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首辅生平二三事(245)

作者: 步云时 阅读记录

告状么,谁做不来?很多人缺的,却是一个告状的资格、一份告状的底气。

有前提条件摆着,朝廷一月、一年所收到并受理的弹劾或告状的事例,大大少于都察院被整改之前,完善处理的案子的概率,却大大高于往年。

自然,促成这局面,皇帝和首辅俱是费尽心思,方方面面做出调整才达成。

越一年,顾月霖的目的全然达成。

转到这年冬日,蒋氏病重。

顾月霖奏请侍疾。

皇帝没有不应的,一颗心却悬了起来。

他预感到,顾月霖怕要一去不回。

*

腊月,回光返照的蒋氏瞧着服侍在自己跟前的月霖,眼泪扑簌簌落下。

顾月霖噙着安抚的笑,用帕子帮她拭泪,“这是干嘛呢?我有服侍不周的地方,您直接骂就是了,哭什么?真是年岁越大越似孩童。”

蒋氏哭的更凶,紧紧握住他的手。

顾月霖由她握着一手,另一手仍是温柔地给她拭泪。

好半晌,蒋氏才平静下来,静静凝望着月霖,“若是我跟你说,我到此刻才明白,你是我在这尘世最在意的人,你……会怎样看我?”

“我明白,也理解,”顾月霖顿了顿,虽然根本不相信,还是顺着她的话往下说,“但愿我不曾辜负这般情意。”

“没辜负,从没有。”蒋氏竭力逼退泪意,“我只想活成老寿星,真的,就怕我不好了,害得你丁忧。可要是不让你丁忧,就得跟你脱离养母与养子的关系……我总觉得还能活很多年,真的,却不想,这就撑不住了……”

“娘,”顾月霖反手握住她的手,“您怎么能这么说?没您就没如今的我。谁家母子之间不起嫌隙?我们只是有过一些不可避免的争端而已。我要谢谢您,宽恕我彼时种种罪该万死的行径。”

“没有,你没有,你才没有……”蒋氏低低地抽泣起来。

“娘……”顾月霖和风细雨地哄劝着,总算是让养母止了泪。

“月霖,我只是盼着,你真的不恨、不怪我和琳伊,亲缘这东西,对于强悍的人,如你,或许毕生都不能将之看得*最重,可我们不一样,我们只是寻常人。你能明白么,月霖?”

能明白么?谁知道呢。顾月霖懒得去梳理纷纷杂杂的过往,颔首微笑,“明白。您放心,不论您在或不在,我都会照顾琳伊,保她余生安稳。”

蒋氏眸光亮了亮,“你也要善待自身,好好儿照顾自己。”

“这是自然,身边有两位神医,想怠慢自己也不成。”顾月霖说。

“好,那就好。”

顾月霖起身,“琳伊候了多时,我唤她来。”

蒋氏眸中亮光更甚,“好。”

顾月霖凝她一眼,转身到门外,唤琳伊进去。

蒋氏终其一生,都活在矛盾、挣扎之中。

生涯最终,她最牵念的是她的亲生女儿,所有言语,其实都在为亲生女儿着想。

养子毕竟与数年来承欢膝下的女儿不同。

顾月霖无所谓。他不能计较,没资格计较,只能无所谓。

终夜,他静立廊间。

天色破晓之际,室内传出魏琳伊悲恸的哭声。

第139章 亲情方需暮时归,友人终将淡如水

得知蒋氏病故,李进之和沈星予当即赶去,进门时,府中已经挂了白。

君若一直在府中,蒋氏弥留时并没守在跟前。义母要对她说的话,病重期间早已说尽,义母最后的时间,她自然要留给哥哥和琳伊。

魏琳伊大哭之后便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与顾月霖、君若一起安排丧事。母亲身子的情形,她再了解不过,早已料到这一天,事到临头,再悲伤也会保有一份理智。

蒋氏的丧事,办得极风光隆重,京官几乎全部携家眷上门吊唁,居士巷一时间成为京城最受瞩目的地段。

宫中的皇帝接到首辅丁忧的折子,黯然许久,只能准奏,又与皇后一起派人带上祭礼,前去吊唁。

停灵四十九日,蒋氏入土为安。下葬之处,是早些年特意请人看的风水宝地。

顾府就此开始守孝的日子。

葬礼后,魏琳伊病了一场,君若时时照顾着,请何神医经常登门把脉。

顾月霖进内宅看望。

魏琳伊满脸病容,消瘦得厉害,见了他,有些不安,“真没想生病,奈何身子骨不争气。”

顾月霖弯了弯唇角,“哪儿的话。什么都不要想,日后仍旧在这儿住着,跟洛儿一起过日子。”

魏琳伊略略沉吟,“我听你安排。”

“听话就行。”顾月霖打个手势,阿金上前来,放下一个样式古朴的樟木小箱子,“娘把手里所有的产业、银钱都给了我,但你知道,我用不到,便转赠于你。”

“这怎么行?不如给洛儿……”魏琳伊顿住,苦笑,“唉算了,她跟你一样,最不缺产业,也听你的就是了。”

顾月霖颔首,“好生将养,快些好起来。”

“一定。你也要保重,别总怠慢自己。”

“好。”顾月霖起身,回了外院书房。

要说多难过,他并不觉得;要说不难过,心里总是空落落的。

他知道,过段时间就好了。

他已经有经验了。

多悲凉的笑话,居然对这种事有经验。

转过天,交代君若几句,顾月霖去了什刹海的兰园常住。

刘槐让两个徒弟好生照顾君若和魏琳伊的饮食,自己跟着顾月霖到兰园。

刘槐知道,顾月霖说守孝便是真的守孝,三餐不准见荤腥,但用素油烹制的食物多的是,花样不知有多少,难不到他。

上一篇: 所有人都在劝我离婚 下一篇: 装聋作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