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成长公主的驸马赘A(208)+番外

作者: 福佑幸川/公子幸川 阅读记录

比如京都说要丈量田地,地方官员就会在丈量田地的基础上,加倍的欺压百姓,激发矛盾,不惜激起民怨,起义。

迟晚转动着手里的茶杯,“大师以为,变法错了?”

“变法没错,世俗变法,还是得有□□的存在。”

这话说的对,想要变法成功,活得久是最重要的一项,不然开头起得再好,人一没了,变法也就没了。

净尘大师不仅精通佛法,还懂人,懂变法,“既得利益者不会让变法成功,他们最恐惧的就是变法改革,他们巴不得世界一成不变,可百姓呢?”

“驸马为国为民,是大义者,老衲只是小义。”

“可腐肉太多,毒性太大,刮骨疗伤的痛,不是谁都能承受的。”

迟晚沉思了一会儿询问,“大师以为,谁为新帝,能继续支持变法?”

“无人。”

迟晚笑了,“其实有一人。”

净尘疑惑,想了好一会儿,目光突然扫到低头隐忍痛苦的虞九舟,心里忽然明悟,“是老衲局限了。”

变法当然要动士族的利益,所以需要一个强硬,以及百分百的支持的帝王,对此她们都想到了一个人,也只有一个人,那就是虞九舟。

就像她学过的,很喜欢且写在书中的一句话:用富民之藏,以富贫民。

意思就是,朝廷来掌控推动支配经济的运行。

迟晚的变法其实结合了三个人的,王安石,张居正,雍正,这三人的变法绝对是封建朝代很牛的存在。

“自古以来,变法者不得善终。”净尘双手合十,“老衲希望殿下驸马,马到成功,善始善终。”

迟晚报以微笑,然后牵着虞九舟的手走出房间,在出门时,她扭头道:“大师要是不嫌弃,接下来两天,在下与殿下每日都来。”

“罢了罢了,老衲要去陪师父,殿下跟驸马不必再来。”

净尘多年就在这个院子里,最多去后山种地浇水,难得去别的地方。

“好,那明日见。”

祈福之日,还需要净尘主持呢。

两人临走时,净尘又道:“老衲有一个徒儿,慧深,这个孩子太聪慧,慧极必伤,还请殿下驸马照看。”

明显,她是在交代后事,也是在托付重要的人。

沉浸在悲伤中的虞九舟,这才开口,“孤会的。”

她们离开了净尘的院子,迟晚担心的虞九舟,所以一路上都没有放开她的手。

她不知道自己这样,能不能给虞九舟力量。

“迟晚。”虞九舟突然叫了她一声,“你说孤回来,命运改变了吗?”

“何为改变?大势不可逆,小势可改,但有一人能改变大势的。”

“谁?”

“帝王。”

只要登顶那至尊之位,不论是明君还是昏君,都有改变天下大势的能力。

皇帝一言,从京都开始蔓延,直到天下。

皇帝明,则官场清,官场清,则民富。

皇帝昏,则官场浑,官场浑,则民苦。

迟晚站到虞九舟的面前,帮她把披风系紧,依然在说话,“每个变法,必然会触动一个阶级,或者是某些人的利益,只要陛下内阁支持,再让百姓知道变法的好处,士族也没办法阻止。”

“陛下跟内阁,需要殿下去维持,殿下身系万民。”

正如她说的那样,虞九舟若为帝,必然是一代明君,有这样的明君在,百姓总是有盼头的。

“净尘大师用毕生功力温养舍利,是为了给殿下挡下劫难,净尘大师说,肉身可以腐朽,精神不能灭,净尘大师的佛法,精神,会被玄阳寺,世世辈辈的传承,讲说。”

“殿下,我们的新法刚开始,还只在燕北一地,大约是净尘大师觉得,殿下活着,能为百姓做的事情比她多,所以她想让殿下活 。”

迟晚的推算不是对虞九舟,而是推演了净尘。

推演高僧并不容易,她觉得自己此刻精神很虚弱了,但结果是推算出来了。

“我给净尘大师算了一下,惊讶地发现,净尘大师有两次命劫,一次刚满月,一次二十岁,应当享年八十。”

虞九舟这才抬眸,求证似的看着她。

迟晚这才道:“净尘大师是为了给殿下改命,坚持到现在的。”

她没有胡说,同样很敬佩净尘大师。

半晌,虞九舟才道:“孤知道,净尘她早存死志,从小她就跟我说,此生最大的愿望便是国泰民安,师父身体康健。”

“后来又跟我说,她说自己的愿望多了一个,就是希望我身体健康,平安一生。”

虞九舟举起了她的手,“我伤心的不是净尘的死,我知道,对她来说,脱离□□是解脱,我伤心的是,这个世上我在乎的,在乎我的人,又少了一个。”

上辈子她就在不停地失去,原以为这辈子她能阻止很多事情的发生,结果她还是在失去,所以沉浸在悲伤的情绪里久了些。

正走着,虞九舟忽然笑了,“迟晚,日后孤是要入皇陵的,把老尼的墓移入皇陵如何?那样等孤死后,就能天天烦她了。”

迟晚:“……”殿下,你刚刚不是还伤心净尘大师即将死亡吗?怎么突然就想起墓地了。

见她不说话,虞九舟自顾自道:“你说得对,变法必然会引起反抗,阴谋诡计层出不穷。”

“那又如何,孤不惧死,孤只是担心,为这天下,为天下百姓做得不够多。”

“迟晚,孤从小学的不是公主该如何,孤从小学的为君之道,为君者,以百姓之需,百姓之念,百姓之心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