得就不敢靠近了。

沈永和突兀地笑了声,“萧予辞后悔了。”

案头的烛火跳动,在他指尖投下一道深色阴影。

萧予辞,也要成为第二个贺时序了。

贺时序不会是第一个背叛他的,那萧予辞会是最后一个吗?

颜慎他们最开始就更属意皇兄,若不是谋逆罪无可赦,他们也不会这么容易松口。现在他们知道这个罪名另有蹊跷,他们会不会再起心思?

沈永和鬼使神差拿起笔,沾一点烛光照不亮的阴翳,在宣纸上描摹了一个“杀”字。

……如果皇兄死了便好了,那他便永远高枕无忧了。

沈永和猛然回神,忽而惊惧地把笔扔了出去。

他在想什么?

他刚刚写了什么?

笔尖未染墨,宣旨依然洁白,可沈永和还是大力地将其揉皱成一团,仿佛这样就能碾碎上面那道看不见的痕迹。

他沈永和此生堂堂正正、问心无愧。

他才不会变成这样丧尽天良的小人。

沈永和不知道,在他揉碎宣纸的这一刻,萧予辞也如梦初醒般打了自己一巴掌。

他下手极重,半边脸颊顿时肿了起来,而他毫不在意。

就这样怔怔地看着火烛燃了一夜。

第19章

与沈明烛道别之后,萧予辞回到家就把自己关进了书房。

他迫切地想要为沈明烛做些什么,可一直到深夜,他都没想到一个足够好的、改变这一切的方法。

他是一颗棋子,棋子是破不了局的。

在烛火某一次跳动的时候,他忽然想——要是当今陛下死了呢?

沈明烛是被冤枉的,谋逆一事子虚乌有,按道理来说,江山本就该由他继承。

再加上沈永和的皇子都年幼,难当大任,他们要推沈明烛上位,简直轻而易举。

不过是复刻沈明烛的棋局罢了,既然二者无法同存,总要有人退场,那个人为什么不能是沈永和?

明明,更可惜的是沈明烛不是吗?

然而他忽然惊醒,如同做了一个噩梦,醒来仍觉心有余悸。

他抬起手,用力给了自己一巴掌。

他真是疯了,他怎么可以打着为殿下好的名义做坏事?

陛下为帝无过,对他也不薄,于公于私,于情于理,他都不该有害他的念头。

而假如他当真动手,日后殿下知道了这件事,会怎么看他?

殿下又会不会觉得是自己的原因,而后怪责自己?

真要到了不得不下手的时候,殿下觉得他狼心狗肺也没有关系,但殿下千万不要自责,不要内疚……

萧予辞怔怔地看着一点一点缩短的蜡烛,浑浑噩噩地想,殿下设下的局,果真不是其余人可以复刻、破解的。

*

沈明烛路上不曾耽搁,径直到了江南平津城。

若不是步履匆匆,倒也能算是故地重游了。

沈永和虽不曾为他翻案,皇室宗谱上也依旧未见他名,但沿途的官员无不对其恭恭敬敬。

他此行未被封官,甚至连个钦差大臣的名号都没有,可稍微有些政治敏感度的人都知道这绝不代表着陛下厌他。

决定一个人地位高低的是他手中握有的权利,区区几字头衔不看也罢。

沈永和倒不是故意不给沈明烛封官的,实在是他纠结了许久,都想不出究竟该给个什么样的官位。

太低了他觉得配不上他皇兄,太高了他又过不去心里那关。

就连钦差大臣一职,在他看来也是对皇兄的羞辱。

这些犹豫与两难无法诉诸于人,一直到不得不下旨的时候他都没想出一个满意的主意,只好就自暴自弃。

反正,就算没有官位,应该也没有人不想活到对皇兄不敬。

事实证明他的想法是对的,沈明烛夺得百越一事已经传遍天下,而他在宫门口的所作所为也被传得神乎其神。

旁人未必清楚沈明烛对当今皇帝、对那几位位高权重的大人们而言有多么重要,但也不会闲着没事专程得罪他以试探一番,毕竟试完大概率就没命了。

是以沈明烛到平津城时,知府亲自带了人到城门外相迎。

“下官余梁,见过公子。”余梁今年不过四十,已是一郡知府,他家世不算显赫,能有如今之成就全凭己身功绩。

沈明烛来前听颜慎说起,说他政绩斐然,若能保持清廉爱民,不出三年定会再次升迁。

余梁上前为沈明烛牵马:“下官在府中备了酒宴,为公子接风洗尘。”

沈明烛翻身下马,轻描淡写拂开他的手,微微笑了笑:“知府大人这双手,不是做这点小事的。”

当众为旁人牵马,是将自己摆在了很低的位置。

沈明烛觉得,不过一个废太子的身份,只是投胎时运气好了些,不足以叫人低头折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