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成长公主的驸马赘A(56)+番外

作者: 福佑幸川/公子幸川 阅读记录

“贵妃到~”

中山王无语,众臣无语,连带着皇帝都无语。

皇后推脱身体不适不来,圣元帝就叫了贵妃,可她怎么竟出这些幺蛾子。

下一秒,礼部尚书上前,“陛下,臣有本奏。”

群臣顿时向他行注目礼,礼部尚书谢玄风朗声开口,“陛下已到,贵妃才到,臣参贵妃藐视天威。”

一句话就把贵妃给定罪了,藐视皇帝,这个罪名贵妃可承担不起。

此刻颖王凑到迟晚的边上笑道:“谢尚书出身会稽谢家。”

迟晚扭头就看到一张肥胖大脸,立即干笑了两声,“哦。”

尽管她不知道谢家是什么,但也知道,古代有世家之说,朝堂之上的士大夫,多出自世家 。

哦?

颖王被她的反应弄得呆了呆,然后又道:“谢尚书可是中山王的人,贵妃出身薛家,丹凤是宝安王的封地。”

“嗯。”老乡啊,怪不得俩人能勾搭一起去。

颖王:“……”

迟晚秉承着,外面世界太危险,人太黑,她能不说话,就不说话。

可见,王上也受不了冷暴力,立刻不理她了。

两人的互动被虞九舟尽收眼底,耳边听到了他们的对话,迟晚是个人才。

颖王此人出身是三王中最好的,封地金水,这边水利发达,沃野千里,粮产极为丰富,比之关中,江南都不算差。

封地在此,颖王也是三王里面最有钱的,还会做生意,随身携带金豆子,见人就撒钱,给人一种和善且人傻钱多的感觉。

中山王封地怀安县城,与塞北相邻,再往北就是宁国,封地在这,颇有藩王守国的意思。

中山王的太爷跟虞九舟的太爷是亲姐妹,一个当了皇帝,一个守边,算是皇家里极少的亲情了。

正是因为这个关系,圣元帝在大臣建议寻宗室乾元时,想到了中山王。

宝安王跟颖王都因丧父被拉了过来,宝安王的封地也不错,参粮也高,只是他为了名声,不要藩王税收,全数给了朝廷,要不然丧父的那么多,他也到不了京都。

宝安王见谢玄风攻击贵妃,脸色有些不好,薛贵妃出身丹凤薛家,丹凤是他的封地没错,可他不与人交往的名声早就传出来了。

他虞逸尘自小受到父王教诲,绝不与官员交往,与世家远离,父王为了死后能让他顺利继承王位,不惜捐出封地所有的税收,并让他以后效仿。

他在民间的名声是贤王,在朝堂官员眼里是孤傲,尽管那些人没有要投靠他的意思,可投靠颖王中山王无望的人,还是想找他的。

可他有着自己的骄傲,投别人不成再来投他,这样的官员,他也不要,况且他的王府里有王傅,长史,虽然势薄,却不是无人可用。

迟晚这个看过小说的人自然知道,宝安王前期有多难,直到跟虞九舟合作,才逐渐组成了自己的势力,登基后,没有虞九舟,他的政令都出不了京都。

可以说是虞九舟以一己之力,助他登上皇位,又帮他稳定天下,结果他坐稳皇位的第一件事就是违背当初的诺言,不尊圣元帝为父,反倒是把自己的父王立为了皇帝。

当初这些事情虞九舟并没有提,是他为了求合作,自己提出来的尊圣元帝为父,翅膀硬了,就完全不顾当初诺言。

谢玄风多怼怼,她爱看。

被大臣当众提出,皇帝冷胜道:“让贵妃回去,禁足一月,不准出宫。”

“陛下圣明。”

谢玄风这才退回位置。

此刻的中山王清了下嗓子再次祝贺,只是没有了刚刚的热烈,反倒是冷场了。

嫡长公主还没有开口,他偏抢第一个祝福,真是显着他了。

中山王说完,颖王跟宝安王都不起身,他们都在等着虞九舟先祝福,更显中山王的不懂事。

圣元帝同样反应了过来,哪怕他不觉得虞九舟能继承皇位,哪怕在他心里皇室颜面比她重要,可她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女儿,亲封的秦国长公主,太子之下第一的封号。

中山王这是什么意思,不把他的女儿放在眼里?现在都这样了,以后还能尊他为父吗?能好好对待他的女儿吗?

圣元帝淡淡地看着他,随后高声道:“今日除夕,朕与诸位臣工共饮。”

众臣高呼,“敬陛下,陛下安康,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迟晚第一次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在场众人对自己君主的忠烈,或许有人是装的,在这一刻,没有人敢不装。

圣元帝扫视诸位大臣,目光落在三王的脸上,迟晚的脸上,最后与虞九舟对视。

他一直觉得,若虞九舟是乾元,必然是一代圣君,日后也有颜面去见祖宗,可惜她不是乾元。

不过,近日他身体不适,三王的动作越来越多了,他还没死呢,这皇位,他想给谁坐就给谁坐,谁要抢,那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可是三王都大了,他老了,无法阻挡朝堂官员站队,若是自己躺在病榻上不起,哪怕有救治的机会,三王也必定不会救他,只想让他早死,他们早继位。

当初他想,召集三个王上进入京都,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事情发展正如他所想,三王争斗,朝堂诸臣站队,也算间接稳定了他的皇权,自己只要把控好方向就行。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是越来越吃力了,急需一人帮他掌舵,原本他觉得内阁首辅高正可以,而这人也是个滑头,主打一个谁都不得罪,不得罪皇帝,也不敢得罪未来储君。

为了自己有一个好的晚年,与按他设想的身后事,就必须再扶持一个人,最好的人选就是自己的亲生女儿虞九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