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真的是咸鱼[快穿](65)+番外

作者: 寒星孤月 阅读记录

爆竹声连绵响了一夜,哭声也在长安的每一座屋顶上飘了一宿。

萧府的书房外,小厮也看到了天空中绽放开的烟火,他皱了皱眉,问其他下人:“外面是什么情况?”

下人出去打听,回来道:“是在给殿下送行。”

他顿了顿,“外面都在说,殿下年岁也不大,应该会喜欢这些。”

小厮愣了片刻,沉沉叹了口气。

他在书房门口放了一个食盒,食盒里装了一碗饺子,到底没有打扰萧予辞。

大人已经两天滴水未进了,但他应该只想一个人待着。

倘若有人进到书房,便会发现满地凌乱铺满了一层写满字的纸张,显得有些惊悚。更何况萧予辞一向对文墨书卷极为爱护,本就离奇的画面更多了几分违和。

全是萧予辞为沈明烛写的祭文。

沈明烛死后,他如行尸走肉一般处理了一应丧仪,遵循那人的遗愿,一切从简,守灵的时间也从三十天缩减成了十天。

不能再少了,再少也太委屈殿下了。

浑浑噩噩过了十天,皇宫里的守灵期结束,他却没有放过自己,一回来便把自己关进了书房,也就快饿死的时候食不知味地往嘴里塞两口东西。

“忽疑君到,漆灯风飐,痴数春星。”

他写着写着,听到屋外传来一片喧嚣,在那么多的叫喊声、爆竹声里,他却第一时间听到了哭声。

萧予辞忽然哽咽,他捂着脸泣不成声,任由自己无力地跪坐在地。

“殿下,殿下,”他喃喃道:“此生多坎坷,盼望殿下来世顺遂……来世,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沈明烛此生持剑可引天上月,执棋亦胜天半子,活得灿烂夺目,是这世间最浓墨重彩的春意盎然。

可在他如此斐然精彩的短暂人生中,唯独不曾有过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第38章

嘉祐二十八年春, 沈永和登基满一年。

年轻的皇帝摆脱了父辈余威的影响,开始在朝堂上有了说一不二的话语权。

这年他刚满二十,改年号为“隆泰”, 踌躇满志,意气风发。

他这一生顺风顺水,幼时有先帝护着,手把手教他帝王之道。

大了一点有了位历经两朝的文人楷模为师,老师对他也好,几多关怀, 尽心教导,因着老师的声望与态度, 他在朝中慢慢也有了一批支持者。

等到真正开始夺嫡之后,他又遇到了可以一生并肩而行的挚友。

挚友曾是皇兄的人, 可皇兄实在愚蠢, 连这等人物都不加珍惜。

心腹劝他好歹对萧予辞多几分警惕,他笑骂心腹过于小心,萧予辞天生就该是他的人, 不过暂时误入歧途而已。

后来一切都如他所想, 他封了他的挚友为丞相, 他们在朝堂上大展身手,将从前的政治设想全都变为现实,看着大齐逐渐有了盛世的气象。

然而好景不长,七月,淮平三省涝灾,八月,辽西旱,九月平南蝗虫过境, 年收成大减,十二月关中大雪,冻饿至死者不计其数。

沈永和满身骄傲被打得七零八落,他开始手忙脚乱赈灾,幸好还有一群贤臣良将相辅,才算是磕磕绊绊撑了下来。

因这天灾频发,民怨四起,朝野四处也有了说当今陛下无德的言论。

为了稳定社稷,沈永和开始频繁出巡,以皇室的威望与他身体力行的操劳来稳定人心。

隆泰三年,春三月。

他自年后出巡,一月时间脚步踏遍襄、顺二州七城,亲自下田参与春耕,惩处贪官污吏一十九人,终于决定返程。

眼见长安城近在咫尺,一阵茫茫妖雾袭来,沈永和君臣一行顷刻换了地方。

“这是何地?”沈永和发觉自己来了一处宽敞明亮的大殿之中,那大殿摆了密密麻麻的桌椅,材质看上去普通,不如他的宫殿奢华,然而尽是他闻所未闻的新奇东西。

因着前方有个三尺讲台,他勉强猜出这大概是类似学堂一样的地方。

然而那不用点火也异常明亮的灯,讲台上方奇怪的幕布,还有坐在椅子上装扮怪异的人。

……这是哪?

观这些人一个个衣裳整洁、眼神明亮,一看便知生活富足不愁吃穿,他又是乘雾突然来此,莫非这里是仙界?

仙人们年岁都不大,不仅是看起来年轻,眼神中都还有独属于少年人的天真。

沈永和发现他们似乎都看不到他,彼此相视而笑闲谈玩闹,无人看向他这个衣着打扮都不同异界来客。

“陛下!”

有人叫他。

沈永和转头,见他爱重的、在大齐朝堂上举足轻重的臣子都在,就连不曾随他出行的颜慎、江铖也都出现在了这里。

“这是什么地方?”

“我们不是在宫门处迎接圣驾吗?怎么会出现在了这里?”

“陛下也在,萧丞相,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稍安勿躁,许是机缘也说不定。”萧予辞道。

沈永和能观察到的地方他也能想到,不管怎么样,这个地方的“土著”看不到他们,无疑是让他多了几分安心。

颜慎也道:“陛下,臣看后面还有几处空椅,不如坐下谈?”

他一向细心,清楚越是这种时候,他们这些领头人越不能慌张,因而只做出从容镇定的模样来。

沈永和没意见,点点头先一步居中坐下:“不必拘泥礼仪,诸位都坐吧。”

按照礼法臣子是不能和皇帝平起平坐的,要不然椅子得矮一点,至少也得靠后些,但在仙界这些椅子全都被固定住,一字排开,挪动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