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首辅生平二三事(115)

作者: 步云时 阅读记录

“你若是我,会喜欢你这样的女儿?”

君若淡淡一笑,“看起来,你也做了一笔亏本儿的买卖。可是没法子,只能认命。时光不能倒流,你不能回到我儿时,将我掐死,对不对?”

“你有誓死效忠你的手下,大概也有过命的异姓兄妹,怎么就不能理解我处处帮衬你舅舅?”君夫人挣扎着坐起来,定定看住君若,“你父亲待我如何,你看到了;你待我如何,你最清楚。这些年来,只有你舅舅,不论我有什么难处,他都毫无怨言地帮我。他做过的事,不论对错,都因我而起,你不该迁怒他。”

君若的笑容似有若无,眸子愈发漆黑幽深,“当你的难处是不能忍受我这个忤逆的女儿时,他就要把我送给一个四十多岁的官员做继室,那年我十三。

“当你的难处是我不肯给你大笔银钱的时候,他就一次次与外人做局,试图让我赔个底掉。

“当你的难处是听命于长公主的时候,他支持并帮你拿宋玉当枪使,谋财害命,顺带着让我再没反对婚事的余地。

“你居然说,我不该迁怒他?

“是不是只要我没被你们害死,就不该对你们动怒?”

君夫人沉默下去。

“说我瞧不起你,那是其次的,我从五六岁的时候就恨上了你了。”君若的语气像是在给人讲故事,

“有几年,父亲不在家的日子,你动辄挑刺找茬,罚我跪祠堂,起先跪一半日,后来三两日,再后来不给饭吃。我结结实实地病过几次,可曾冤枉你?

“我小时候怕苦,对着药碗抹眼泪,你就在一边儿瞧着,看小丑似的。那表情,到我死都忘不了。

“但我也得谢谢你,从那起,我再没哭过,心心念念的是快些长大,快些离开你这个莫名其妙的疯女人。”

有些事,君若不会告诉任何人。

她早就知道,母亲嫌弃,是因为自己不是男孩子。

这是她没办法改变的事实,但年岁小的时候总是很天真,想着女孩子又怎么了?只要努力习文练武,不会逊色于男子。

大概从七岁开始,她请父亲给自己请了名师,简直是拼了命的习文练武。一边恨着母亲,一边想得到母亲的刮目相看。

可在后来却发现,不论自己变成怎样,母亲能给予的,只有讥笑、嘲讽、不屑。

第一次被母亲、舅舅定下婚事时,她的心彻底冷了,减少回家的次数,再到京城定居。

长年累月被母亲那样无形地折磨着,她一定会发疯。

今日,离疯也不远了。

君若自嘲地笑了笑,起身唤来管事妈妈,让她们把君夫人送上马车,移到李进之的宅子,又道:“日后这里只是我的住处,不准老爷、夫人和劳什子的亲戚进门,把他们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收拾起来,腾出个库房存放,时疫过后全清出去。”

“是。”两位管事就算是木头,也已看出来了,君家又要出大事。

这就是跟着大小姐当差的好处之一:总有大戏可看。

-

翌日上午,君若回到竹园,先去找顾月霖,开门见山:“问了我娘整整一晚,她都不曾改口,说反复问过为长公主送信的人,那人说买凶杀人的事情,长公主也是受人之托。”

“若是这样,事情才说得通。”顾月霖问她,“你到底怎么打算的?”

君若照实说了,“我也要自立门户,再来一次,我不定干出什么事儿来。”

顾月霖取出一份拜帖给她看,“我想去见见长公主,她若不给回信,我就潜入长公主府见她。你怎么看?”

君若立时明白,为着她,哥哥不想把君家牵连进去,“没事,长公主要是有整治我娘的闲情,倒也不错。”

“话可不能这么说。”顾月霖的笑如三月春风。

“也就是说,你现在根本不相信,长公主是与程放牵扯多年的人。”

顾月霖颔首,“反复想了想,没办法相信,但也总要问上一问。”

君若认同。

拜帖当即由辛夷送到长公主府。

顾月霖本没抱什么希望,没成想,辛夷复命时带着回帖和一块令牌,“长公主府的人说殿下明夜得空,烹茶恭候。持令牌在手,在城中畅行无阻。”

这情形下,李进之和君若不便同去,去了说不定会闹得长宁一味打太极。地位越高的人戒心越重。

-

夜,天幕湛蓝,有星无月。

顾月霖随着引路的侍卫,走在长公主府的甬路上。

府邸位置有些偏,占地颇广。

没有皇室园林的富丽与匠气,借景而建,近有娇花绿树、小桥流水,远有山峦飞瀑、高楼矗立,典雅的屋舍错落期间。

行至水榭外围,侍卫停下脚步,“公子请,殿下正在等您。”

“多谢。”

顾月霖走上浮桥,展目望去,见一名女子临水而立,着一袭白色深衣,给人弱不胜衣之感。为免失礼,他没继续打量,不紧不慢地走到女子近前。

女子问道:“顾公子?”语声清越。

“正是。”

“我是长宁。”

顾月霖行礼,“问长公主安。”

“免礼。”长宁转身,负手走向水榭内,示意他跟上。

她走路如猫一般没有声息,身姿柔弱,背脊却挺得笔直,那柔弱便消减几分。

长宁转过穿堂,走进一间略显空旷的房间。

居中一张矮几,散放着坐垫,矮几上有两盏明灯、酒具、棋具。

“我食言了,说的是请你喝茶,备的却是酒。”长宁落座,随和地道,“下一盘棋,喝几杯酒,该说的也便说完了。坐。”说话间,亲自执壶倒酒。

上一篇: 所有人都在劝我离婚 下一篇: 装聋作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