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首辅生平二三事(138)

作者: 步云时 阅读记录

李进之和君若的神色转为严肃,同时点一点头,一左一右站到顾月霖身侧。

顾月霖先和他们一起回顾了之前看过的内容,随即翻到下一页,见上面写着:

元和二十三年八月十九,梁王病故。

“宠了三十好几年的女儿出了岔子,皇上又不管,两股火加一起,是没什么活头了。”李进之说。

顾月霖又往下翻,看到的内容是:

元和二十四年,端午当日起,北直隶数日天降大雨,爆发水灾。

三人俱是倒吸一口冷气。

顾月霖缓缓地合上手札。

“要命。”君若咕哝道。

李进之叹气:“这可怎么防?”

“天灾防不了。”顾月霖道,“只能未雨绸缪。”

李进之的手按在他肩上,“那时你必须进官场。”

“我又何尝不是这样想。”

君若只能苦中作乐地道:“好在还有一年的时间,足够我们一起谋划。”

“这倒是。”

翌日一大早,李进之回了李家,着手搬到名下别院的事。

顾月霖和君若联名写了份拜帖,上午进城时命辛夷送到魏府,他们则去了牙行,询问地皮、宅子相关。

早就说好了,兄妹三个要在城里挨着住,以靠近皇城为佳。

牙行的人一听,便知这笔买卖小不了,先是眉开眼笑,下一刻便为难了:“临近皇城的街巷,卖地皮宅子的是不少,就是有的地方是富贵门庭的人扎堆,有的地方周围却是鱼龙混杂。”

“无妨。”顾月霖道,“你只管说你手里的相宜之处,我们先看看。”

“有公子这句话就成。”牙行的人又高兴起来,取出册子,逐一为兄妹两个介绍详细情形。

竹园地下的书房里有京城各类舆图,兄妹两个一面听,一面在脑海里比对着,最终选了居士巷,说定下午前去瞧瞧情形。

离了牙行,是巳时三刻,兄妹两个正商量着午间去哪儿用饭,辛夷赶回来,奉上魏琳琅的回帖:“魏大小姐说,若公子、大小姐得空,请到魏府用饭。”

两人从善如流,当即前往魏府。

魏琳琅听闻顾月霖、君若到来,亲自迎到外院,请他们到内宅:“外院是我爹的地盘儿,内宅里我才能款待得周到些,还请二位将就。”

顾月霖和君若俱是一笑,随她到了内宅,在待客的小花厅落座。

顾月霖说起魏琳伊的事,问:“她何时南下?”

“十日后。”魏琳琅道,“如今她在府里足不出门,谁也不见,久了终归没好处,家父便想让她早些出去散散心。”

顾月霖颔首以示理解,取出五张一千两的银票,让辛夷交给魏琳琅,“家母的意思是,没道理继续让魏家养着一个不相干的人。原本那是我们母子该照顾一切的人,怎奈情形不允,只好一再劳烦魏家。”

“这是哪儿的话?”魏琳琅笑道,“琳伊要是能变回以前的心性,我和家父还舍不得放手呢,这五千两,我暂且收一千两,权当一年所用。再怎么着,每个月额外多八十多两银钱,足够任何一位闺秀过得很好。”

“全收下,逐年拨给她就是了。”顾月霖说。

魏琳琅想一想,也没继续推让,“那就依你所言。这是你们对她的一份儿心意,我替她领了,多谢。”

“客气了。”

魏琳琅的视线在顾月霖、君若之间梭巡着,由衷感慨又诚实地道:“三四个月未见,你们已有很大的不同,气度已非往昔。”

以前的顾月霖如玉,如今锐气十足;以前的君若如猫儿,如今眉宇间多了一份清冷。

君若道:“不过是多学了些东西而已。”

三人一起用午膳期间,魏琳琅得知了兄妹两个买宅子的原委,思忖片刻,道:“居士巷,那地方名字好听而已,最早住的多为书生文士,出过几个金榜题名的,三十多年前有人涉案获罪,逐年萧条下去,如今十家起码空着三四家,等着卖出去换些银钱,住的人则是三教九流,什么行当的都有。”

“不打紧。”顾月霖道,“时下人们趋之若鹜的几个地段,一亩地高达两千两,要是买现成的宅院,价钱就没谱了。那就不如买便宜些的地皮,自己找工匠盖屋舍。”

魏琳琅听的意动,“在家闷的时日太久了,下午我跟你们一道去。”

第82章 梁王看到了比噩梦更恐怖的事实

居士巷的环境和氛围都过得去,路面不窄,倒也算是干净。房屋明显是经过一番规划才建造的,整齐有序。

只是,有些院落空无一人却敞开着大门,可以看到屋舍已经坍塌,不用问也知道,是雪灾所至。

路上有大白天袖着手闲晃的人,但一看便知,不是地痞无赖的架势。

君若一面走一面观察,对身侧的魏琳琅轻声道:“住的有唱戏的,说书的,比较多的是做小本生意的。”还有两个一看就是吃软饭的,倒是没必要提。

“这些人最招人欺负,心大的能当热闹看,看不过眼的免不了生气。”魏琳琅道。

君若浑不在意,“这容易,没事带我们李大公子出来溜一圈儿就成。”

魏琳琅莞尔,“是啊,再亮亮你君大小姐的招牌,这一带想不清净也难。”

顾月霖跟牙行的人走在前面,听到两女子的言语,唇角弯了弯。

买地皮或宅子的事情,很少有干脆利落的时候,尤其买方需要的地皮多,这就要将前后相连的地皮宅子一并买下,而卖主出的价钱并不一致,高低之间差距不小,需要牙行的人耐心游说。

上一篇: 所有人都在劝我离婚 下一篇: 装聋作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