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成长公主的驸马赘A(406)+番外

作者: 福佑幸川/公子幸川 阅读记录

迟晚眉头微动,迎着阳光睁开了眼睛,不过却用胳膊挡住了一部分的光线,要不然她眼睛都睁不开。

“此时太后车驾还没有离开中枢的掌控范围,岭南有岭南王,她不会任由梵天教做大,东海有小姨母,江宁刚重建,抓得正紧,南方怕是不可能了。”

圣京城身处中原偏东靠北,燕北这里变法最彻底,又是刚重建,梵天教还没露头就被掐灭了。

当然了,这些地方最好掌控的,就是那些乡绅豪门,但是想要在那里刺杀太后,那些乡绅豪门还不敢。

用自己的人动手,那就是给中枢送上一把刀,一把砍了他们九族的刀。

支持梵天教是个人行为,亲自动手是灭族行为,那些乡绅豪门想推翻虞九舟,却不敢拿自己的家族做赌注。

这就是平民百姓跟士族的区别。

平民百姓要的只有吃饱饭,吃不饱饭了,没有了生路,他们才会反。

燕北变法的成功,让百姓们看到了吃饱饭的希望,虞九舟是新帝,新帝变法代表着富民。

富民则富国,这是虞九舟跟迟晚的理念。

而非历朝历代的,只求富国,则对百姓不友好,两者有很大的区别。

所以她们的理念实际上是,强国富民。

总之,燕北变法的成功,让大周百姓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才不会跟着造反呢。

百姓起义,这是一群“泥腿子”,他们所求没有那么多,但他们也没什么好在乎的,总比等死好。

乡绅豪门不一样,他们有钱有权,造反是为了夺取更大的权力,占有更多的利益。

说白了,农民造反没有后顾之忧,乡绅豪门可不想失了已有富贵,但他们想要更多。

不是迟晚看不起这些乡绅豪门,在拥有绝对军队的情况下,只要他们敢露头,迎来的只有灭族,没有别的可能。

所以他们像阴沟里的老鼠,抓住一小点儿错处,就想对她跟虞九舟施展小光明术。

可已经继位的虞九舟是正统,她施展的可是大光明术,这些人不过是用一缕假阳光,把阴暗术伪装成小光明术,硬碰硬只能被净化。

迟晚在心里算了许久,梵天教想动手,就只能用自己的教众,而不是发展的这些外部教众。

只要梵天教敢动,就会留下蛛丝马迹,她们就有机会,一举消灭梵天教。

要知道,皇城司锦衣卫已经遍布全大周,在锦衣卫的排查下,梵天教的人只要露头就被妙。

锦衣卫不是刺客,锦衣卫是身兼五路的神,在锦衣卫的逼迫下,梵天教再不动,很有可能就没有动的机会了。

如今太后车驾从燕北离开,没有往南,径直往西北方向去,为的就是给梵天教一个机会。

太后车驾已到,梵天教能不懂吗?

迟晚放出锦衣卫,就是为了逼梵天教动手,梵天教不得不动。

但是消息到现在都没有传来,虞九舟实在是担忧徐太后。

没错,太后车驾从燕北离开后,假太后就变成了真太后。

徐太后看了圣元帝的圣旨,还有部分,迟晚特意让人放在徐太后能看到的位置,一些这些年的记事。

上面明明白白地写清楚了,虞九舟所做的一切都是圣元帝逼的。

她不可能做一个富贵长公主,无欲则刚,一个不喜权力的长公主,无论是谁上位,都得捧着敬着,慢待先帝留下的唯一子嗣,不就想被全天下人嘛,被全天下的宗室反嘛。

但在圣元帝的逼迫下,虞九舟只能做一个摄政长公主,一个注定被皇帝敌视的长公主,不管是谁上位,第一件事就是斗倒她。

正如上辈子那样,虞九舟的结局是注定的。

上辈子的虞九舟,后面诞生了自己为帝的想法,只是太晚了,她被圣元帝的慈父形象欺骗太久了。

毕竟是自己的亲父,从小到大,要什么给什么,权力也毫不犹豫地给她,没有哪个帝王愿意把自己的权力分给别人,偏圣元帝把自己的权力分给了她。

对当时的虞九舟来说,圣元帝就是爱她的没错,到了后期才发现,原来圣元帝是以父爱为算计,让她被欺骗了那么久。

可那个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若不是看了圣旨,看了那些记事,徐太后也觉得,圣元帝这个人作为丈夫不怎么样,作为一个父亲是优秀的,这也是为什么,徐太后对圣元帝还保留着一份情谊的原因。

正是如此,她觉得虞九舟不仅坏了规矩,还辜负了自己的君父。

在古代,辜负君父可是很严重的,一旦坐实,是能让臣子自杀的那种,不自杀?这个人的名声就臭了,也没有了前程。

当徐太后反应过来圣元帝的谋划之后,心中五味杂陈,她心中最重规矩,天地君亲师,君上如此刻薄寡恩,虞九舟能怎么选。

难道就这样被裹挟着,直到成为世人口中的乱臣贼子,大反派,死无葬身之地吗?

事实上,虞九舟没有重生的话,就是这样的下场。

因为虞九舟相信自己的父母,她从未相信,自己的父亲会把她算计至此,也从不敢相信,自己的母亲会几近背叛自己。

她不怕被人算计背叛,奈何算计背叛她的人,是她的至亲。

虞九舟没得选,她只能上位。

况且,虞九舟有大志,她想让这天下看看,坤泽依然可以,她想让虞家先祖看看,公主依然可以,她更想让这天下百姓,吃饱穿暖,少有所教,老有所依。

她错了?她没错。

至少她的身边还有一个支持她,懂她的迟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