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首辅生平二三事(225)

作者: 步云时 阅读记录

冯贵妃招认的事情很多,哪一桩都足够一个男人抬不起头,更不消说一个帝王。

皇帝有片刻的暴怒至极,有片刻的万念俱灰,到最终,终归是认头了:同意禅位。

对先帝大不敬大不孝的名声都能想法子清洗掉,可他捧着的贵妃和宠妃,一个比一个居心不良恬不知耻,要是只他自己知情也算了,关键是她们的供词是在臣子间传阅后才轮到他看的。

最要命的是,他子嗣艰难、迟早缠绵病榻也成了很多人认定的事实,而他现今的几个儿女——不管有几个不是亲生的吧,都已落在顾月霖手里,把顾月霖彻底激怒,不定逼着他的孩子又闹出怎样惊天的丑事。

是的,他已不敢再以出身论人短长,他更不敢再以为顾月霖是有书生意气的人。

狗屁的书生意气,那根本就是天生带着狼性的佞臣!

身为帝王,可以针对一个或几个臣子,还能针对一群臣子全部赶尽杀绝么?做不到。那么,他这辈子都是他们眼里的笑话、先帝的耻辱,一个个亲王可以轮番打着清君侧的旗号造他的反。

被造反的时候,他能指望谁为他倾力御敌?是分明早已恨极了他的皇后的母族,还是本就心术不正算计他的冯家和周家?

如顾月霖这般的人,到时不论在不在朝堂,都会鼎力帮倒忙……

前思后想都要沦为笑柄,主动禅位兴许还能让史官笔下留情,那……就认了吧。

“朕……禅位。”皇帝终是报丧一般地开了口。

顾月霖取出早已备好的罪己诏、禅位圣旨底稿,轻轻放到皇帝面前,“一字不错地誊录,然后,亲口知会百官。”

被困整日的朝臣熬到傍晚,终于等来了结果:

皇帝面无人色地出现在他们面前,亲口诵读罪己诏,亲口宣布,禅位于宁王。

有人跳脚,有人震惊,更多的人缄默不语。

谁又不聋不瞎,禁军那么多人,通过他们传到官场民间的宫廷里的污糟事儿,早已街知巷闻,颇不像话的话本子都开始流传了。帝王可以有三千佳丽,可以有宠妃,但那也得分时候不是?

多少朝代,帝王初登基的三年,都要为父守孝,就算时不时临幸嫔妃,也不会闹成这等不堪的情形——私下里丢人就算了,转着圈儿地现世是图什么?

这样一个皇帝,落到如此下场,正常人只能送他一个字:该。

七月二十八,新帝登基,普天同庆。

新帝将内阁多出来的冯安槐正式除名——那人自是早已下狱,但明面上的说法必须有。

此外,各赏顾月霖、君若、李进之、沈星予千亩良田、万两黄金,聊表新帝对他们受过的算计、不公的一点弥补。

另,魏太傅重回朝堂,负责指点帝王学问、督促修撰典籍。

同样的日子里,冯贵妃和周昭仪——不,如今是冯氏和周氏,她们身在暗牢,同样的遍体鳞伤,同样的满心不甘。

牢门开启,一行人入内。

绝色女子负手而立,睨着两个苟延残喘的人。

女子的手下迅速点燃几盏明灯,令室内明如白昼。

“君、君若?”冯氏失声唤出来。

周氏瞪大眼睛。不是说对君若用了大刑么?这会儿怎么跟没事人一样?

她这样的人,自是终生都不会明白,意志力到底是怎么样一种强大到谓之神奇的东西。

“二位受苦了。”君若清越的语声毫无温度,却也不显寒凉,“今日我来,是要问清楚你们所知的废帝的死士。凭他那个色令智昏的脑子,告诉你们的必然不少,现在,我请你们告诉我。”

“你做梦!”冯氏激愤起来,“你算是什么东……”一些自恃出身高贵的人,总是会无条件无理由地鄙弃憎恨出身不如自己的人,她恰好就是其中一员。

只是,她的话没说完,一名锦衣卫便飞掠到她近前,扣住她下颚,然后,她感觉到颈间一凉。

“啊……”周氏的眼睛瞪得更大,被冯氏的遭遇惊吓得几乎崩溃:瞬息之间,冯氏颈部多了一条红线,再过了瞬息的时间,才知那红线是被划出的血口,那血口喷溅出了味道腥甜的血液……

但是,周氏从头到尾都不知道,那名锦衣卫是如何出手的。

冯氏明白发生了什么之后,也吓懵了。但她经历的这一遭并不致死,只是给她放点儿血,给个警告罢了。

“再敢口出不敬,割掉的就是你的舌头。”锦衣卫的语气森寒彻骨。

冯氏捂住血流不止的伤口,哆嗦得身形要蜷缩成一团。

“想骂我是什么东西?”君若仍是负手而立,睨着两女子,笑容悠然而璀璨,“你们很快就会知道。”

第129章 来生还到我身边

内阁。

五位阁老齐齐瞅着顾月霖犯愁。

原因无他,对于冯安槐和刑部尚书的处置,顾月霖坚持菜市口砍头示众。

次辅是傅阁老,他干咳一声,硬着头皮道:“朝廷大员,一般就算是犯了通敌叛国的大罪,也只是流放、贬谪、自尽,砍头示众……从开国到如今,高官也没这种死法,史书中也难找前例。”

顾月霖语气凉凉的:“史书中有对官员用宫刑的先例,要不然,让那两个老匹夫试试?”

“……”傅阁老又是头疼又想笑。

“那什么,眼下皇上初登大宝,杀官员怕是不大好。”元阁老小心翼翼地提醒。

“明年才改年号,无妨。或者,关他们三二年再行刑。”

元阁老也没词儿了。

这首辅一旦拧起来、狠起来,真是谁拿他都没辙。

上一篇: 所有人都在劝我离婚 下一篇: 装聋作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