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成长公主的驸马赘A(171)+番外
不得志秀才的幻想自然不好看,可类似红楼梦,西游记这样的文,迟晚是爱不释手。
肯定有这样的话本,只是不知道春归为何给她找了一堆公主驸马的话本,话本的主角又不是她,有何好看的。
虞九舟略微扫了一眼那些话本的名字,都是什么公主驸马的,她莫名地有些羞涩,应当不是她想的那种话本吧。
当然不是,迟晚敢看,春归还不敢拿给她呢。
“你不是说要著书?”
虞九舟想到迟晚想要写医书的事情,便想着,既然闲着无聊,不如趁休养空闲时间著书。
迟晚细想了一下,倒是可以,她左臂受伤,右臂还好好的,屁股腿没什么,其实虞九舟不扶她,她也是能走路的,这不是要适当地在长公主殿下面前装下柔弱嘛。
让虞九舟有一种“我那驸马柔弱不能自理”的感觉。
“也好。”
春归忙道:“来人,再准备一张案桌。”
新的案桌放上来,迟晚坐过去,伸手去拿毛笔。
书的内容就在她的脑海里,这个世界没有电脑,只能靠手写,一天怕是写不了多少字。
当然了,她还能口述让别人写,就跟用语言录入文字差不多,但想想又没有那么方便,内容都在心里,让她念出来,反倒是不舒服,还有一些生僻字,多音字之类的,要另外解释。
罢了,她还是自己写吧。
迟晚抬手在纸上写下了几个字,——天工开物,宋应星著。
虞九舟看过来,“宋应星?”
呃……正如名字,这一本书她要默写天工开物的内容,里面记录着明朝及以前的技术,既然要写下来发售,她自然不会用自己的名字。
这本默写完了,她再整理明朝以后,她知道的,大周如今技术能制出来的技术,然后再标注一句——整理者迟晚。
医术也是这样,她知道很多药方,把本草纲目默写出来后,再写一本自己的医术心得,只有自己的东西,才能署自己的名字。
迟晚也不隐瞒,“这本书的内容是别人整理的,自然要署别人的名字。”
虞九舟疑惑歪头,她发现了迟晚记忆好,却没想到,迟晚的记忆能好到这种程度,一本书的内容都可以默写出来。
当然了,她也可以,但要看过多遍的书。
迟晚在纸上先把目录写了下来。
第一,乃粒。
稻……
第二,乃服
蚕种……
……
第五,作咸。
盐产.......
后面还有很多内容,糖,舟车,锤锻,燔石,膏液,杀青,五金,佳兵,丹青……
其中佳兵讲的是武器类,弓弩箭之类的,还有火器,重点就是火器。
天宫开物里面记录的火器,是明朝最先进的技术,里面的内容,准确地说是万历之前的,大周部分技术有了,部分技术是没有的。
迟晚只写了第一个部分就放下了笔,她身上还有伤,不能坐着写太久,主要是胸口的上,隐隐作痛,不能再这么窝着了。
一旁的虞九舟也放下了笔,拿起她写的东西看了起来,越看眼睛越亮,这些东西要写出来,对大周的各行各业发展都是一个重大的提升。
不过,虞九舟却道:“这本书,怕是不能那么快拿出来。”
“为何?”迟晚不理解,不说别的,把里面的农业知识拿出来,百姓也好过许多。
虞九舟摇摇头,“有些东西,拿出来是害了百姓。”
她举了一个例子,“原本做一件事需要十个人,若有了先进的机器,那一个人就可以了,另外九个人就失去了一份收入。”
迟晚明白她的意思,如果不能全面提升大周的生产力与工作机会,科技的发展,只会让更多人吃不饱饭。
有足够的工作机会,再提高生产,才能让大周安定。
“殿下言之有理,许多事情要一步一步地来。”
虞九舟就是天生的君主,还是圣明之君,什么都考虑得很周到。
迟晚眼睛亮晶晶的,“殿下果然聪慧。”
面对迟晚动不动就要夸赞的做法,虞九舟早就习惯了。
这样直白真诚的性格,确实挺讨人喜欢的,不像她,许多话都说不出口。
虞九舟伸手在迟晚的头上敲了一下,“累了?”
“嗯,好累呀。”
“手。”
“什么?”
迟晚疑惑,就见虞九舟拿过她的手腕,从旁边的暗格里拿出了一瓶药膏,抹在了她的手腕上。
第64章
二月三日春日宴, 京都的王公贵族,世家高官,以及他们的家眷都到了现场。
春日宴开始是皇帝后妃, 朝臣及诰命夫人还有他们的孩子入内, 礼部官员开场致辞,然后乐队奏乐,上美食美酒。
再就是宫廷乐师以及教坊司的人献艺,还有戏曲什么的。
最后就到了最令人期待的环节,诗词才艺, 射箭蹴鞠投壶, 皇宫里禁军校场就能比试蹴鞠,毕竟蹴鞠需要一个大的场地。
迟晚最多投壶,别的也干不了什么,难道要她剽窃诗词?她翻看过大周朝代的历史, 这个是小说里面没有描写的,是世界自动圆上的。
这个世界的大致历史跟她那个世界差不多,但是名字不一样, 诗词歌赋也大有不同。
算了,诗词一类的, 她就记得课本上学过的, 把上面的念完了,怕不是要被说什么江郎才尽。
还是做个武人好,射箭蹴鞠投壶, 这些是都能练出来的, 况且不仅是武人,世家大族出身的都练这个。
文人可不全部虚弱,君子六艺, 骑马射箭肯定要学的,外地学子赴京赶考,没有一个好的体魄,可能都到不了京都,说不得赶路途中还要提剑杀野猪,驱赶狼群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