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乱世如何开辟大航海(基建)(257)

作者: 墙头看草 阅读记录

很多的太监和宫女都被宋时放了出去,或加入吏员选拔,或送还家乡了,太监因为自身残缺问题,宋时却也丝毫没有介意,反而将人训练了一番,安置进了军营之中的教导部。

加之皇庄和皇店为了给田税和商税的改革打头阵,这一方面的利润也被摊薄了不少。

大魏立国以来,皇权第一次被削弱到了如今的程度。

如果要问他是不是甘心,那当然是不甘心的。

都已经坐到了这个万人之上的位置,那自然没人愿意就这么轻易的放手。

所以这位年轻的天子自然也做了些手段,向那位权倾朝野的镇远侯透露出了一丝:愿意以皇后之位求娶镇远侯的独女的意思。

当然新帝在逃荒前也是有过家室的,只是在乱军入城之际,早已散落天涯,不知生死了。

刚登基时也派人找过,不过一无所获,而现在后宫空悬一年有余,自然是不介意拿来换点东西,将自己和龚敬牢牢的绑定在一起。

况且即使龚敬恭顺有余,却无法掩饰自己小命都绑定在对方的一念之间的事实。

而还有什么能比婚姻的绑定来的更深?

龚敬只有这么一个女儿,还助力对方以女子之身上朝堂,掌管一方势力,哪怕不是亲身的,那也和亲身的没有区别了。

况且宋时一路以来的表现大家都有目共睹,一旦交易达成,大魏极可能出现一位掌握实权的皇后。

这样的让步,这样的示好,想必龚敬是能够明白的。

不过他显然错估了对方的想法,龚敬得到示意后,以一种不动声色的形式轻轻的回绝了,显然没有丝毫要与皇室联姻的想法。

这显然让新帝更加不安了,联姻既是示好,也是为质,一旦宋时诞下皇子,起码孩子还能姓魏。

也算是保全了大魏的江山。

而拒绝,自然是意味着不与皇室产生更亲密关系的意思。

还没等他忐忑的心过夜,宋时就这么给自己来了一击。

宋时这一请求,轻轻的打破了天子的猜疑。

以她的身份,为了平定蒙古,甘愿孤身前往草原策反。

这自然是以行动来表示,对方的决心。

哪怕是豁出性命去那虎狼之地冒险,也不愿坐于深宫之中他的身边。

却也用另一种方式表了忠心,龚敬与宋时是真的没有要篡位的意思……

不至于!

真的不至于!

他也就是想安龚敬的心,保住自己的小命。

不至于把对方女儿给逼到蒙古去!

宋时万一在蒙古出点什么事,难道龚敬还能放过他吗?

到时候直接龙袍加身,他才是真的完了!

一干朝臣面面相觑,要说这人选的好不好?

选的确实好。

以宋时的身份,确实不至于联合蒙古作乱,就江南疫情的处理来说,确实也算是手段了的。

再者张家口原本就在镇远军的手里,以她镇远侯之女的身份,她想要混进去蒙古诸部,去接应的人都不用找了。

但凡她是个男子,大家也就弹冠相庆的送她去了。

但是偏偏她是个女子,还是个女官。

她如果真的去了,那满堂大臣是真的没脸见人了。

“爱卿的心意,朕领了,还是换一个人吧!今天就到这里,大家下去拟定几个人选,三天后再定!你们退下吧!镇远侯和宋巡抚先留下!”新帝扶着额,这下是真的头疼起来了。

这要怎么劝啊!

第154章 保障高坐明堂的天子到底也没……

高坐明堂的天子到底也没劝住人。

而三天后朝臣们提名的人,不是身份不如宋时,就是身份虽然比宋时高的又不宜出京,或者就是名声赫赫容易被人认出来,这样拢一拢,剩下的和宋时一比,多少有点凑数了。

再者镇远侯都没说话,这种危险又辛苦差事一般人也不想往自己身上揽。

反而是刚到京师的秦军女营主将卢雁回自请上书,想要和宋时一同前往蒙古。

卢雁回是秦军首领卢象升的侄女,她自幼父母双亡,一直在卢象升的膝下长大,陪着卢象升在边关镇守多年,一身武艺自然不凡,而且对于蒙古各地区的势力分布也相当了解。

不过到底因为是女子之身,参与的正面战场并不多,大多也以男装示人,或带领的女营在战时以守城后勤为主,倒也不用担心到了草原之上,被认出的问题。

就是偌大一个大魏朝,策反这种极度危险的事情都是派的两个女子,多少有点让人绷不住。

偏偏此事还需要极度保密,知道内情的人也不能泄露分毫,因此知道内情的几个相顾无言,唯有一声叹息。

丢人啊!

倒是女官这边仗着宋时回来了,然后诸位主事大臣又莫名的对上宋时软了三分的气势,将手头之前积压了好几个月的提案一股脑的全提了上去,重点也就在商税改革上面,其中包括银行储蓄和纸币制度的推行。

宋时也没真欺负别人,之前的高薪养廉政策也只是个雏形,虽然将官吏的工资整体翻了三倍,但是由于太祖过于抠门,原本实行的薪资就是违反人性的,正一品官员一千多石禄米,七品以下不到百石。

看着建国初期百废待兴,这些好像够了,可惜,太祖一般要用宝钞抵扣一部分 ,到了太宗,得益于海贸,抵扣的部分又多了胡椒、苏木,到手的就更少了。

而官员一般还要养一家来小,和幕僚师爷乃至下仆。

如今的粮食价格在粮票强力的控制下几乎等于一石粮食一两银子,早先还要更为不堪一些,换算下来,一个九品官员,一年的俸禄不过四五十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