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成长公主的驸马赘A(343)+番外

作者: 福佑幸川/公子幸川 阅读记录

今日终于空闲了一点儿,说是空闲,不过是睡前的那一点儿时间罢了。

迟晚拿了笔墨,盘腿坐在小案桌前,开始写这几天的第一封信。

还好她现在距离京都不算远,写了信,快马加鞭一天半就能赶到。

她提笔写下了第一句话。

——九舟卿卿,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我已经做好了跟北宁战斗准备,还未出京都,我就想你了,满心都是你的身影,万千柔情缠绕,全是与你的朝朝暮暮。

我在军营中一切都好,你也要照顾好自己,两个小家伙给春归带就好,你不要受累……

一张纸不够写,后面的字越写越小。

没办法,迟晚又换了一张纸写。

她絮絮叨叨的,把自己吃饭喝水的一些小事都写了上去,她会想要知道虞九舟在京都做了什么,想必虞九舟也想知道,她在京营都做了什么。

絮絮叨叨地写了上千字后,迟晚忍不住活动了下手腕。

最后在末尾写着——等战事平息,我就会回来,望吾妻珍重。

……

等虞九舟看到信时,已经是两天后了。

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字,哪怕不看内容,虞九舟的唇角都压不住。

跟信一起送回来的还有战报,得知迟晚刚去没几天就迎来了大捷,心里很是开心。

朝中如今对迟晚都是赞誉,说有驸马在,京都定然安然无恙。

知道北宁很有可能打不到京都脚下后,不少想要逃离京都的官员,心思多少安定了下来。

虞九舟看到捷报后,心中满满的骄傲,看到迟晚的家书后,好笑之余,是满满的思念。

当时站在城墙上,看着迟晚远去的背影,她的手紧紧抓住城墙,生怕自己会叫迟晚的名字。

她从未体验过这样的感觉,分别时的苦涩,还有担忧,充斥在她的心间。

有一瞬间她在想,要是她不是长公主就好了,迟晚就不必出去打仗。

可山河破碎,又有哪一处能安家。

这样的念头她就想过一次,随后她依然是长公主,坚韧不拔,坚毅果决,清冷孤傲。

虞九舟不允许自己有退缩的想法,她是大周的长公主,身为长公主,她有责任保护大周百姓。

她才不屑做圣元帝那样的人,一个只会逃避的阴狠小人。

只是,迟晚的离开,不仅是让她开始不适应现在的生活,更多的还是心理问题。

她会想很多事情,上辈子的,这辈子的。

虞九舟发现,迟晚的存在治愈了她的阴郁偏执,敏感多疑。

上辈子的最后,她心存死意,何尝不是她发现,自己的性格缺陷,竟然跟皇帝如此的像。

说出去也好笑,她是皇帝的女儿,皇帝曾一手教她帝王之术,像皇帝有什么不对的?

不对,当然不对,她不想做这样的人,阴郁偏执,敏感多疑都是在知道圣元帝的所有阴谋之后。

虞九舟知道,自己以前不是这样的人,重生后,她的心里进行了一场拉扯。

她讨厌圣元帝,不想成为圣元帝那种人,可她的性格已然发生了变化。

但是什么时候开始,她的敏感多疑消失了?

好像就是对迟晚的看法慢慢改观,直到喜欢上迟晚开始。

她也很久没有人在无人的角落,自己抚慰着伤口,世界一片黑白。

迟晚给她的世界带来了久违的色彩。

所以迟晚一离开,她心里的阴郁又涌了上来。

就像是中毒,迟晚是她的解药,迟晚一离开,她的毒就又发了。

但在看到这长长的一封信后,虞九舟阴郁的心又被治愈了。

信上的内容一点点地温暖了她的心,让她的阴郁消失不见。

虞九舟提笔在空白的纸上写下了两个字——已阅。

想了想,就这两个字是不是太少了?可她不是矫情的人,也说不出什么甜言蜜语。

停顿了一会儿,她换了一张纸重新写道——今朝的信,孤已阅,今朝此行,孤等你胜利归来。

一本正经地写信,不像是写给老婆的,像是写给下属的。

于是,虞九舟又换了一张纸——行军苦寒,阿晚保重,孤在京都等你。

还是不对,明明心里有很多话,太亲密的不好意思写,太冷淡了,她又不想给迟晚看,便纠结了许久。

约莫过了一炷香的时间,虞九舟再次提笔——迟晚,孤有些想你了。

是不是太肉麻了?

就在虞九舟纠结的时候,春归忽然进来道:“殿下,陛下驾崩了。”

虞九舟的手一抖,墨汁滴到了纸上,遮住了纸上的一个字。

她连忙把笔放下,“什么时候?”

“五日前,宝安王让陛下盖玉玺,可陛下没有,得知玉玺在殿下这,宝安王怒极,直接杀了陛下。”

原本皇帝还能活几天的,现下是提前死了几天。

虞九舟站了起来,收进衣袖的手,紧紧地握成拳头,“汪海呢?”

“汪海救了出来,他手握宝安王杀死陛下的证据,宝安王派人追杀他,辗转逃窜,暂时还不能回京都。”

“什么证据?”

春归低头,“陛下的血书。”

龙体贵重,皇帝的身体出现了问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可视为谋逆,株连九族。

首先,皇权受到了挑衅和践踏,帝王的尊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被逼写血书,是对皇权的严重亵渎。

君辱臣死,帝王的尊严被践踏了,大周朝的臣子,但凡有点儿血性的,都能跟乱臣贼子拼命。

这是一种不可动摇的行为准则,敢动摇此项理学的,那就是与圣人为敌,简而言之,是跟天下读书人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