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成长公主的驸马赘A(181)+番外
对迟晚来说,大家都是女人,女人帮助女人是应该的。
可这个世界上的女子乾元,也跟男子乾元一样吃人,她讨厌这种社会风气。
在她那个世界,参加中医义诊的时候,老人家的面前排满了人就算了,年轻男中医面前也有人,就她身边没人,要知道在场的很多人都曾是她的手下败将。
她知道这种感觉,更不会做这种事情了。
只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周的春日宴开始分席,男女乾元坤泽不同席,项目不是所有人都能参加,还要分开。
这一次,虞九舟又恢复了春日宴一初的模样,所有人都坐在一起,参加同一个项目。
并且她早就让人把规则传了出去,她知道,参加蹴鞠的坤泽女子不会太多,但是自己不参加那是人家自己的事情,不能是别人不让参加。
凭什么坤泽就不能参加蹴鞠了,当年打马球,坤泽女子获得了马球魁首。
比气马球,蹴鞠更受百姓欢迎,不是说马球不好,毕竟蹴鞠起源于更早期,两者的区别是,马球需要骑马,蹴鞠只要球踢得好就行了。
对普通百姓来说,马球还需要有马,蹴鞠需要的钱少,像盛京那边冰上蹴鞠很火爆。
但很多勋贵人家喜欢举办马球会,邀请各方前来,在勋贵世家,马球会算是一场大型的社交运动。
最主要的是,马球需要的时间也很久,春日宴的时间平均下来有限。
迟晚难免在想,虞九舟骑马击球的时候,会有多帅气。
“殿下,改日一起骑马如何?”
不打马球,也能一起骑马踏青嘛,朋友之间约着出去吃喝玩乐实属正常。
虞九舟抬眸,嘴角带着一丝不明显的笑意,“孤才不去。”
“哼,小气。”迟晚气呼呼地闷了一口甜酒,看得虞九舟的笑意都明显了起来。
然后就听礼部官员道:“请诸位作诗词,署名递上,由翰林院诸位评判,陛下,皇后娘娘,长公主殿下,以及宗室二位王驾复审。”
诸位?所有人都能作诗,而非只局限于乾元?
许多同家人来赴宴的男娘女娘眼睛都亮了,别管是武将还是文官,没有人会不让自家孩子念书的,只要有那个条件,不管是乾元坤泽都要念书。
坤泽是不用做官,可却要明理,没有人愿意让家里的孩子是个文盲,况且嫁娶规则是高嫁低娶。
有的时候结了一门好亲事,是要惠及家族的,若是家中继嗣无能,还要靠姐姐妹妹提携一把呢。
所以有能力的家庭都会一视同仁的培养,但是有些小官家庭,手里的资源只能培养一个,那就会紧着继嗣培养。
能参加皇宫举办春日宴的家庭,那都不是寻常人家,识字念书很正常,作诗也不难,难的是在诗词一道获得诗魁。
迟晚歪头询问,“殿下要作诗吗?”
“你作。”
“啊?”
迟晚惊了,为什么要她作诗,她字是不错,作诗可就难了。
但既然殿下说了,她就试试?
于是迟晚提笔在纸上写——春日宴,致秦国长公主殿下。
虞九舟看了一眼,她只是在拒绝迟晚提议自己作诗这件事,并不是让迟晚作诗。
可迟晚竟然还在上面写这首诗是给她的,如果这首诗成品不好,她该怎么隐瞒,还是帮迟晚润色一下?
从来没有听说过迟晚会写诗,不得不说,她的心里还是有点儿期待的。
只见迟晚落笔——春雨刚过天初晴,梅花仍在雪未融。
嗯……虞九舟心中默评:一般。
风戏百花痴意起,云雾共舞慕思长。
虞九舟评:还行。
下一句:情牵已深依九州,志揽青云卫家乡。
虞九舟脸红:到底是九州还是九舟。
若是迟晚回答,定然会说:殿下也知谐音梗?
最后一句:青史留名功成时,与卿把盏醉此生。
迟晚知道自己写的烂,但该写的都写出来了,什么春雨刚过,梅花仍在,还是风戏百花,云雾共舞,那都是凑数的,后面两句才是重点。
情系“九州”,其实是“九舟”,谐音梗一变,再展现一把咱不是咸鱼,咱也是有志向的。
最后结尾,不管是什么志向,最后还是更想跟长公主殿下共此生。
迟晚把甜酒倒入杯中,朝着虞九舟举杯。
只觉得此乃人生幸事,喝着甜酒调戏长公主,怎么不算快乐呢。
虞九舟满心的羞意,什么呀,把这首诗交上去,跟当众秀恩爱有什么区别,当真是羞人。
虞九舟还来得及说什么,迟晚就让人把诗词拿走了。
她转而想到,文人以诗词表达爱慕是常有的事,她们又是伴侣,一首诗而已,算不得什么。
很快诗词就送到了皇帝案桌前面,甭管诗词好不好,上面写了迟晚的名字,不好也是要呈到皇帝面前的。
而且迟晚的这首诗,算不上好,但也算不上差啊,只能说还行吧。
皇帝看着面前的诗,一脸的满意,“这首诗就不参与比赛了,朕赐驸马一套西域进贡的夜光杯。”
“来人,把此诗谱曲,朕要让此诗永久地传唱下去。”
什么???
迟晚蒙了,她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玩意,皇帝怎么还贴脸开大啊,丢人丢到千年后?
希望这首诗不会流传下去,怪尴尬的。
这跟死了之后,浏览器没有清除痕迹有什么区别。
迟晚偷看了虞九舟一眼,见虞九舟也尴尬,立马笑得像只小狐狸,“殿下应该不会怪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