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少年同人)研总问新游戏发售了吗(124)+番外
每个人身上大概都有故事可以挖掘,但是醉得太厉害的人是接受不了采访的吧。
因而,节目组锁定了一个看起来相对清醒的年轻人。刚从居酒屋出来,大概喝了酒,嗯,有了酒精加持的人会放松警惕,更容易接受采访;而他看起来还能走直线,理智什么的还没有完全消失,讲个关于自己的故事应该是没问题的。
摄像机晃呀晃地靠近,工作人员说道:“你好,我们是《可以跟着去你家吗》节目组的……”
“不要。我拒绝。”
刚听了个开头,年轻人就拉了拉脸上的口罩,直截了当地拒绝了。随后他加快了步伐,想要甩开突然搭话的陌生人。
看来是容易害羞的孩子。工作人员见惯了此类场景,并没有立刻放弃,而是跟上去继续和善地道:“您是不是喝了酒呢?这种情况下可能没法开车了。接受采访的话,我们会支付打车费送您回去的,可以考虑一下吗?”
年轻人闻言停下脚步,似乎是认真地思考了工作人员说的话。
他的口罩遮住了整张脸,眼中是隐隐的血丝。脑后的半丸子头也有些乱了,黄黑相间的小丸子耷拉下来,好像随时会散掉。这是晚上十一点,不论是谁应该都累了吧。
“好。”许久,年轻人才点了点头,“麻烦了。”
他住的地方离居酒屋并不算远,至少打车钱和很多受访人比起来相当友好了。摄像画面在住处附近360度旋转一圈,是居民区,路面上印着“通学路”,再过上七八个小时,就会有叽叽喳喳的小学生从这里经过。
“这附近是学校集中的地方呢。”受访人比较沉默,常常是工作人主动员引出话题。
“嗯,”年轻人点点头,一边往自家走一边说,“我是大学生,在这附近租公寓住。”
“几年级了呀?”
“大一。”
“诶,好年轻啊……”
镜头跟随他来到公寓里。这是典型的学生公寓,面积不大,从玄关就可以一览无余。公寓主人对整洁度大概要求不高,榻榻米上的被子没有叠,枕边散落着三五个游戏机,电脑显示屏就在茶几上摆着,电线长长地延伸到房间另一端的插座里。
“小心一些哦,别绊倒。”年轻人首次主动说话。
“额,谢谢……”
虽然腼腆,但是个贴心的好孩子。
工作人员看着游戏机提出了问题:“很喜欢玩游戏吗?”
“嗯。”
“有多喜欢呢?”
“想要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这样啊……会很难吧?”
“嗯,比我想象中要难。”
私人空间里突然挤满了陌生人,年轻人有一些不自在,但房间不大又无处可躲,他只能找了一个角落坐下,不知道心里有没有后悔接受采访的决定。
“为了自己的梦想,现在已经做了不少努力吧?”
镜头从搭在显示器上的耳机滑过,定格在明显是专业级的键盘上。
“嗯,有参加一些职业比赛,也有试着在YouTube上传实况视频。”
仿佛为了印证他的话,摄像机捕捉到了柜子上摆的奖杯。
“真的吗?是YouTuber啊,”工作人员抓住了更吸引眼球的话题,“可以告诉我们你的账号吗?”
“欸,不要。”出于害羞,年轻人下意识地就拒绝了。几秒后,大概是作为YouTuber的宣传意识后知后觉地浮现在心里,他歪着脑袋想了片刻,还是叹着气唤醒了睡眠状态的电脑,黑屏亮起后直接显示了一个YouTube主页,“是这个。”
KODZUKEN,一串意义不明的英文。
“频道人气如何呢?”
“一般。”年轻人很坦然地回答,“因为有之前打电竞比赛的人气在,一开始确实吸引了部分观众,但我的解说风格好像太平淡了,很难进一步提升人气。”
“啊,这很真实呢,在目前这个社会,不来点猎奇的东西很难吸引大众的注意力。”
“是啊。”
“会有恶评吗?”
“会的,什么‘去死’之类的。”
“啊……心里会很难过吗?”
“有一点。”
“那接下来打算怎么做呢?”
“再试试吧。”
“好有毅力啊。”
“谢谢。”
工作人员大概是有些年纪的男性,虽然在访谈中按理不可加入太多个人色彩,但他看着小孩子梦想受挫就忍不住要安慰几句:“其实不用太着急的吧,你现在才大一啊,以后的路还很长。”
“确实是这样。不过……我很担心。”
“担心?”
“有些人的脚步比我快很多,我不想被抛在后面。”
“啊,这就是那个吧,peer pressure?”
突然的日式英语让年轻人懵了一下。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沉思道:“倒也不算……”
“诶,那是什么呢?”
“就是……有的人很小就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并持之以恒地奋斗了很久。明明没有人支持她,也没有什么专业指导,但是就是不可思议地坚持下来了……”
“听起来就很不容易啊。”
“是的。而且她还很有天赋哦。像这样的人,成功是迟早的事。假如别人慢上一步,或许就再也追不上她了吧。”
“为什么这么笃定那个人的成功呢?”
“很明显的啊。”
“可以详细说说吗?”
年轻人不答反问:“先生你参加过竞技比赛吗?”
“哎?”问题突然被抛回来,工作人员愣了一下,想了想才回答,“非要说的话……高中时加入过棒球社团。”
“球场上,某些人明明技术很不过关,经验也欠缺,有的只是一股向前冲的劲头,但别人就是忍不住相信他的未来……这是很难用科学语言解释的吧。其他领域的成功也是一样。”说到这里,年轻人顿了顿补充道,“做判断时偶尔也要依靠一些……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