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生平二三事(140)
“住口!”梁王世子见父亲胸腔剧烈地起伏着,生怕妻子把人气出个好歹,冷声训斥后,撩袍跪倒在地,“父亲息怒,要怪只怪我没出息,没能照顾好妹妹,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
世子夫人只好夫唱妇随地跪下,寒着脸,不再吭声。
“罢了。”长宁抬一抬手,“哥哥嫂嫂起来吧,这本不是争执罚跪便有用的是非。”
夫妻两个犹豫一下,站起身来。
长宁转向梁王,“皇叔爱女心切,我们明白,只是,兹事体大,您也该体谅皇上的为难之处。”
“那我女儿这笔债就算了?她如今这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你不是没看到……”
长宁忽而绽出清艳的笑容,“有些事您大抵不知情,我便提一嘴。前一阵,清河找我借一流的死士,要杀掉一所宅邸之中的五六十个人,我没应,她便自己收买杀手,还要我做了些牵线搭桥的事。
“那时我想,要总是这样,梁王府的人情,我这辈子都没法儿还清。我本想着,尽快给兄长、两个侄儿斡旋到更好的差事,再和嫂嫂商量着给侄女定一门好亲事,到那时,我便自认不再欠皇叔什么,对清河,该算的账,我也要为故人找补一番。
“只是时间不凑巧,清河招惹的人有多可怕,你们已看到。我现在只能奉劝皇叔一句,此事到此为止,否则,怕是灾祸不断。”
世子夫人听完,对长宁投去感激的一瞥。她和儿女这些年要是没长公主处处照拂维护,早被那对父女活生生气死了。
“我的女儿买凶杀人?”梁王先是拒绝相信,下一刻就有了开脱之词,“好端端的她为什么要做那等事?必然是那些人该杀!”
长宁面上的笑越来越浅淡,语气越来越缓慢:“十六年前,再过些日子便是十七年前了,您的女儿棒打鸳鸯,使得身怀六甲之人负了重伤,生产后撒手人寰。如今,得知人家的骨血身在何处,要斩草除根。您跟我说,那些人该杀?”
语声落地,室内已有了肃杀之气。她已动怒。
梁王词穷,沉了会儿才出声:“有何凭据?你将涉事之人全给我带来,否则我不相信!”
“不相信?”长宁起身,轻一拂袖,“以往我也不相信,有的人年老之后,那眼睛耳朵就是摆设,那嘴巴除了吃饭讨嫌再无用处,今儿瞧着您,我信了。”
第83章 今年的考试对他来说,只是一锤子的买卖
梁王面颊上现出不正常的红晕,连喘了几口气才能出声:“以往将恩情时时挂在嘴边,也不过是顺口一说罢了,事到临头求你,便说出这许多诛心的话。我的确是老了,竟然不知人情冷暖能到如此地步。”
“父亲,”梁王世子明知不应该,却实在是忍不住了,“长公主对我们颇多照顾,方才世子夫人已说了,我不再赘言。再者,殿下与魏阁老若不是有心庇护,早已请皇上追究清河种种罪行了,这些您难道都没想过?”
梁王怒目圆瞪,“你也相信你妹妹做过伤天害理的事?!”
梁王世子缓缓回以苦笑,“何止相信,我曾耳闻目睹,而且不止一次。您也不想想,若是不做谋财害命的勾当,寻常门第至多是潜心培养死士,好端端地招募杀手做什么?”
他没言明,却也不亚于明打明地跟父亲翻了脸。
一直在一旁看戏的魏阁老站起身,掰开揉碎了跟梁王道:“臣曾见过清河郡主的亲笔手书,她列出的名单中,有当朝次辅纪阁老,且纪家三年间两次找她牵线,只为铲除阻碍纪阁老仕途之人。凡此种种,已涉及半个朝堂。
“王爷,您要是真大张旗鼓追究清河郡主境遇凄惨之事,即便皇上答允,也会引得诸多门第心生恐慌。
“官员被卷入是非之前,一种情形是齐心协力地将人保下来,到那地步,梁王府便是手握半个朝堂的皇室宗亲,世子爷下半生在皇上面前,要怎样才能求得一份安稳?
“另一种是拉帮结伙落井下石,先一步将人置于死地,到那地步,梁王府便是开罪了半个朝堂的皇室宗亲,世子爷下半生又要怎么过?
“我再说些不中听的,以清河郡主现今的情形,您不论为她做什么,她还有福消受么?况且如今没有活过百岁的老寿星,您又何必为了一个不孝的东西,害得儿孙处处为难?
“清河郡主没您庇护的时候,别人是把她当人,还是把她当个碍眼的物件儿,全在您如今怎么权衡。”
梁王再也说不出话。
长宁和魏阁老欠一欠身,叮嘱世子夫妇好生服侍,相形走出门去。
“纪阁老可有许久没上朝了。”长宁说。
魏阁老微笑,“皇上念着他年岁大了,让他好生将养。”
实情是皇帝前一阵正琢磨着让纪阁老回内阁,照常处理政务,正犹豫着,就看到了清河郡主的供词,将人又晾起来不说,且已暗中吩咐锦衣卫详查。
长宁轻声道:“令尊风生水起时,与纪阁老过从甚密,最终却成了你的烂摊子,可曾收拾干净?”
魏阁老嗯了一声。这么多年了,要是还受父亲的一丘之貉掣肘,他还混个什么劲儿?
长宁轻笑,“说好了请你喝酒,今日如何?”
“求之不得。”
-
李进之搬离李家的事,只需详细地吩咐下去,随身家当好说,将李家余下人等迁到外地是最重要的。好在早有盘算,再和手下商议出更缜密的章程即可。
是以,晚间他照常回了竹园。
顾月霖和君若正在描绘堪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