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首辅生平二三事(166)

作者: 步云时 阅读记录

可魏琳琅一向深居简出,实在是无处下手。宫里因着混帐皇帝之故,连宫门都进不得。

临安大长公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耻辱。暴躁狂怒之后,她冷静下来,忖度着这不是一日两日的事,还是先将孙女的亲事落定为好。

已经有选中的人,直接请人上门说项就是了,沈家要是矫情,大不了她亲自登门,至于说项的人……

临安大长公主去了长宁长公主府。

长宁最喜躲清静,却也深知有些人不是你能躲就行的,因此将人请到了外院待客的暖阁——进水榭的人,得是她看着顺眼的。

说是暖阁,其实并无暖意,下人现生了火炉搬进去。

好在临安大长公主带着手炉,穿的也厚实,不除下大氅就是了。

长宁悠然落座,问道:“姑母找我,是为何事?”

临安喝了口热茶,道:“老梁王与清河的事且不说,眼下我有一件事要你办。”

这种理所当然的口气,长宁听的年头不少,并不放在心上,“说来听听。”

“宝璋已到了说亲的年岁,我瞧着沈家那孩子不错,你与沈夫人相识多年,去找她说说这件事,好歹先交换信物,将亲事定下来。”

长宁笑微微的,“朱宝璋?被皇上亲自下令掌嘴的那个?”

临安寒了脸,本就威严的面孔现出几分冷酷,“你这是跟我说话呢?”

“耍威风没用,当真惹恼了我,一手指头就能要你的命。”长宁仍是笑笑的,“和沈家结亲也行,却得皇上首肯。皇上早说了,沈家那孩子的婚事,若女子不成体统,从他那儿就行不通。”

皇帝不赐婚不假,可也没说过不会阻拦谁结亲。

临安险些气得吐血。

“我要与高人参禅论道,您请回吧。”长宁起身,闲闲出门去。

临安望着她的背影,眼中闪过痛恶兼阴狠之色,回到府邸,将儿子儿媳孙子孙女全唤到面前,商议半晌,最终选择从长计议,等过年再说。毕竟,和宫里的人有来有往,机会才更多。

喝完腊八粥,顾月霖收到了亲爹提前给自己的压岁钱,竟有五万两之多。

他少不得写信过去,说自己手头已是过分阔绰,烦恼是闲钱太多,您以后就别再给我钱了。

程放回信却抱怨,说谁让你没事要我帮衬?我总得干点儿合乎身份的事儿。

顾月霖想半天才闷出回信,说我往后要您劳心的事儿还多着,眼下要专心读书,也就无事可求。

程放这才舒坦了些,再回来的信件,由他心腹送至,附带厚厚的一摞卷宗。

因着儿子进入官场几乎没有悬念,程放网罗了诸多朝臣、地方官翔实的底细。

正是顾月霖目前私心里最需要的。

这就是舐犊情深,父亲会先一步为孩子权衡种种,设法铺路。

比起去年,今年的年节氛围格外浓厚,上上下下都是一团欢喜。

过了元宵节,顾月霖、君若和蒋氏分头命仆人归置箱笼,陆陆续续搬到居士巷。

年节过完,春闱的日子已不远。

第98章 “将士的职责是救助苍生,用武之地从来不止沙场。”

搬离竹园前,刘槐跑去居士巷的宅子,看了看厨房院,见格局如竹园一致,规模却扩大了不少,一应厨具餐具皆是全新。

他喜不自胜,这才正经忙活起搬家的事儿。要是那边的情形不合他意,他就赖在竹园不走了。

顾月霖听说,笑了一阵。

要到这时候,他才有时间细看去年种棉、售卖的各项账目。

两百亩地棉花,擀、弹之后,共得棉花一万八千斤左右,因他事先交代过,以出售棉花为主,棉布棉线什么的,有一搭没一搭地出售即可,饶是如此,也赚了一千九百二十多两,扣除田地和纺织雇工钱、人手伙食费用,最终进项也有一千六百两。

李进之那边是拨出三百亩地种棉,收成比顾月霖多一半,进项则比顾月霖多一倍有余——顾公子乐得照顾需要棉衣过冬的百姓,他则乐得多照顾些可以大把添置棉布的有钱人。

目前兄弟两个实在是财大气粗,李进之便没在钱上头磨叽,只是年前送了蒋氏、君若格外丰厚的年节礼,特地给随风备了足够的牛羊肉、牛羊骨和小肉干,还时不时给小家伙送来新鲜的羊奶。

顾月霖看帐当日,恰逢李进之得闲过来蹭饭,兄弟两个坐在一起,算了算细账。

顾月霖道:“如果照着我们这架势,手头有二三百亩地,哪怕现租个铺子、买纺机织机,一年下来也能净赚几百两。毕竟,这种营生的铺子,不需讲究多好的路段,一年三四百两租金的即可,稍稍让利,便不愁人纷沓寻至。”

“种地来说,这就赚的很不少了。何况纺机织机买回去就是自己的,第二年又省一笔开销,到年底就能赚千八百两。”李进之笑得现出亮闪闪的白牙,“像我,以前可从没想过,能从庄子上拿到这么多进项。”

“心里有底了,往后大可以长远经营。今年不行了,过了涝灾再看看手札,可行的话便撒开手做。”

“对!”

说话间,顾月霖念及一事,数出四张银票,一张百两的,三张二十两的,唤来阿金,“把银票和账目一并拿给罗忠,银子是我早就许给他的。”

阿金笑着领命而去。

李进之道:“你读书读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我倒是记挂着这事儿,年前给了罗忠三百两。”

“知道你肯定这么做,我才没急着看帐。”顾月霖笑道,“年前跟罗忠打过招呼了,他说他又不缺钱,就是缺忙活的事儿,一到冬天就闲得横蹦。”

上一篇: 所有人都在劝我离婚 下一篇: 装聋作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