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首辅生平二三事(50)

作者: 步云时 阅读记录

绿珠眼中沁出了泪。

红翡则道:“尧妈妈,能不能给我调换差事?我针线尚可,您让我去针线房吧?”

尧妈妈笑眯眯地点头,“答应你了,去吧。”

红翡欢天喜地地跑远。

绿珠只是道:“我不会做什么手脚的。”

“那你就照常服侍太太。”反正除了绿珠,如今没有任何人愿意在正房屋里走动。

人往往是那样,意识不到短期内得不到什么,哪怕是以前从不会放在心里的,到这上下也是时时惦记着。

蒋氏这两日本就没好生用饭,面对这样的惩罚,那个难熬的滋味儿就别提了,偏生又担心女儿横遭祸事,不敢再说指责诋毁顾月霖的话,终日不过是躺在床上,和绿珠大眼瞪小眼。

赵妈妈始终神色平静,权当没有这回事,收拾好小厨房水房,去找刘槐、木静萱商量事情,有了结果,便尽全力写了一份工工整整的单子,去见顾月霖。

顾月霖正伏案写着什么,看到她,笑一笑,“添炊具?”

“是。”赵妈妈呈上单子,“内宅三十多个仆妇,奴婢准备饭食不在话下,但灶台不够用,要砌四个,或是做大锅菜,或是常备着热水。其他的也要相应地添置一套。”

顾月霖颔首,认认真真地看,“铁锅一口八十文,砂锅一个才五文?一个鸡蛋就五六文。”

赵妈妈忍不住笑了,“是呢,砂锅便宜。”

第32章 魏家大小姐和二小姐来了

顾月霖继续看。

锅盖一个十文,勺子一个一百五十文,笊篱一把五文,刷帚一把八文;

水缸一口十文,瓷缸一口五十文,水瓢一个十文,水桶一个三十文,吊桶一个四十文;

刀二十文,磨刀石一块三十文,砧板一块二十文;

一斤左右锡酒壶一把八十文,二斤装锡茶壶一把一百四十文;

锡面盆一个二百一十文,茶盘一个六十文;

瓷饭碗一个五文,汤碗一个十文,酒盅一个五文,碟子一个七文、十个六十六文;

红箸十双十文,乌木箸十双五十文;

铁通条一根三十文,铁火箸一双十文,铁炉钉一根五文;

竹箩一个一百文,竹筛一个三十文,簸箕一个二十文。

顾月霖看完,把单子递回给赵妈妈,“要腌制许多禽鱼肉蛋蔬菜,有一些是不是用水缸、磁缸更好?”

赵妈妈频频点头,“刘管事也说了,库存的坛坛罐罐或许不大够用。”

“你们掂量着多添一些。其他的全照你列出的数量买两份,一份常用,一份过年时换新,餐桌上所需亦是。”

“是,奴婢跟刘管事商量好,便去找高管事和木管事。”赵妈妈喜滋滋地行礼退下。

顾月霖继续忙手头的事。

昨夜拿上来一套稼穑方面的书,是蒋昭的笔迹,起先顾月霖还拿不准是他写就还是誊录的,看过之后,便确定是他所作。

那全然置身事外、冷静到极致的平实精准的措辞,令人一目了然的笔风,已算是顾月霖很熟悉的。除了蒋昭,再不需作第二人想。

里面有十多页专门写的种植棉花各类事项。

顾月霖翻来覆去看了多遍,发现自己不论怎么与人说,也不如完整复述蒋昭这些言语。

于是他便抄写出来,留待交给罗忠。

倒不是他舍不得借阅给别人。

脑筋自幼就担得起过目不忘,可眼下心绪委实烦躁,对这书籍是如获至宝,偏又不能静下心来铭记于心,便要多留在手边几日。

辛夷景天回来复命。

他们两个昨日在城里转了许久,听说了庙堂上的事,回来后便告知顾月霖。

顾月霖让他们把消息告知所有仆人。

于是,俩小子从昨晚到现在,应承着一茬又一茬的人,说了一车的话。

“全知情了。”辛夷说,“多少有点儿人心惶惶的意思,毕竟以前朝堂上的事,不会传遍街头巷尾,小的两个又是把人们好的坏的揣测全说遍了,大伙儿不免担心。”

顾月霖手里的笔不停,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他们:“每人发三两银子的贴补,权当我给的零花钱,短缺什么只管搭伙坐马车、雇车到城里添置。

“你们跟几个管事仔细说说,今日起安排各自管的人手轮流当值,谁需要额外的贴补,到账房摘借银钱,怎么还随他们定。”

仆人跟竹园摘借银钱的事,得三两日才能定下来,要回家去仔细问过实际情形才有数。

辛夷景天称是领命。

“等等,”顾月霖抛过去一个荷包,“你们四个打今儿起轮值,每人三十两的贴补,不够再来找我。”他是最清楚不过的,身边这四个都是出身孤苦的,在这档口,需要关照的只是走动的近的亲友。

辛夷景天心里暖烘烘的,一时间却说不出话。矫情的话顾月霖不爱听,可感激的话落到这小爷耳里,就没有不矫情的。

“快滚。”顾月霖说。

两人也只好听话地滚去办眼前的差事。

木静萱和刘槐一样,随着与手下的人越来越熟稔有默契,不再需要凡事亲自张罗。

这会儿听心辛夷景天说了顾月霖的打算,木静萱从速安排好人手轮值的事,盘算一番自己的情形,也只有几位友人需要提醒,到时若谁需要接济,她取出自己部分积蓄即可。

于是,她想趁着去城里的机会,买些糖、糖果回来,想一想,专门去见顾月霖,开门见山:

“奴婢想着,冬日里少不得有需要熬姜糖水的时候,平日正房也缺不了糖果,但刘管事那边的糖只够做菜所用,您看——”

上一篇: 所有人都在劝我离婚 下一篇: 装聋作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