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真的是咸鱼[快穿](58)+番外

作者: 寒星孤月 阅读记录

庆尧作为苏千慕最为倚仗的将军,再也不会出现怀才不遇的情况。

于阗虽小,容他正好。锦绣长安膏腴之地,放眼望去,却无他出头之日。

庆尧在信中劝沈明烛,大不了便一起来于阗,总比在大齐时要过得好。

彼时尚在交战,于阗还不能算是他们的领地,但就像苏千慕坚信沈明烛一定会胜利一样,他同样也已将于阗看做囊中之物。

庆尧甚至在想,假如殿下来了于阗,要当于阗之主,那他就向苏姑娘宣战。

假如殿下不喜欢于阗,那他就去更远的地方,翻过高山、乘船出海,总能为凤凰找到一棵梧桐树。

沈明烛写回信的时候叹了好几回气。

以庆尧的才能,不论先遇上沈永和还是苏千慕,大概都能颇受重视。

偏偏是遇见了他,差点搭上一生。

他无奈地笑了笑,回信拒绝了庆尧的提议。

为自己而活就很好,跟着苏千慕做青史留名的大事也很好。

庆尧可以预见的璀璨人生中,不必再增加一个添乱的“沈明烛”。

第34章

天地间落了第一场雪的时候, 沈明烛就催促着大军返程了。

他出发的时候时值盛夏,回程时已风雪载途。

沈明烛说现在回去正好可以让大家赶得上新年,一天三顿地烦燕长宁。

燕驰野没好气道:“别催了别催了, 这就出发还不行吗!”

长安那地方有什么好?哪里比得上漠北自由。

沈明烛满意了,“其实在漠北过年也可以,但是总得把这些兵带回去,下次一定、下次一定。”

燕驰野眼睛一亮:“一言为定!明年来漠北过年,后年我们可以去江南,你在那里是不是也有熟人?”

反正燕家只剩下他和父亲两个人, 去哪里不是去。

沈明烛失笑:“你们知道得还挺多。”

连江南的事情都清楚。

一阵冷风猛地袭来,卷起帐篷一角, 沈明烛打了个喷嚏。

燕驰野神色担忧:“明烛,你着凉了吗?”

他忙把被卷起来的帐篷归拢好, “怎么觉得你最近看上去脸色好糟糕。”

“是吗?”沈明烛不动声色放下袖子, 拢住越来越消瘦的身形,坦然道:“可能是这年累着了,一闲下来就容易生病。”

燕驰野一怔。

这话实在太有说服力, 沈明烛这一年就没闲过。

春天在宫门救人, 而后征战百越。

夏天赴江南督建河道, 亲力亲为,再接着便上了前线,战争打完时已经由夏入冬。

没有一件简单的事,燕驰野只要想想都觉得震撼。

人是有可能被累死的,一时间所有英年早逝的人物在燕驰野脑海中飘过。

他吓得不行:“回长安!现在就回!”

长安没什么好,至少适合修养。

*

沈永和近来心情不错,是文武百官可以察觉到的振奋。

这也可以理解,南征于阗, 东拒回鹘,北击突厥,这些事情单独拎出来都足够在史册上大书特书,更何况这些壮举全都在他治下实现。

放眼历史长河,他的功绩也足以排入帝王前十。

所以他当然可以兴奋,他也应该兴奋。

如果不是这全部的事情都与沈明烛有关,如果不是沈明烛有一个算得上尴尬的身份,沈永和的帝王生涯将不会有任何缺陷。

但世界上毕竟没有如果,这其中到底多了一个叫人如鲠在喉的沈明烛。

是以沈永和此刻的开怀就显得十分奇怪。

“江南的收成能够保住,全赖皇兄督建的平淮河道,他又打了一场这么漂亮的战役,扬我大齐声威,诸位爱卿,你们觉得该如何赏赐?”沈永和满脸兴致勃勃,昭示他并不是在说反话,也不是故意布陷阱。

朝臣们面面相觑。

有人试探道:“不如,将殿下之名重新载入皇室宗谱序齿?”

当今陛下都叫了他这么多句“皇兄”,也不差这一个流程了。

沈永和高兴道:“准!朕的几位皇弟全都按例领了王位俸禄,皇兄自然也不能例外,礼部拟个封号上来,至于封地……江南富庶,又与皇兄有缘,就从江南选吧!”

这个待遇可谓丰厚至极,历朝历代,就没有拿号称“粮仓”的江南做封地的。

朝臣一时哗然,对视时皆难掩诧异神情。

事出反常必有妖,萧予辞觉得不对劲,连颜慎都有些不安。

萧予辞思忖片刻,出列道:“陛下,兵马大元帅一职只在战时设置,如今战事已了,陛下可有决断?”

“自然是给皇兄留着。”沈永和不假思索,笑容满面:“以皇兄立下的功劳,朕还得苦恼该如何赏赐,这要是还把兵马大元帅收回,那朕成什么人了?”

萧予辞的心渐渐沉了下去。

他向来擅于识人,更何况与沈永和并肩相处过那么长时间,早就能分辨出这人的情绪变化。

沈永和虽然语气带笑,说的话也像是揶揄打趣,似乎与从前并无二致,但他还是发现了对方刻意遮掩下、只针对他的排斥与冷淡。

可是这说不通。

沈永和为什么突然不再忌惮沈明烛了?难道是他想通了选择退出,放弃与沈明烛相争?

可如果是这样,那他萧予辞作为沈明烛的麾下重臣,这人也该信任他才是,哪怕是看在沈明烛的面子上。

除非沈永和有了必胜的把握,自负沈明烛不会再成为对手。

那他这位敌将心腹,自然也得被一起清算。

可沈明烛怎么可能会输呢?沈永和哪来的这种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