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成长公主的驸马赘A(249)+番外

作者: 福佑幸川/公子幸川 阅读记录

来到御书房时,就听圣元帝在说,“是朕小看了你。”

虞九舟故作不知,“臣不知殿下所说何事。”

“你在朝会上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最后叫高正跟信国公出面定了罪,何止是聪明,不愧是朕的女儿。”

圣元帝这么夸奖,简直让人无语。

他不想担事,把坏人的角色给虞九舟,现在居然还有脸夸赞。

虞九舟行礼,“臣如何能命令得了首辅跟信国公。”

她知道皇帝是在试探自己,皇帝恐怕以为她跟首辅,信国公有所勾结了。

大周十三省一京,地方军有一百五十万左右,各个地方驻军有一百三十万,其中能动的军队怕是顶多八十万。

岭南十万,东海十万,燕北二十万,这些是驻军,基本是不能动的,否则外敌一旦来袭,光靠地方军很难抵挡。

还有护龙军二十万,不到危急时刻是不会动的。

能动的八十万军队,除了京营的十万军,这些人随时要支援各地,就是从各地驻军里面抽调。

十三省都有驻军,每省有个七八万军,抽调出来几十万军队没什么问题。

但靠近京都最近的军队除了京营跟护龙军,也就是燕北军。

对圣元帝来说,金吾卫,禁军,连带着京营都不可信,不管是谁获得了信国公的支持,圣元帝都会忌惮。

特别是虞九舟,燕北二十万驻军,平凉侯肯定是跟她站在一起的,要是再多一个沿北君,那他这个皇帝就无法制衡了。

信国公支持宝安王,那也是无妨的,还有平凉侯看着的呢不是。

听虞九舟否认自己能命令首辅跟信国公,圣元帝轻怒道:“你是长公主,他们还敢不听你的?”

虞九舟垂眸不语,大周军制都这样了,不少地方都开始拥兵自重了,偏圣元帝总想着给足他们银子,维持表面的平和。

大周的三大弊端,官员数量,军队数量,财政入不敷出。

正是因为官员数量多,军队数量多,还有藩王世家贵族的赏赐财物等,每一年的花费惊人,国库一年的财政收入,不够做这些事情的。

还有一些军队吃空饷,比如一支军队满编是一万人,但军中将领不招满,顶多有个七八千人,可还是找中枢要一万人的军饷,那多余出来的,不就成了军中将领的。

这样的情况很多,圣元帝心里有数,可他只要能保证大周表面的稳定,绝对不会管天下苍生的。

都这个时候了,圣元帝还是在试探。

虞九舟的心里一片悲凉,他难道不知道,颖王伏法,宝安王还获得了信国公的支持,下次朝会绝对有人请立宝安王为储君。

皇帝要是不想被架空,现在就不是怀疑她的时候。

“陛下,驸马来了。”汪海轻声提醒。

听到迟晚来了,虞九舟的心里暖了许多,她的身边还有别的关心她的人,何必为一个不配做皇帝,父亲的一个人伤心。

不,她是为天下百姓不值,摊上这么一个君王,是百姓的不幸。

迟晚走进御书房,“臣迟晚参见陛下,长公主殿下。”

“不必多礼。”

圣元帝歪靠在罗汉床上,“你们辛苦了,颖王伏法,秋水楼不足以让宝安王认罪。”

“他做的那些事情都很隐秘,朝中一些被他算计的人也不敢出来做证,接下来储君的选择似乎只成了他一个。”

圣元帝的目光从两人身上扫过,遗憾事情发展得太快了,他的皇孙还没出来,“你们可有什么法子?”

迟晚想了想道:“陛下,国无储君,便一日不宁,还请陛下立下储君。”

圣元帝:“?”

虞九舟反应得更快,“陛下,驸马言之有理,国当早立储君为好。”

“放肆!”

圣元帝生气了,“敢妄议储君之位,你们给朕滚出去。”

虞九舟跟迟晚也不多待,马上就离开了御书房。

明明是圣元帝自己不想立储君,偏偏一副朕立了储君,可就要收回给你们的权力了。

圣元帝想让虞九舟在前面挡着,跟上辈子一样,把不立储君的锅都甩给她,让她成为祸国长公主。

这辈子她可不上当,因为她的目标不仅仅是摄政长公主了,那她不用顾及自己的名声,可想要再进一步,名声就尤为重要。

所以圣元帝很生气,他不相信,居然还有人不想要权力。

可事已至此,就不是虞九舟不想要就不要的了。

“汪海。”圣元帝喊了一声,“今日之事,有人透露给了董孝齐。”

汪海连忙跪下,“是,奴婢已经查到,有人把陛下之打算,透露给了信国公。”

圣元帝闭上眼睛,“他伺候朕几十年了,朕也不想的。”

说着,他的语气阴狠起来,“可是,他先背叛了朕。”

“汪海,手脚干净些。”

跪在地上的汪海身体一颤,强忍着恐惧道:“是,陛下。”

可这恐惧之下,更多的还是兴奋,从此以后,皇帝身边他为第一人。

长公主殿下还真是料事如神,连陛下的反应都预料到了,成娇完了,以后他万不能得罪了殿下。

而此时的迟晚跟虞九舟刚走出皇宫,两人靠在马车里,多少有些劳累。

今日的朝会布满了杀机,看似一切计划平稳进行,实则凶险万分,一步走错,便不会赢得这么顺利了。

迟晚起身倒了两杯茶,“可惜,宝安王无恙。”

虽然拉宝安王下水,是为了让信国公出手的,可宝安王真的什么事都没有,还是有些遗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