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总是穿成恶婆婆怎么办(44)

作者: 无望的守候 阅读记录

王秀说完又拿出了装着面脂和银簪的木盒给了三女儿。她给女儿买的是银镯子。

三英打开木盒子看着那足足的纯银的镯子,忍不住哭了出来,说不怨恨是假的,可是毕竟是自己的亲人。

如今这一丝丝的怨恨也随着娘这次的到来而消失了。

王秀又说了一些近期家里的变化和已经分家的事情,告诉三英她在县城的住址,让她去县里就去那看看。

三英不舍的和娘告别。

她把家里的活做完后,又回屋整理收拾自己娘送的东西。摸着那银镯子又哭了一会才开始做家里人的晚饭。

等王秀三人到了赵四兰家的时候,他们看院子里只有几个孩子在玩,大人都去地里干活了。

赵四兰的两个儿子是认识外婆的,看着从牛车上下来的两个舅父和外婆,他们激动的喊道:“外婆和舅舅你们咋来了。”

两个孩子围着牛车高兴的转圈。

“来,吃蜜饯。”

王秀从口袋里掏出了几个蜜饯给了两个小子。

“去找你娘回来,就说外婆和舅舅来看她。”

两个孩子含着蜜饯开心的跑去地里找娘。

大约过了两刻钟,赵四兰和丈夫孙长河就回来了。

人还没到跟前,赵四兰大声喊的话就进了耳中:“娘你们咋来了,家里有事没?”

“没啥事,我和二哥跟着娘给你送点东西。”赵田赶快回复四姐的话,他从小是四姐带大的,和四姐的感情最好。

赵田把牛车上剩下的包袱和二哥两人一起送到了四姐住的屋子,同样的是两匹布、十斤细粮和五斤肉,还有给四兰的面脂和银镯子。

四兰嫁进孙家没多久就怀孕了生了个儿子。

婆家待她不说多好也不至于欺负,所以她没有三姐那么大的反应,只是开心的接过来,和自家亲娘也没什么要谢的话。

赵房赵田两兄弟和孙长河在屋外说着话,话里话外的都是警告,搞得孙长河有些不知所措。

屋内王秀看着整理东西的四兰说:“我给咱家分家了,你大哥去府城读书,我也搬去县城了,就住在五号街南面第三个院子,你下次去县里就去我那看看。”

“咋就分家了?是不是发生啥事。”

“人多住着太烦了,我们等会就走了,等你啥时候去县里找我再细聊,别耽误了你们干活,你婆婆再有意见。”

“我大哥那可是举人,田税都是靠大哥才免除的,谁敢欺负我。她有什么意见。”

王秀看着自家四女儿这觉悟,就知道她估计是不能受欺负。

亲眼看了两个女儿的生活后,王秀也算是放心下来。等三人回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

万福村劳作了一天的人踏着余晖回家吃饭休息了,阵阵肉香从李家的院子飘出。

“哎呦,今天二弟妹这是从哪弄的肉啊,这香的我口水都流出来了。”

李家大嫂赶快去厨房帮忙把菜端出来,满满一大盆的土豆炖肉和掺杂了细粮的杂面馒头。还有一盆鸡蛋汤。

“老二媳妇,这哪来的肉啊?”

“今天我娘带着两个兄弟来给送的,顺便来看看我。”

“哎呦,亲家来了,咋没叫我回来见一面。”

李家婆婆现在丝毫看不出前几年的刻薄模样。

“她怕打扰大家春耕,不过我娘搬到县里住了,以后咱们去县里我带您去看看。”三英故作随意的说道。

“哎呦喂,亲家真是享福了,那咱么下次去县里可得去看看。”

同样的类似的交谈出现在四兰家的晚餐上,这就是古代人那么执着考取科举的原因,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第35章 穿成举人老爷的造作母亲*5

书店里总是多了一丝丝的墨香。

如今已经在众人眼中自学成才的赵老夫人来买书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今日王秀一个人去书店打算多看一会书,就把丫鬟春之留在院中看家。

“呦,今您来可是来的巧了,刚从府城新到的书,您还不知道吧,京城的李侯爷家的公子真是天纵奇才,竟然发明了印刷术,不需要用人抄书,这书的价格自然也就降了下来。听说这李公子因此事直接进了工部,做了从六品的员外郎,虽说从七品县令收到从六品也不算什么,可这可是直接进了中枢也是罕见。”

“这京城的事情,你一个小小的书童如何得知?”王秀好奇的问。

“如今这天下寒门学子谁人不知啊,这李大人算是扬名天下了。”

这话气的王秀差点没绑住自己的笑脸。

自家老大知道这个消息不知道要气成什么样子,她赶快买了一些宣纸就要回去给老大写信。本来打算在书店待一下午也被这事情打断了。

王秀往自家胡同走的时候,刚转过一堵墙就看到了春之竟然从一辆马上下来,手里拿着什么东西回到了自家小院。

看到这一幕的王秀马上又退回到转角处。

她不得不多想,在这县里能用得起马车的人家可不多,什么人家会和一个丫鬟有交集呢?她默默的调整了一下自己的表情然后慢慢的走进胡同,像往常一样走进院子。

“老夫人您今日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毫无破绽的春之更加让王秀毛骨悚然。

“身体有些不舒服,我就买了些宣纸回来了,我想睡一会,吃饭了叫我啊。”

王秀回到房间后关好了门,就找出柜子里上了锁的盒子,从里面拿出春之的卖身契,看没有问题的卖身契她松了一口气。

她并没有着急在生活上做改变,怕引起对方的怀疑。

上一篇: 所有人都在劝我离婚 下一篇: 悬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