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到古代边塞搞基建(53)

作者: 又逐飞花 阅读记录

林书阁看得认真,和一家三口对上了视线。

抱着孩子的父亲却变了脸色,朝他大步走来,他走近了,林书阁才认出来竟是当时他去城东查看造纸工坊进度时和他聊天的王柱子。

王柱子朝林书阁行礼,被林书阁制止,“出门在外,不必多礼。 ”

他激动道:“大人,今日真是巧,怎么在这里碰见您了?”

说完又向林书阁介绍了妻子元娘和儿子阿宝,又对妻儿说道:“这位大人便是我跟你们说的林县丞。”

元娘一听是林县丞,就要行礼,林书阁想要拉住她却因她是女子,只能跟王柱子眼神示意。

“大人,多亏了大人,妾身家中才能渡过难关,柱子他去了造纸坊干活,妾身也能织造衣物挣钱,妾身听婉娘说这一切都有赖大人,我们这些人还会有余钱出来买年货,一家人过个好年。”

她眼中带着感激,家中本来都快没有余粮了,要是家中再没进项,一家子就得喝西北风了,这天寒地冻的,山上也没有野菜可以充饥,她都不敢想要是没有林大人他们一家子会怎么样。

他们夫妻二人挣得不少银钱,不仅还了欠的钱,今年过年还买了好些年货,肉更是割了好几斤,以前哪里有过这样的日子。

“所以大人,请受妾身一拜。”

林书阁叹道:“我作为此地父母官,为民众生计考虑是我的职责所在,你们不必如此。”

“大人这样想,我们却是不能,大人有所不知,往前我们村子里每到冬天都会有老人小孩冻死饿死,好一些的也不过是一家人数着粮食过日子。”王柱子接着说道。

他叹了口气:“就算是我和元娘,若不是今年因大人的缘故,说不定今年都熬不过去。有大人在,我们的日子肯定会过得更好。”

林书阁道:“那也是因为你们勤快肯吃苦的缘故,我只不过是给你们一个机会而已。”

他看阿宝一个劲地看着旁边的酥油饼摊子,便掏钱买了几个,将其中一个递给阿宝,阿宝高兴地伸手要接,被元娘轻轻打了一下,“怎么能让大人破费,我们……”

林书阁笑着将酥油饼塞到阿宝手里,捏了捏他的脸,“几个酥油饼我还是买得起的。”

元娘连忙道:“大人,我不是这个意思……”

“大兄。”

话还没说完就被愤怒的喊声打断,几人回头,看到林清远怒目而视,猛盯着这边看。

不好,忘了出来是为了买盐。

林书阁不好意思道:“阿远,对不住,是大兄忘了。”

又对王柱子夫妇介绍道:“那是我弟弟,刚出来买盐结果给忘了,看吧,怒气冲冲的,我得赶紧去哄哄了,你们早点归家吧。”

“送大人,阿宝跟大人道谢,谢谢大人买的饼。”王柱子拉着儿子的手朝林书阁挥手。

天上突然飘起了雪,夫妻二人急忙带着孩子往家赶,元娘边走边回头,看到林书阁走到弟弟身旁,抬手揉了揉他的头发,二人相伴顺着街道,身影渐渐消失了。

时间过得飞快,一晃已经腊月二十八了,这几日县衙所有人都忙得脚不沾地,等年末考核结算一过,便可以休沐过年了。

因此人人都专心忙着自己的事。

李县令将最近发生的案子一一翻看了一遍,卷宗写得详细,苦主也没有异议,他合上卷宗,走到林书阁旁边。

林书阁正在核算今年的征课赋税,几个乡的令史报上的数目,林书阁还要一一检阅一番。

“今年税收数目怎么如此多?”李县令突然出声,吓得林书阁一个激灵。

“大人怎么突然出现在下官办公处?”林书阁微微不满,这一声吓得他手中的笔差点掉下来,要是掉到刚写的公文上,岂不是一早上的心血都毁了。

李县令反而开怀大笑,“这数目比往年多了许多啊,就算是扣除要报给燕都的也有不少盈余。”

“今年商户纳税是大头,无论是造纸还是羊绒他们都赚得盆满钵满,交的税自然也比往年多一些。”

而且民众因今年日子好过,自然少了许多拖家带口跑到深山躲避苛捐杂税的人家,税收数目自然也就上去了。

“大人,下官有一事要向您请示。”

李县令抚着胡须道:“说吧,我们林县丞这是又有巧思了。”

林书阁无语地看着李县令,“大人,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今年税收有结余,不妨明年由您主办几所学堂,让民众可以免费送孩子上学。”

“你说办学堂?”李县令走到桌前坐下,沉思片刻,“你这是想让上不起学堂的孩子也能读得起书?”

“正是,县中书馆学堂并不多,好多百姓连温饱都不能满足,就算今年多了进项手中有钱,但也负担不起孩子上学的花销。”

更何况大多数家庭都是多一个孩子多一个劳动力,孩子长大了还指望着干活呢。

不过勒紧裤腰带想让孩子上学但苦于家中贫苦的更是不少,毕竟读书是这个民族刻在骨子里的传统,林书阁还是想给这些人一个读书的机会。

“所以我想着由大人出面,办几个学堂,办学堂的花销、先生夫子的俸禄县衙可以发,也可以找那些商户,到时候学堂建成立碑,可将出钱出力的商户名字刻在上面,也是一份荣耀。”

商户们有钱,缺的可是一份好名声,要是这些学堂的学生长大后有了出息,能不记得他们的好处,而且县衙主办的学堂,又刻碑纪念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看李县令似有所动,林书阁继续道:“朝廷举孝廉多是陇西郡、魏郡人士,我定远郡每年人数并不多,兴办学堂,这也算有益教化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