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真的是咸鱼[快穿](37)+番外

作者: 寒星孤月 阅读记录

余梁现在才觉痛彻心扉。

眼前骄傲明媚、无所不能的小公子,也曾在黑暗中独自跋涉过很长很长的路,淌过泥潭,最终一身清朗地出现在他们面前。

可是、可是……

你看到他现在的辉煌,就能忘记他曾经被人推着掉入深渊吗?

他们往他身上泼脏水,要他白衣染上污垢,要联合世俗将他放逐,要看他沉沦,看他崩溃,看他变得十恶不赦。

可他全都挺了过来,史书寥寥,不记他傲骨难摧,长剑凌清秋。

“公子说笑了。”余梁喉咙滚动了一下,勉强露出笑意:“不过是技不如人,怎么就能算是你的错。”

他以认定沈明烛所谓的“谋逆未遂”是一场陷害,而这人天纵之才,唯独学不会蝇营狗苟,故而败在阴私诡计之下。

沈明烛“啊”了一声,表情难以言喻:“知府大人你……现在像个反贼。”

谋逆诶,这还不算错误吗?

怎么看起来他还挺遗憾原主技不如人?这种事要是技高一筹,现在皇位上岂不是就要换人了?

余梁笑了笑,没有反驳,微垂下头。

他不得不很认真思考一个问题——虽然最好的情况是不会发生,但万一真有这一天他必须要有心理准备——如果沈明烛再次剑指皇位,他要站在哪一方?

理智告诉他选当今陛下才算对得起他这么多年读的圣贤书,可他扪心自问,他真的愿意与沈明烛为敌吗?

余梁惊出一身冷汗,他希望这种事永远不要发生,却又忍不住有丝隐蔽的期待。

他当然不希望大齐乱起来,不论如何,夺嫡总是惨烈的。

可你要知道,有的人,他是天生的帝王,你只要看到他就会忍不住去追随。

你会期盼他成为名正言顺的主君,而后问心无愧地遵从他的意旨,为他开疆扩土,开一场盛世清平。

顾央看着余梁一变再变的神色,意识到自己大概说了错话。

他不知道在沈明烛身上发生了什么事,但大户人家尚且会为了争家产斗得不可开交,更何况皇室?

顾央看了看愁闷的余梁,又看了看一脸要哭不哭的贺时序,懵懵懂懂地意识到,沈明烛大概是受了委屈。

“不说我了,顾央,你这些日子过得如何?”沈明烛言笑晏晏。

顾央没有隐瞒的打算,对着沈明烛和盘托出。

上一次沈明烛离开后,他拿着钱一半去做了生意,一半找了个师父习武。

师父上过几年学堂,他便在练武闲暇厚着脸皮请师父叫他认字,付一份钱学两样东西。

他学会后又去教弟弟妹妹,付一个人的钱,让一家子学习。

后来机缘巧合下他救了肖海林险些被绑架的独子,再之后,肖海林了解他无父无母,便收了他做养子。

肖海林的独子心智不全,因而是把顾央当继承人培养的。

顾央愧疚道:“当时敌众我寡,我本不想管,是思及先生对我说的话,我才出去救人的。顾央能有今日,全因先生助我、教我,顾央谢过先生。”

沈明烛伸出手摸了摸他的头,声音温柔:“顾央,你做得很好。”

第22章

贺时序依然会定期给沈永和送信。

此时此刻, 沈永和的桌案上摆了两封信件,内容都差不多。

写沈明烛在平淮河道两旁立了八个空白的巨大幡旗,而后天下商人就像是疯了一样给他送钱。

写重整河道的进程一切顺利, 沈明烛研制出了什么“铁龙爪”、“滑轮车”之类的器具,节省了许多人力,照这么这下去,无需一月便能竣工。

写知府、百姓都对他蔚为敬仰尊崇,写他人心所向,写他声名远播。

沈永和能清晰觉察出他与沈明烛之间的差距, 隔着一道冰冷的天堑,轻而易举斩断他全部的骄傲与自尊。

他从未如此直观地认识到他不如沈明烛。

沈永和毕竟是在皇宫里金尊玉贵养大的皇子, 偶有出巡,了解的也是赋税民生, 于商业一道知之甚少。

他对着信件思索了半天, 才想明白为何商人们会为了一个幡旗如此疯狂,然而依旧觉得不可置信。

可沈明烛是写出这个答案的人。

就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他信手提笔, 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怎么能不叫人望而生畏?

他也被称赞过聪慧。

幼时跟着夫子学习, 他丝毫不敢懒怠, 为了百姓生计,他茶饭不思殚精竭虑。

可那又怎么样?始终不敌沈明烛。

……怎么能不叫人忌惮?

“陛下,两位丞相求见。”

沈永和从一腔粘稠阴暗的思绪中回神,他揉了揉眉心,疲惫道:“宣。”

他在这绞尽脑汁想赢沈明烛,然而沈明烛说不定不必将他放在眼里。

真是令人绝望、也令人厌恶的天赋。

颜慎率先进门,“臣参见陛下。”

萧予辞懒懒散散跟在他身后,像是学着他的动作般俯身扬袖, 一副被胁迫来的漫不经心模样。

萧予辞已经有段时间没单独面见沈永和了,沈永和不再信任倚重他,他知道。

但或许是前段时间情绪波动太大,以至他现在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反正,最多不过一死而已,全都无所谓了。

萧予辞全然不在意自己受到的冷待,陛下交给他的活,他就干着。陛下不给他,他也不去过问,说好听点叫宠辱不惊,说难听点那就得过且过的堕落。

今天来找沈永和是颜慎提议的,他无可无不可,连缘由都懒得过问,只拿自己当个凑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