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女国手,甜爽日常(399)

作者: 孟青舟 阅读记录

会诊是由程万新主持的,医院里的专家医生,还有程万新的研究生都来参加。

方案就是那两个方案。

第一,直接摘除胆囊,手术难度低,但可能会有严重的并发症,还有一定可能导致病人结肠癌。

第二,保胆,手术难度高,且国际上有临床数据表示,保胆取石之后,结石复发的几率也非常高。

大家的意见各不相同,不过总体来说都倾向于第一种,手术操作会更简单一些。

再者就是如果选择保胆手术的话,手术难度高,也不一定能成功,最后还是要摘除胆囊,那不是白费功夫,病人也受罪么。

洪国超说:“要不还是问问病人要怎么选吧?”

有不少人点头认同。

身体是患者自己的,风险也是患者自己的,患者有选择权。

程万新看了洪国超一眼,说道:“不能把压力转嫁给病人,在让病人做出选择之前,我们医生要给出最优选择。”

程万新看向了一直没说话的秦天南和梁云:“患者是你们收的,你们说说意见。”

梁云有些紧张。

她看了一眼秦天南,迟疑了一下才说道:“我认为应该先尝试保胆,如果保不住也只能摘除。”

“这不是多此一举嘛。”

医院另一个医生说道。

“国际上普遍认为,胆囊结石患者的胆囊,是结石生成的温床。说是胆囊造口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率极高,就是这个原因。手术中麻烦点就算了,但开腹可是大手术,取一次结石,下次复发了还要再开腹吗?这对病人来说比摘除胆囊风险更大吧!”

确实如此。

程万新又看向秦天南。

秦天南道:“我认同梁医生说的,先保胆取石,如果保胆不成功再摘除胆囊。”

这刚才已经讨论过了,没有必要再讨论。

其他医生也都没说话,只以为她跟梁云一样就是程教授的研究生。

那对于各位成熟的医生来说,研究生也就只是学生而已,程教授这等于是在提问学生了,他们压根没必要跟学生讨论那么多。

眼见大家都没什么话说了,宋秋白轻咳一声,又看向秦天南:“秦医生,你说说你的理由。”

众人这才又看过去。

有必要吗?

不是大家不认识秦天南,而是戴着口罩真不太容易认出来人。

再者就是秦天南去学校的次数太少,学校的老师,对她最熟悉的就是宋秋白和程万新了,其他人知道“南星”,对秦天南这个名字还真不是那么熟悉。

还有就是,目前全校师生,除了校长宋秋白和程万新教授本人,其他人都不知道,“南星”已经不是大二学生,而是研究生了。

没人把现在戴着口罩的秦医生,跟“南星”联系起来。

唯一可能知道真相的梁云和洪国超是外地人,知道“南星”,却不知道就是眼前的秦天南,谁没事想那么多。

所以在大家眼中,这个秦医生就是走了校长关系,成为了程教授的研究生,说白了就还是一个学生。

宋秋白为什么单独又拎她出来问?

这关照的态度也太明显了。

众人正在心中吐槽呢,秦天南已经开口了。

“患者的胆石不是一天长这么大的,这跟很多因素有关。我给病人做过检查,也仔细询问过,从中医上我认为病人是长期情志不畅,致使肝气郁结疏泄失常,胆汁排泄不畅,胆汁淤滞,就会形成结石。再有一个原因是病人此前的居住环境阴暗潮湿,外感湿热侵袭人体,再加上病人长期饮食不节,要么饥肠辘辘,要么撑肠拄腹,又喜食肥甘,导致湿浊内生,蕴而化热,湿热煎熬胆汁,促使结石形成……”

“停停停,现在是讨论手术方案的,你说这么多中医上的东西有什么用?能让病人不做手术吗?”有个医生不耐烦地说。

秦天南也不生气,心平气和地解释:“病人早在一年前就已经出现比舒服,恶心呕吐的感觉了,如果她当时能尽快找医生调理身体,她的结石就不会形成。”

“那现在也回不到一年前啊。”

秦天南笑了笑:“对,所以说身体不舒服要及时看,不要拖成大毛病。”

宋秋白却是听明白了。

他立刻说道:“秦医生你的意思是,给病人做保胆手术之后,可以用中医调理病人身体,防止病人结石复发!”

秦天南点头。

宋秋白一拍桌子:“可不就是么!外国医生为啥要说胆囊结石病人的胆囊,是结石形成的温床,不摘胆囊结石还会复发?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结石真正的成因。咱们能用中医让病人的结石不复发,那必然是保胆对病人更好啊!”

“……”

“真的能保证病人手术后不复发吗?”

秦天南摇头:“不能保证,中医上认为人的很多疾病都跟情志有极大的关系。用药只能是调理身体,但如果病人自身无法解决其饮食不节的生活习惯,以及居住条件,也无法保持心情舒畅,那结石必然还会复发。只不过是用中药手段,能让病人结石长得慢一点,在结石还小的时候,可以用‘化石’的方剂排出结石,不至于像现在这样长到这么大必须手术的地步。”

手术方案就这么决定了,优先保胆。

术前谈话当然还是要跟病人说清楚,不过显然,对秦天南盲目信任的大娘,立刻就选择了第二种。

大娘还说:“小秦大夫你放心,手术后我肯定完全听你的。前些年主要是我男人长期生病吃药花销很大,闺女在乡下过得也不好,我这心啊天天都压着一块大石头。去年我男人死了,闺女高考落榜,儿子又摔断腿……我真是整宿整宿的睡不着……今年就好了,我闺女拿到录取通知书去上大学了,儿子也谈了对象,国家政策好,我自己摆个小摊也挣到一些钱,马上就能从原来的房子里搬出来,以后再不住阴暗潮湿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