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乱世如何开辟大航海(基建)(164)

作者: 墙头看草 阅读记录

为了避免朝中南迁的声势占据大多数,太子必须在短时间内做出让人闭嘴的战绩,才能获得足够的话语权。

如此举兵横扫京师,一战成而霸业定的态势才是最好止声符。

-

带着大批的粮食、火器和医疗救护小队的陈渔,从天津卫的运河逆流而上,这条自从京师沦陷后就被完全封闭停运的运河,终于再次迎来了他的繁忙时刻。

无数的海船带着物资第一时间涌上了京师,为这座遍体鳞伤的城市带来了抚慰。

而京师的主人却已经不在紫禁城。

整个京师除了少量的值守士兵和伤兵,刚刚经过血战的大魏太子军接管了京师后,就迅速离开了,将这座伤痕累累的城市托付给了刚刚到来的陈渔,然后带着陈渔带来的大量火器和补给冲向了山西。

华北平原,一马平川,除了大魏开国时设立,而现在大多废弃的屯堡,根本无限可守。

兵势如水,由高往低打总是最容易占据优势,平原外,只有西面的山西拥有太行山的山脉天险,和陕北相互依靠,太行山就是华北平原西面防守的唯一的高地。

大魏的九边重镇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如同一条巨龙盘踞在帝国的边疆,西北的大同榆林一线与蒙古相接,数百年来一直是抵御游牧民族入侵的重中之重。

山西的太原镇,就在这条巨龙的“腰部”,承上启下,甚至可以说是拱卫京师的最后一道防线。

无论哪个帝王,要想建功立业,入主中原,首选秦晋之地。

山西对于西面的防御全靠黄河天险,但是小冰河时期的天气远远要比平常年份更冷,进入十一月,很快黄河就会结冰,到时候闯王的人马就可以随便渡江。

一旦山西被攻破,面对的一马平川的平原,京师即将可能三度失手。

黄台吉在撤离京师的时候,就察觉到了这个局势的变化,果断撤掉了山西的防守,并且通知了之前和自己对峙时打的不可开交的闯王。

太子军已经无力去追从京师北逃的女真和蒙古诸部,现在摆在他眼前的是决定大魏命运的山西防守之战。

尤其是山西的上党,是由群山包围的一块高地,东部是太行山脉,西部是太岳山脉,地势险要,自古就是战略要地,在这个上面架起火炮,哪怕上万的将士来攻打也未必能攻克。

从春秋起就有得上党者望中原的说法,这也是战国时,秦赵决战的生死之地。

何况,而陕北还有一支苦苦守候边关,在闯王和蒙古军的双面夹击中坚守了两年之久的秦军。

太子南逃时就曾写信让秦军誓死守住陕西,保住有生力量,不许出兵勤王。

秦军做到了对于大魏的承诺,两年来虽然地盘不断缩减,但是还是一直坚守在陕北,哪怕缺衣少食也未曾在闯王的胁迫下做出叛国之举,还将蠢蠢欲动的蒙古人压制在了长城之外。

他们还在等待!

一旦山西和陕北联合,就能彻底稳固住北面的形势,将华北平原牢牢的控制在手里。

现在,只看他和闯王,到底谁更快一步,能占领山西那些进出的险要关隘。

-

攻下山海关后,沿着官路日夜奔驰,一日夜间跨越数百里从山海关到京师的贺章面对的就是一个空荡荡的京师。

没有他想见的那个人!

陈渔见到带着数千骑兵风尘仆仆的贺章后,终于松了口气。

他手上也就近万辅兵,和留下的一千受伤的太子军,要不是还有熟悉京师情况的夜不收和锦衣卫帮忙辨别,他几乎就要控制不住局势了。

光是城门口堆积的大量死去的女真人就要尽快烧掉,以免形成瘟疫,挫骨扬灰也是某种大魏人对于女真的诅咒。

而己方战死的将士也需要记载完姓名籍贯后,入土为安。

陈渔几乎忙的不可开交。

“我马上去山西!”贺章看了一下京师的情况后,就想带着骑兵迅速去山西接应太子军。

经过一次围歼京师的对战后,太子军的损失也很大,还能再战的人数,比出发的时候几乎少了三分之一,这还是在京师有大量的锦衣卫和夜不收帮忙的情况下。

“不行!”陈渔一把拉住了贺章。

贺章神情冷冽,眼带杀气,脸上没有丝毫青涩,无数次生死历练早就让他拥有了一种超越同龄人的冷静。

他身上还带着刚刚从山海关过来未散的杀气,为了减少留守山海关的战备人员,在山海关开门后,里面所有的女真人和蒙古人战俘都被他清点出来祭天了,甚至没有给他们留下去矿区做苦役的机会,贺章在山海关杀的血流成河,整个山海关都被染成了红色。

陈渔被他目光看的心里一寒,心里暗骂了一声,这小子在永明城的时候怎么没这么吓人!

他掏出一封书信:“太子有令,镇远军抵达京师后,立刻追击满蒙余孽,收回张家口。”

贺章愣了一下,根本不看书信,迅速接口:“我让副将章丘带一千骑兵去收复张家口,我带其他人去支援太子军!”

他说完就要往外走!

陈渔差点被他扯的一个趔趄,他连忙喊道:“太子信上点名了要你贺章去!”

贺章猛的回头,眼神晦暗的看着陈渔手中的信件。

然后一把夺过来,打开了信件。

上面的的确确写明了要让

贺章领兵镇远军去追击蒙满余孽,收回张家口,以免京师空虚被回转的蒙满人偷袭。

贺章的眼神落在信纸上明明白白的“贺章”两个字,眼神几乎要在那两个字上烧出一个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