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田园:穿到农家忙种田(141)
哪怕,只是最差的下九品官。
“什么好处?”
柳老爹愣了一下。
他很有自知之明,虽然东西是自家捣鼓出来的,可若是没有高家搭台子,不惹祸就算不错更别说得到什么赏赐。
对于高家,他是发自内心的感激,早已经决定不能让高家白忙活一场。
“我爹被任命为章乐县的县丞了,高家终于跨出了那一步。”
说这话的时候,高仁很激动,甚至想落泪。
官吏有别,师爷再威风,也只是个皂隶,比不得官员有地位。
如今,高家总算改换门庭。
此时的高仁,终于理解高师爷为何对柳家的事如此上心。
改换门庭从来都不是易事,若非抓住机会,高家两代以内,都未必有此机会。
想到这,高仁心虚起来。
明明是柳家的东西,却被高家得到最大的好处。
“叔婶,这次是高家欠柳家的人情,以后有什么吩咐,侄儿绝不推辞。”
“胡说啥呢,”老周氏很不爱听这话,“什么欠不欠,你爹自己的运道,跟柳家有啥关系,反倒是柳家,若不是你们费心,哪里能得这么多好处。”
老周氏是个很容易满足的人。
能得到这些意外之喜她已经很知足,柳家现在的生活,比柳鸣在世时还要好,她已经别无他想。
惹柳老爹很赞同这话。
“你爹成县承,这是好事,也是他自己的本事,跟柳家可没啥关系,你们别多想。”
“就是,当务之急,不应该先聊聊赏赐的事?”
柳家老两口的话,听的高仁很舒服。
自己记住恩情是一回事,被别人念叨又是另外一回事。
因为两人的态度,高仁对柳家的事更为上心,“柳家的赏赐,是天使亲自送来的,目前已经到章平县,明天就会到咱们章乐县,我爹的意思是,干脆在县衙接赏。
一来不用被太多人知道,二来这体面多少跟县太爷有些关系,借此加深交情并没有什么坏处。”
闻言,柳老爹毫不犹豫决定,“那就去县衙!”
“成,明一早我就过来接你们。”
高仁又仔仔细细嘱咐一番后,匆匆离开。
接赏是大事,里里外外都要准备一番,这么重要的时候,高仁不想出一点差错。
“乖乖,我不是在做梦吧?”高仁走后许久,老周氏依旧觉得脚在打飘,“老柳家竟然要接皇帝老爷的赏。”
“把老大老二也叫过来吧,这么大的事,总要跟他们说一声。”
“跟他们有什么关系?”闻言,老周氏脸色突然变淡,“水车是小鱼儿做的,人情是你找的,他们俩帮了什么忙?”
“奶,”柳瑜举手,“大伯二伯帮忙抬了水车!”
“你怎么不说他们当时还不乐意想看笑话来着!”
这话,柳瑜没法接。
对老爷子投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后,悻悻地缩在椅子上。
“到底是一家人,这么大的荣誉,若是错过,他们可能一辈子都遇不到。”
老爷子以为,这种必须记入族谱的大事,全家一个不落的见证才最好。
然而,老周氏有自己的顾虑。
“老大先不说,老二那人自小就不老实,你确定他知道这事后不会打什么歪主意?”
“不至于,”老爷子尴尬起来,“你别总把他想的那么坏,他没那么不堪的。”
“你可拉倒吧,石家老爷子才来几天,他就给算计上了,得亏分家早,不然你信不信,甩都甩不掉!”
想到这,老周氏就一阵唏嘘。
刚分家得时候,她愁得整宿睡不着,就那么点银子,又老的老小的小,做饭都不敢放油,就为了省点银子。
幸好,孙女够争气。
一个人把整个家给撑了起来,慢慢的竟然比之前还要好。
老周氏猜不少人都后悔分家,可惜,晚了。
当初觉得三房是累赘,着急忙慌地甩开,现在三房立了起来,眼红也没用。
“这不是已经分家了,他们也只能眼馋,你见过碎的镜子重新合上去?”老爷子笑着摇头,“根本没必要跟他计较。”
第126章 冤枉
柳冬近些日子的努力,还是有些作用。
无论柳老爹还是老周氏,已经不像之前那样排斥他。
然而对于老二柳夏,虽然是两人的亲儿子,其实,他们都清楚,这人跟自己真的不一心。
“反正我就是不同意。”
老太太坚持自己意见。
一时间,老爷子为难了。
身为男人,他的家族观念更重,这种光耀门楣的事,恨不得拉上全村人作见证。
只是,他不是小年轻,知道太招摇并不好,也只能放下这个心思。
可是,他并不想儿孙也跟村里人一样错过。
“小鱼儿,你怎么想?”
老爷子把视线转向柳瑜。
他突然想到一件事,水车是孙女造的,让什么人同去也该由她决定。
而不是自己以长辈的身份自作主张。
“让大伯二伯去就行,伯娘堂哥就算了。”
“小鱼儿,不用顾忌你爷这个老东西,”老周氏提醒,“你凭自己本事挣的面子,不用给别人留。”
闻言,老爷子刷一下脸黑了,“老婆子,我也没说啥吧?”
“你心里一直想着老大老二,还用说?”
“我…”
老爷子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说心里完全没儿子,肯定是假的,儿子再没良心,也是亲生骨肉。
若说多挂念,还真不至于,毕竟他亲身经历过,有用的时候捧着供着,没用的时候一脚踢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