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万人迷道长穿越至兽人帝国(92)

作者: 头号玩家may 阅读记录

“大哥,这是道长创造后,传授给厨房的,味道不错,比生肉生菜好吃多了,你尝尝看,绝对食之不忘。”

三皇子,指着茶桌上的菜品,对大皇子解释原尾后,并建议他先尝试一下。

白王爷则从饭菜上桌后,便看似一脸斯文,实则狼吞虎咽的吃起来。

对于之前吃生肉的兽类,能够安安静静,坐在椅子上,用筷子进食,道德涵养怎么对比,都算比较高的那一类。

大皇子听三皇子说完后,很是惊讶的看了我一眼,便一口吞下抑制饺子,咀嚼两下草草入腹。

吃完后,嘴角微微上挑,冲我有些吝啬的夸赞道:“味道不错。”

说完后,便和白王爷一样,开始埋头苦吃,三皇子担心食物会被这两个长辈,也开始食不言,而我则趁机把把菜夹够自己能吃饱的量,便自顾自的用食了。

从这一天开始,大皇子和白王爷,便不顾属下恳求,与大王召回,在蜀都侯府这个小地方,居住下来。

蜀都的石子路上,在这段时间经常能够看到,几辆金黄色流苏云纹马车,从侯府出发去广陵后又在当日返回,在其他人不曾注意的地方,来来回回的金色马车中,装着衣物,宣纸,笔墨,以及兽皮,床铺等杂物。

全部都是王室贵族独有专用的。

飞船的发动机与螺旋桨被我安装完成,我用大量秸秆发酵的沼气做为可再生能源,推进发动机带着几百个小型螺旋桨做工。

多种蔬菜、瓜果、肉类被晾干腌制成风干的样子,保持几年之内不会腐败,并能够补充大量的维生素及蛋白质。

剩下的就是飞船的舱体,我打算根据火箭的形状,做一个圆柱尖头飞船,这种造型,可以避免飞行速度过快时,把我连人带船排成肉饼。

我还用白宝石加水银,做了个简单的镜子,用不易变形的粗竹筒加白王爷带来的宣纸,做了个简易望远镜,并在蜀都最高的山峰之上搭建了一座天文观测台,用来观看除了兽人星球之外,近处的行星是否还有生命存在。

大皇子、三皇子、白王爷,虽然看不懂我的所作所为,但是做为男子,对与机械组装,以及探索类的东西,应是都非常感兴趣,不然怎么总是在组装零件,以及搭建天文观测台的过程中,总是被这三人,不容忽视的视线偷偷窥探!

第六十七章

工夫不负有心人,十天之内我终于把天文望远镜制作完成,运用折射原理,镜面反射,整个望远镜的高度大概有二十多米高,是用土方法做的老物件。

天文简易台高处,我站在镜筒的最底端,一只眼睛紧闭,一只眼睛睁着,开始观望,这个异世大陆之外的宇宙,是否还存在有其他星球。

一片黑,除了散发着清冷微光的月亮,与散发着刺眼光芒的太阳,这个异世大陆的四周,别说星球了,就是连星星都没有。

“喂,在干嘛?”本来正在沉浸在思索中,被身后突然出现的三皇子,轻轻拍了下肩膀,而被惊吓打断。

“三皇子殿下,找贫道有何贵干?”我扭过身与身后的三皇子面对面,轻抚着胸口,尽量语气平稳道。

“王叔,让我告诉你,该去冬苑讲课了,他和大哥正坐在马车中等我们下山。”

三皇子说完后,用手指拢了拢金色的发,并来到门口的位置站着。

这些天,时间被各种事情安排的满满当当,差点把冬苑授课这种事情忘掉。

我扶额叹息道:“贫道这就去白王爷处集合。”

说完便直接头也不回的走出简易台,并让三皇子出来后,锁上木门,防止被他人随意出入。

蜀都最高的山,山顶距离地面有几百丈之高,全是直角形的巨石切面,蜿蜒而凶险万分,从我的角度,看山脚下,白王爷与大皇子所乘坐的金黄色云纹马车,就像一个小点一样,可见距离非常远。

“三皇子,你能自己跳下去吗?”我冲身后紧跟而来的三皇子询问道。

“此处太高,本皇子怕跳下去摔成烂泥。”三皇子,双手交叉,冲着我摇摇头,悄悄往后退了一步。

“呼~~。”我轻吐一口气,语气平稳道:“不要怂,贫道带你一块下去。”

然后趁他眼神流转,思索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的时候,迅速上前一步,单手搂住他的腰身,从山顶一跃而下,并暗中避开左右凸起的乱石与歪长的树木。

“啊!!~~”三皇子出口大叫,瞬间变成一条头顶珊瑚样双角的蛟蛇,竟是连半人半兽身形都维持不了。

顺着我的上半身,缠到腿根的位置,若不是知道他比较聪明,不会像蟒蛇捕猎一般,缠住猎物直到窒息才罢休,我一定会重重的把他的身子磕到山体巨石上,磕晕他,摆脱被缠绕的恐惧感才好。

看到三皇子这个样子,在疾速飞驰而下的过程中,我不禁开玩笑道:“三皇子殿下,自从你长大后,有几个兽人有此机会见过你原型的样子?”

三皇子没有回答,只是在我身上游走起来,离脖颈最近的蛟吻,伸出粉红色分叉的舌信,轻轻舔在我的脸上,搜集气味讯息,这一刻给人一种,他是冷血动物听不懂人话的感觉,这样想之后,再看他的动作,不禁一阵阵脊背发凉!

“三皇子?白凤微?能听懂贫道说话不?”我在有限的范围内,把自己的头部与他的嘴巴保持距离。

回答我的是“嘶~~嘶~~嘶~~。”

看似下山过程中发生了很多事,但是在白王爷和大皇子看来,我和三皇子下山只用了不到二十息的时间。

上一篇: 所有人都在劝我离婚 下一篇: 他从迷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