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成长公主的驸马赘A(341)+番外
先是储君,等圣元帝死了,他就是名正言顺的皇帝。
圣元帝怎么肯,他是皇帝,是帝王,绝对不可能写下圣旨的。
结果就是宝安王饿了他一天,然后他同意写了。
准确地说没有一天,早上吃过饭了,中午晚上没有吃饭罢了。
第二天早上,准确地说没有到早上,圣元帝就把圣旨写好了,还让人去告诉宝安王。
由于太晚了,没有人敢去打扰宝安王,这才到了早上。
汪海都无语了,对圣元帝的决定感觉到了不齿,堂堂帝王居然是这样的?
那又怎么样,人家就是这么做了。
宝安王看着圣旨很是满意,转而又问,“为什么没有用玺。”
天子有不同的玉玺,但传位的玉玺只能是大周皇帝之宝,这样的印玺才能盖在这样的圣旨上。
圣元帝犹豫了好久才道:“给朕吃饭,不然你别想。”
汪海静静地看着圣元帝表演,还不是因为玉玺被长公主殿下拿走了,长公主殿下又不是傻子,皇帝走了,玉玺还要给带走,那不是直接把正统皇位让给宝安王嘛?
也不是圣元帝写的东西就没有效力了,多少还是有一点儿用的,用处不大而已,毕竟没有用玉玺的东西,可算不上什么正统,万一皇帝是被逼迫的呢?
事实也如此。
汪海只想,长公主殿下说好的会派人把他给救出去,到底什么时候来呀,他真的受够圣元帝这个狗皇帝了。
第118章
二月底, 迟晚在天还未亮透的时候,率领一千锦衣卫离开京都。
皇城司的人,她更多的是想留给虞九舟用, 而非给自己用。
京营的人她有数,也指挥得动。
迟晚离开京都的时候, 虞九舟站在城墙上,目送着迟晚的离开, 她的心情五味杂陈。
有些事情是必须去做的,她阻拦不了,也拦不住。
或许她不想让迟晚离开, 迟晚会为了她不走。
但两人的内心, 恐怕一辈子都过意不去。
有些事情她们应该去做,享受了高高在上的权力,外敌入侵,她们有责任为了百姓拼命。
迟晚赶到了京营,京营的十万人汇聚到了一起,随着她的一声令下前往北宁大军的必经之路。
锦衣绣衣一起出动,再加上长公主府的暗探,想要查到北宁大军的行军路线并不难。
况且, 北宁二十万大军,去哪里都会留下踪迹。
迟晚的身边跟着夏去, 听到她要出来打仗, 夏去是第一个响应的。
然后是京营的几个指挥使,这些指挥使, 大多是重新任命的。
她的身后还跟着之前派到京营的教官,如今他们都在京营身居中高级将领一职。
京营也进行了一场考试,考试优秀的, 都有相应的奖励,大部分人都成了京营中底层将领。
这样的奖励让更多人知道,努力是会有回报的,别的地方不知道,但京营一定有。
不论背景身份,只要有足够的能力,就能往上升。
在率领军队出发前,迟晚对十万将士说了一些话,每个人都把这些话刻在了心里。
“我迟晚,当朝驸马,长公主殿下的郎君,我俩的孩子刚满月,按理说,打仗嘛,那些勋贵应该上,他们是武勋传家,祖辈靠军功封的爵,传到现在,那些勋贵也就成了蛀虫,让他们出来打仗,不就是让他们带着我们的将士去送死嘛! ”
“所以啊,殿下说了,她是长公主,我是驸马,她离不开京都,那便由我带兵,咱们去打北宁那些王八蛋,咱们啊同甘共苦,按照京营的规矩来,不管多大的官,进了咱们京营,普通的将士吃什么,他们也吃什么,不许搞特殊。”
“另外,殿下还说了,咱们京营打仗,斩首,先登,夺旗者,直接封爵,可承袭三代。”
三代?所有人都沸腾了。
一般这种功劳,能封爵已经是顶天了,除非是真的杀了北宁的大汗或者丞相,不然不可能会有承袭的爵位的。
现在说,只要是三大功,就能获胜承袭爵位。
爵位分为三种,一次性的,传三代的,世代承袭的。
现在一次性的都不好得了,更别说传三代了,那说明家里至少能富三代。
甚至不止,没了爵位,还能荫官,京都的一些位置,没什么大事,又缺不了人。
三代之后,再荫个小官,总能保个几代富贵。
万一后代子孙有出息,孩子们的起点也高啊,总比他们拼命地好。
就像那些勋贵的祖宗,拼了命地获得爵位,不就是为了以后的孩子不拼命。
而且,就算立不了大功,也总能给孩子争一个前程。
不说别的,要是他们的孩子能进京营,那也是一个好去处,现在的京营跟以前不一样,吃得好穿得好,晋升通道公平,还免费教识字兵书,真的学出来了,天下哪里去不得。
但现在进京营的要求严格,要是他们立了功,总能跟上官求求情。
一时间京营士气高涨,恨不得现在就摘下北宁二十万大军的脑袋。
哪怕他们只有十万人,一打三总行了吧。
但北宁骑兵居多,而北宁的战术,先用弓箭,再用骑兵冲锋,最后再拼杀。
这样的战术北宁屡用不爽,之前破燕北防线,他们用的就是这招。
迟晚率领京营到了目的地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召集高层将领开会,问问他们有没有什么想法。
众人说了一些,有道理,但无非是拼命。
哪怕可能会占上风,那也是小占上风。
迟晚算是知道了,古代打仗,讲究真刀真枪地拼,用工具倒是会用,比如战车,长矛,弓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