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满级大佬她在线虐渣(490)

作者: 晓轩窗 阅读记录

这些话李茂才他们倒真听进去了,他们确实能力有限,也不奢望能受重用,但谁能不为府里后代着想呢!

再想想下人们闹出的乱子,李茂才就一阵头疼。

罢了罢了,既然留着你们,你们光会惹事,那就干脆都打发了吧。

李茂才真就这么干了,因为老国公走后,宁染又跟他说老国公最近不放心,说要经常过来看看他们。

这事知道的人还是越少越好,不然传出去总是不好。

这倒是,李茂才也不想让人知道家里总是闹|鬼。

于是,他把犯了错的下人都发卖出去,还抄了他们的家财,然后又裁撤了许多下人。

每个主子身边一等下人只能有两个,二等和三等合到一起,变为四人,一起干些洒扫差事。

各处人都少了,麻烦跟着也少了。

因为人少了其实活儿也少了,没了那种你偷懒我怨愤的事儿,留下的都是性子好肯干活儿的,也省了那不少开销。

外面的人本来还笑话他们贪财,连下人的钱都贪,却没想到李茂才搜出了七八万两银子,再加上府里的银子,装了几大车拉到户部要归还欠银。

官员们都惊了,户部卢尚书都被惊动了,亲自迎了出来,“李将军,您这是……”

李茂才指挥下人把银子装车运过来,忙前忙后累出一身汗。

若是往日,他定不肯如此见人。

第622章 国公府作精老夫人(14)

堂堂一品将军,岂能如此失了风范?

但今日不同啊,今日是表忠心的时候,那是越狼狈越好!

“卢大人,末将惭愧呀,不能为陛下分忧,却借了朝廷这么多银两,真是愧对君父,愧对百姓。末将在家守孝,日思夜想愧悔不已,这就收拾了全府银两来偿还国库欠银。”

李茂才早想好怎么说了,把自己说的要多可怜有多可怜,日子都快过不下去了,但不管怎么说,欠了朝廷的钱一定要还。

而且他还特意多还了几千两,说欠了钱总要还利息,就当是他对陛下一点孝心了。

卢尚书简直对李茂才刮目相看,他跟李茂才年纪相仿,也是年近四旬。

这个年纪就能坐到这个位置,他也是深受皇上器重的能臣,很看不起李茂才这种只会依靠祖荫的勋贵。

尤其是他做了户部尚书之后,发现大量库银都被勋贵们借走了,朝廷办起事来束手束脚,他更讨厌这些人了。

没想到李茂才竟然主动来还库银,还说了几句漂亮话,实在让他大感意外。

银子登记入库后,他就去见皇上,把这件事跟皇上汇报了。

因为对李茂才的印象改观了不少,他还特意给李茂才美言了几句。

皇上挑眉,也有些意外,不知道李茂才怎么突然想通了。

再想起听说李茂才前阵子打发了不少下人,似乎是个想好好治家的样子。

那倒也不错,如果没有为国效力的才干,能约束好下人不添乱也不错。

不管怎么说,追回库银确实是他想做的,既然李茂才开了个好头儿,他当然要嘉奖,于是当即下旨,赐了李茂才些古董彩缎之类的玩意儿。

这些都是虚热闹,只是看着好看的,接下来才是实惠的。

他下旨赐李茂才的长子继续承袭一品将军,不必降品承袭。

这就是大恩赏了!

本来李茂才的长子继承的应该是三品将军,可这道旨意一下,他儿子可以继续做一品将军,也就是说,他家爵位多承袭了一代,这可是非常大的好处了。

而且这还不算完,他还给李茂华和李茂显都封了四品散爵。

反正这种爵位没有食邑,不能传给后代,每年不过给一百多两的俸禄,只是面上好看罢了。

但那也是爵位呀,即使勋贵人家也要打破头去争的爵位呀!

李家居然三个儿子都有了爵位,就因为他们还了库银!

这下勋贵人家都眼红了,纷纷闻风而动,打听李家小子是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才会主动还钱的。

李茂才自己都不知道,他的形象在众人眼中已经变得高深莫测起来。

皇上又示意他的心腹太监偷偷放出风声,说皇上心心念念的就是追回库银,若机灵点主动归还,还有可能得赏赐。

否则,等皇上派人追回时,严重的都有可能获罪呢。

这么一来,不少人都心思活泛了,只要手头不紧的人家都在筹银子归还。

毕竟他们头上虽然有爵位,但儿孙也多,得多为儿孙谋出路,而且,谁也不想惹皇上不高兴。

而对朝廷来说,不过赏下些空头爵位,换回的是白花花的银子,还是很划算的。

原剧情也有追回库银的事,只是并不顺利。

当时皇上有心追回库银,但勋贵们赖着不给,还上折子说先皇未驾崩时,多次驾临他们的府邸,他们为了恭迎先皇才花费甚巨。

那意思,这银子都花你老子身上了,如今你老子一死,你这做儿子的就逼我们还钱,哪有这样的道理?

这时不少勋贵手里都有实权,有的还有兵权,皇上也不好跟所有勋贵都翻脸,双方正在拉锯,国公府就出事了。

皇上的意思就是借着查抄国公府,让他们把库银还清。

结果一查才发现,府里已经被他们花得精穷了。

银票没查抄出来,当票倒抄出好几箱子来。

皇上震怒,这才下决心用强硬的手段追回库银,要不然勋贵们就都把钱挥霍光了,想追都追不回来了。

勋贵们不敢怨恨皇上,就把气撒到国公府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