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成长公主的驸马赘A(65)+番外
说话的这位学子,到底是有人刻意安排的,还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她是不知。
只听此人小声道:“其实驸马迟晚的亲生母亲,是她的二姑母,就是淮安侯府二十年前出征战死的那个。”
“不对啊,驸马今年不才十九吗?中间隔了一年吧。”
“你傻啊,你娘怀孕不得一年,十月怀胎,生下来差不多就这个年纪。”
“也就是说驸马其实是其二姑母的遗腹子,那不对啊,淮安侯为何要她当自己的孩子。”
“当然是为了爵位,当今陛下感念其功劳,跟老淮安侯商量,把爵位给老二迟铭雯的,哪知老二战死,这样大的功劳,若只剩了一个遗腹子,你猜陛下会不会让这个遗腹子袭爵?”
“你是说,迟铭武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袭爵,骗迟晚是自己的孩子。”
“对,不仅如此,他偷偷把驸马记在了迟铭雯的名下,只是表面让她成为自己的孩子,以防以后驸马再跟自己的孩子争夺爵位,他做了两手准备。”
“无耻!!!”
“这算什么,据说迟铭雯的死,都是他一手促成的,驸马此举不负君王,不负百姓,亦不负自己亲母。”
“善!”张学子大喊一声。
那学子调笑道:“张兄可还拿剑砍驸马?”
“谁若砍驸马,先过在下的尸体。”
迟晚震惊,不知不觉中,她居然多了一个忠实粉丝。
“驸马是好的,可昨夜撞死在宫墙外的百姓,他的家人该怎么办,朝廷有决断了吗?”
“陛下说,等开朝再说。”
“开朝?初六才开朝呢。”
“是啊,不过驸马是清远县知县,或许她能处理。”
“希望驸马能给清远县百姓一个交代,还百姓一片清明的天。”
迟晚彻底沉默了,她没有那么大的能力,清远县被勋贵世家大族瓜分,她不怕得罪他们,可她没有得罪他们的实力,就算自己死了,这件事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她只能尽可能的补贴清远县的百姓,在任期结束之前。
迟晚从给皇帝递折子,到第一次去清远县,拿了证据后隐忍不发,再到除夕宴上的等待,都是为了等到最后,等着中山王率先发动攻击,顺势掀桌子。
这样会让皇帝认为,她已经知道陛下的意思,不再追寻这件事了,奈何总有疯狗咬住不放,皇帝肯定不爽中山王。
再加上她句句不离忠于陛下,听陛下的话,圣元帝心里很舒服,所以当着众人的面,就给她封了官。
迟晚想过圣元帝会看好她,只是没有想到这么看好她,看来自己有做奸臣的潜质。
再加上为了让她成为监视虞九舟的棋子,无限提升她的地位,从一品的驸马,大周史上头一个。
这样的结果已经很好了,但她还是有遗憾,幕后黑手中山王什么事都没有,按照皇帝的意思,此事到此为止,她若是再起风波,皇帝必然不满,到时不仅是她,连虞九舟都会受到影响。
有些事情,她无能为力,这是时代的悲哀,皇帝昏庸,百姓受苦,有明君才有贤臣,昏君在,贤臣都不敢冒头。
上天垂青圣明之君,贤臣亦会以赤子之心待圣君。
这时,一个学子突然道:“你我都知,天下土地皆归士绅,他们的背后是朝堂诸臣,清远县是京县,田地多在勋贵世家手中,驸马帮了一家,帮不了太多家。”
“你的意思,驸马帮了一家,还有很多被欺负的百姓都会找驸马告状,若驸马不管,就会伤了民心,愧对君王百姓,若驸马管,就是与满朝官员作对。”
“是这个道理。”
那个张学子气愤道:“不行,不能让压力全都压在驸马身上,我等学子宁可血溅宫门,也绝不能坐视不管。”
“是矣,我等出身寒门,家中没有做官的亲戚,但我还有这一腔热血。”
“走,我等去皇宫外,求陛下派下钦差彻查全大周的兼并民田案。”
迟晚震惊了,看着这些学子走出酒肆,短短一会儿,聚集了数十人,再就是数百人,有学子,亦有百姓前往,只为讨回公道。
这天下,还真不能少了读书人,特别是年轻的读书人。
年轻的读书人还有理想抱负,还有追求,他们的内心依然清明,保留着读书的宗旨,为天下太平,为君主分忧,为百姓请命。
迟晚也是读书人,她便陪他们闹这一场又何妨。
她扔下一两银子,快步往长公主府走去,这些学子出身寒门或是普通百姓,极少有出身官员家庭的,万一皇帝发了狠了对他们怎么样,还是得虞九舟能拦。
她回到公主府询问,这才知道虞九舟进宫了,并不在府内。
迟晚只能自己想办法,先去皇宫再说。
她骑马比学子们走的要快,来到皇宫门外,禁军看着她一脸懵,长公主前脚到,驸马怎么后脚就来了,难不成是她们吵架了?
长公主回宫告状,驸马追过来哄?
守卫皇宫的禁军,分为中卫,前卫,后卫,左卫,右卫,一共有五卫,专事对皇城的保卫,一共是五万人,是皇帝亲军。
皇帝的近身侍卫也是禁军,相比守卫京都的金吾卫地位更高。
圣京城囤兵二十万,禁军五万,金吾卫五万,京营十万,围绕着京都,像勋贵子弟云集的虎贲卫,其实就选长得好的,当门面了,没有多少人,算是皇帝用来养勋贵。
皇帝出门的时候,他们穿上好看的服装,跟在卫队边上,或者是大型庆典的时候,他们维持维持现场秩序,偶尔管理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