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成长公主的驸马赘A(476)+番外

作者: 福佑幸川/公子幸川 阅读记录

基本上有什么决策,皇帝,王上,还有内阁给出一个方向,下面的人去执行就好。

可若是出现议题,必然是很重要,如祭祀,科举,一个意义很重要,一个确实很重要。

今天的是什么?

有些人心里却有些猜测,近日不少官员上奏,谈立储之事。

先帝在时,也有人谈,只是很少,更多是不敢谈,不少皇帝的逆鳞就是立储,没有皇帝会承认自己老,要是可以,他们不需要接班人,有的皇帝还把储君当作竞争者,历史上能安然继位的太子,那是少之又少。

到了大周还好,基本是太子太孙继位的,毕竟有严格的制度,立嫡立长。

主要是孩子少,除了太祖的孩子,到了太宗孩子就四个,再往后两个,到了中期,孩子就一个,没得选了。

不过,大周从太祖以免皇嗣自相残杀,立嫡立长,宁愿立嫡太孙,都不立庶出。

所以大周一朝立储基本不会太难选,圣元帝是只有一个坤泽,弄了三王入京,才爆发了夺嫡。

结果,三王都没了,还是得陛下继位。

有大臣明白过来了,有的大臣还在迷糊地想,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情吗?居然要放到大朝会上议。

迟晚的视线从文武百官的脸上扫过,她体验了一把老师的感觉,老师站在讲台上,下面做什么都看得一清二楚,包括他们的表情。

见有些人若有所思,有些人还在苦苦思索,她高声道:“近日有官员频繁上奏,立储。”

立储两个字一出来,所有的官员都绷直了身体,重头戏来了,就算再无所事事想摸鱼的官员,此刻也竖起耳朵听着,生怕错过了什么。

明确储君的意义重大,至少能减少内耗,巩固明确正统地位,保证王朝治理的延续性。

迟晚话音落下,就没有再说什么,她在等官员上奏。

“启禀陛下,大周立国以来,立嫡立长,皇女承昭是嫡是长,可为储君。”

皇女承昭?名字都叫上了,就是不肯喊一声二皇女。

按理说,晨晨是坤泽,应封公主,归一跟鱼鱼是乾元,该是皇女。

能从公主继位的,放眼历史长河中,也就一个虞九舟,然而,不是谁都是虞九舟的。

因此,晨晨为大皇女,归一为二皇女,鱼鱼是三皇女。

事实上,很多人称呼晨晨为大殿下,公主殿下也是殿下,很少有人会称她一声大皇女,想要以此来区分。

“二殿下乃嫡长,又是先帝所立太孙,理应为储君。”

没有人说什么乾元坤泽的事,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把坤泽算在里面,他们完全没有想过,要立晨晨。

这样一来,立嫡长自然只有归一。

虞承昭,当年这个名字就是为了让她继承皇位起的,虞九舟不甘示弱,给晨晨起了虞昭玥,昭玥二字不比承昭二字轻。

不是迟晚跟虞九舟偏心,正是她们不便宜,才这样起名。

什么乾元坤泽,都是她们的孩子,从名字开始,就得有一样的重量才行,至于皇位,她们没有非要传给晨晨的意思,也没有非要给归一和鱼鱼的意思。

三姐妹从小到大的感情很好,对自己的爱好很清楚,目标也很明确,她们三人自动就分了工。

晨晨擅政,归一擅武,鱼鱼擅理。

晨晨适合做皇帝,归一适合做大将军,鱼鱼则适合做科学家。

三姐妹都做好了选择,她们身为母亲娘亲,自然要全力支持。

朝堂上不少人都是那个理论,或许他们其中有人猜出了她们的想法,知道她们想让晨晨为储君。

但是他们就是不提,反正历朝历代,也没有把坤泽给提名储君的,不都是在乾元里面选嘛,理所应当的,他们只需要支持嫡长就好。

是聪明的做法 ,可他们都忘记了,虞九舟是坤泽,可能他们根本没有忘记,只是不想让坤泽继续为帝罢了。

迟晚唇角扬起一抹冷笑,这些人的小心思太明显了。

不重要,大周那么多官员,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跟她们是一条心的,为国为民能办事就好。

跟她们一条心的呢,则觉得都是她们的孩子,立谁不是立?他们就不掺和了,反正都是主子的孩子。

还好,迟晚早就通过气了,自有大儒为晨晨辩经。

“立嫡立长,若说嫡长,大殿下才是嫡长。”

可大殿下是坤泽啊!

但这些人又不太敢说,陛下还是坤泽呢,咋了?

正是如此,他们才提都不提晨晨,只要不提,就当没这回事,直接立归一为储君就行了。

这下好了,提都提了,他们又无法反驳这件事,唯一反驳的点就是晨晨是坤泽,坤泽不能为帝。

但凡他们敢说,那他们就敢死。

问题是,死了就能改变结果吗?不能。

当然,也有不怕死的,不怕死的人有自己的想法,当今陛下是坤泽,可大周现在不好吗?比圣元一朝好了百倍,千倍。

国强民富,万国来朝,还有什么好争的?

不是没有不怕死又固执的,可他们站在朝堂之上,固执的就不是坤泽当皇帝,而是他们有自己的坚持,对立储这件事,他们支持,至于立谁,自有先例。

先例就是,虞九舟是坤泽,坤泽当上皇帝了,还打造出了盛世。

总之,从坤泽这块辩,恐怕是没得辩了。

那就还有一条,也是很难辩倒的一条。

“可二殿下是先帝亲立皇太孙,如今陛下继位,皇太孙理应成为储君。”

“先帝立皇太孙,是为了南下养病,稳定朝局,但先帝知晓,主少国疑,转立陛下为帝,皇太孙自然不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