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真的是咸鱼[快穿](40)+番外

作者: 寒星孤月 阅读记录

但其实,也许早在他做出决定的这一刻,就已经注定了结局。

两个弟子养在一起,一个乖巧懂事好学上进,一个肆意妄为不学无术,颜慎难免越来越偏向三皇子。

失望的情绪逐渐累积,积重难返时,他已然同沈永和一道,共同站在了沈明烛的对立面。

颜慎不解:“为何说起这件事?”

“只是想起右相当年,为守心中之道,棍棒加身亦不改志,有感而发。”萧予辞神色淡淡。

颜慎以为他是在嘲讽,摇了摇头,低声道:“你无需用言语刺我,人在当下总是难分对错的,我只求无愧于心。”

即使重来一次,他也不敢赌沈明烛何时会改邪归正。

“右相多虑,我不过恰好想起,殿下第一次传出不堪造就的名声时,似乎正是在右相受廷杖之后,故而提起。”

其实这还真是个巧合。

燕鸢到底出身高门大户,不缺手腕与眼界,即使对沈明烛谈不上多爱,出于责任也会管好他。

是以沈明烛小时候确实称得上伶俐可爱,哪怕调皮也并不过度,只觉得小儿天性,并不使人生厌。

可惜燕鸢早逝,宫中无人再护着小太子,先帝又一心想毁了他,沈明烛顽劣一面便展现出来。

他是太子,等闲不能出宫,宫里的下人是燕鸢留下,东宫铁桶一片,沈明烛就是上房揭瓦消息也传不出去。

再之后沈明烛长大了,能跑能跳,开始想出宫了。

他不受宠,之前先帝总不同意,这下恩师受伤,他有了一个最理直气壮的理由,便是先帝也不好阻止,结果第一次出去就闯出了祸事。

这时间点虽只是个巧合,但逻辑严密,细思之下就会发觉并无离奇,然而萧予辞忽然提起,仿佛却将其染上了几分不同寻常。

颜慎皱了皱眉:“你有话不妨直说。”

萧予辞低低地轻笑一声,“下官无话可说,不过右相大人,您一点都没怀疑过吗?”

右相大人本来是一点没怀疑。

聪明人故弄玄虚总是会比普通人更可信,有些话从萧予辞嘴里和从贺时序嘴里说出来的分量是不一样的。

就比如现在,哪怕理智觉得荒唐,右相大人还是不由自主按照萧予辞的逻辑思考起来。

听萧予辞的意思,莫非沈明烛还是听闻他受罚之后故意装出这么一副难担大任的模样来?

哈,这就是有些好笑了,他图什么呢?

他装出一副贪图享乐难当大任的纨绔模样,不在乎先帝的责骂,忍受着燕家失望的眼神和世人的白眼与嘲笑,冒着丢弃太子之位的风险,难道就图他颜慎之后不会再因收徒一事被罚?

怎么可能?谁会这么傻?

……可萧予辞也不会这么傻。

萧予辞既然有底气说出如此可笑的话语,就说明他至少掌握了一些证据。

颜慎不得已想得更深了一些。

假设沈明烛那一切都是伪装,那如果这人当初没有伪装,会发生什么事呢?

太子无过,他不会收三皇子为学生,不会给三皇子机会。多次违逆上意,他大概会被先帝厌弃,运气好还能回乡养老,运气差点也许会死在官场。

皇威浩大,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皇帝要为难一个人太过简单了,轻轻松松就能让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他如此,其他的忠直之臣想来也是如此。

先帝一心要立三皇子,铲除他们文官之后,就是燕长宁等武将。

大齐惨烈的夺嫡纷争似乎可以窥见一角血色,偏偏沈明烛不堪造就,如同一块烂泥,恰好补住这一口缭绕黑雾的空缺。

难道这就是沈明烛的目的?

为此搭上了储君之位,搭上自己的名誉,搭上后半生的冷眼与抑郁不得志,他怎么会这么傻?

颜慎张了张嘴,他想问殿下为什么不告诉他,然而话还未出口,他已然脸色惨白地想到了原因。

当然不能告诉他,他了解自己,如果沈明烛对他说他不想当太子,劝他以大局为重辅助三皇子,他一定不愿。

即使最后妥协,可“对一个人忠诚”与“听某人的命令对一个人忠诚”是不一样的,尤其其中那“一个人”还是人皇,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颜慎想起方才在御书房里,萧予辞对陛下说——“既然他选了您,臣便会永远忠于您”,原来是这个意思。

如果沈明烛告诉了他,那昔日的他就是如今的萧予辞。

有这样的明珠宝玉在前,要他怎么甘心侍奉当今陛下?

颜慎喉咙干涩,“你什么意思?”

他声音嘶哑,仍抱着几分期待:“你都知道些什么?”

他隐隐期待这事是假的,否则,沈明烛这些年过得该有多苦啊。

他对三皇子寄予厚望,开始将更多心思放在三皇子身上的时候,在一旁状似无所事事不耐烦的小太子能看得出来吗?

如果看出来了,他会难过吗?会遗憾吗?

沈明烛那年才七岁,怎么就已经为自己本该无限广阔的未来写好了结局呢?

萧予辞仿佛察觉不到他的失态,仍语气平淡:“我什么都不知道。”

“不可能,你分明知道……你知道……”颜慎蹲下身按着他的肩膀,双目发红。

“右相大人,”萧予辞平静地打断了他的问话,“下官还在领罚,恕不能远送。”

心知现在从萧予辞这里是得不到答案了,这里到底还在宫中,颜慎不欲闹出太大的动静。

此刻他思绪混混沌沌,却潜意识里认定这一切不能让沈永和知道,起码现在不能让陛下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