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真的是咸鱼[快穿](49)+番外

作者: 寒星孤月 阅读记录

“朕听说平淮河道即将竣工,多亏了皇兄,皇兄才气显赫,实在让朕羡慕,无怪江南百姓也对皇兄如此爱重。”沈永和笑着言道,仿佛意有所指。

沈永和必须承认,分明找沈明烛问策有更简单的方法,他却硬是千里迢迢召他回来,未尝没有这个原因。

他记得许多年前,幼时的沈明烛曾突发奇想要去大漠寻燕长宁,先帝拒绝了。

事后先帝将他抱在膝上,掰碎了教他,告诉他之所以不然沈明烛去北境,不是怕对方遇到危险,是因为大漠是沈明烛的领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有燕长宁的大漠,天然就归属于沈明烛。

现在沈明烛的领地又多了一个。

沈永和想了想,其实也不是不相信沈明烛的为人。只是有些人到了一定高度,自然而然就有了威胁。

哪怕沈明烛一生不生反心,可万一有人在他身上披了一件黄袍呢?

如果在沈明烛身上披龙袍的人是燕长宁、燕驰野、贺时序、萧予辞、颜慎、庆尧、顾央、余梁……沈明烛这样心软,真的能舍得治他们的罪吗?

真要有那天,沈明烛要么杀了他们证实自己确无贰心,要么就只能将错就错。

能在沈明烛身上披龙袍的人太多了,能让沈明烛不舍得下手的人也太多了。他防的岂止是一个人啊,是这人身边与日俱增的拥趸。

他也不怕告诉沈明烛他派人盯着江南,哪怕他不说,沈明烛也能知道,就好像沈明烛一定也知道他有多大的疑心一样。

所谓皇帝,本就注定与怀疑相伴。

但是既然彼此都心知肚明,为什么又非要说出口呢?

后来过去了很久,久到沈明烛的面目在记忆里变得模糊,他不得不一遍遍回忆从前以留住这零星几点影子的时候,沈永和才忽然明白。

原来,在这一刻起,他就想杀了他的皇兄了。

所以他在皇兄面前,绞尽脑汁为自己想了一个借口,证明这一切不怪他,只怪古往今来所有皇帝的劣根性,怪权利将人染得面目全非。

——皇兄清白坦荡,走的每一步都是煌煌正道,可我……又何尝生来就低劣龌龊?

可惜谁也难知后事。

沈明烛仿佛未曾多想,听沈永和说起河道,他便也不客气地拿过桌案上的纸笔,再次画起图纸来。

边画边解释:“陛下,平淮河道只是其中一段,九州通渠、天下驰道,都是开辟盛世必不可少的工程,待到天下太平时,陛下千万不要吝啬金银。”

他笑了笑:“连通三大主干,经平淮向九州,可灌溉良田,亦可开辟航道。殿下必然知晓其诸多用处,我就不多说了。这图纸上的地形全是我于书中得来,可水无常形,或有疏漏之处,这督造的人选陛下还要多费些心力。”

沈明烛苦恼皱眉,“不是文章做得好就会修水利的,这其中有诸多学问……”

他认识的人还不多,没法推荐在这方面有独到见解的人才。

这图纸肖海林曾给诸多商人看过,已不是秘密,早有人描摹过呈给了沈永和。

吃惊已经吃惊过了,欢喜也欢喜过了,沈永和听着沈明烛这段话只觉得莫名其妙:“皇兄,你同朕说这些是做什么?”

为什么有种被托孤的诡异感觉?

“啊?”沈明烛微微一笑:“陛下不是想要我出征吗?离开前交代一些事情,可是我多话了,陛下嫌我啰嗦?”

第29章

是这样吗?

总觉得有点奇怪。

沈永和压下这股怪异感, 正色道:“皇兄金玉良言,朕受教了,至于出征……”

他侧过脸, 不去看沈明烛,状似漫不经心:“皇兄何出此言?皇兄是朕的兄长,万金之躯,如何能以身涉险?”

沈明烛不答,他笑了笑,又道:“陛下, 苏千慕苏姑娘想要拿下于阗,可否让庆尧带三千将士相助?”

沈永和顿了顿, 忽而冷笑一声:“朕为何要帮荆梁余孽?”

沈明烛语气困惑:“于阗被灭,大齐南境也可安定, 这样不好吗?”

“安定?难道不是换了一个敌人?是于阗还是荆梁, 于朕而言并无分别。”

“可是陛下,苏姑娘会向大齐借兵,本就是表示了她无意与大齐为敌的态度, 要不然, 只凭她自己也一样能拿下于阗, 至多或早或晚的问题罢了。难道陛下还怀疑苏姑娘的能力吗?”

“闭嘴!”他言语中满是对苏千慕的维护,沈永和不知为何横生一股怒气,“沈明烛,你是大齐的皇子,不是荆梁人!”

苏千慕苏千慕,满口都是苏千慕,她有什么了不起?

“啊?”沈明烛不知他的怒气从何而来,疑惑道:“但荆梁已经亡了, 荆梁人如今,不也是大齐人吗?”

他向来有着如大海一般的胸怀,天底下任何人在他眼里,似乎都无甚差别。

沈永和敬仰他这份气度,也恨极了这份公平。

可恨从何而来?个中缘由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

沈永和默了片刻,“倘若朕不同意呢?”

沈明烛又“啊”了一声,歉然道:“离开江南前,我给庆尧写了信,这会儿,他大概已经动身了。”

所以你根本不是在跟我商量!

你分明早就单方面决定好了要帮苏千慕!

沈永和被气得一阵阵头疼,“你究竟有没有把朕放在眼里?既无需朕的旨意便可调动军队,不如皇位让你坐?”

这话说出来他便有些后悔,一是觉得这话有些重了,二是……咳,这皇位还是不能给的。

然而没想到这人还是一贯的好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