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国笑着道,“等我们结婚了,我们家的钱全由你来管。”
徐丽珍心里很高兴,有些矜持地道,“这可是你说的。”
正国一本正经地点头,“只要你听我的,我的钱都给你。”
徐丽珍眉头一皱,这话怎么听着这么别扭呢,她刚想问,正国的脸却突然出现在她眼前,她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一步。
突然想到自己身后是棵树,又停下来了。
她很快觉得脸上有温热的气息传来,唇立刻被人堵住了,她的嘴半张开,想说话,却被他的舌趁机钻了进去。
“正国叔叔,你在干啥?”
这声叫让徐丽珍瞬间惊醒,她猛地推开正国,背过身去,正国松开扶在树上的手,脸上带了点咬牙切齿,这臭小子来得可真是时候!
他扭头又恢复了风和日丽,“你拿到勺子了吗?”
徐佑林举了举小勺子,也顾不上问刚才的问题,直接拿起地上的半个西瓜。
正国眼睛转了转,“佑林,把西瓜给叔叔吃好不好?”
徐佑林有些肉疼地想了半天,还是递了过来,“你吃吧!”
见他这么上道,正国却并没有满足,反而得寸进尺起来,“都给叔叔吃好不好!”
“不好!”徐佑林一把把西瓜抱了回来。警惕地看着他,正国叔叔实在是太贪心了。
正国用委屈地眼神看着他,“可是这西瓜是我拿来的。”
徐佑林被他这么一提醒,才想起来,他看着小姑,却发现她脸色爆红,一直低着头不敢看人似的。
得不到求助的徐佑林只好瘪着小嘴,把西瓜递了过来。
正国见他明明想吃居然还能忍痛割爱,指了离他们足有五十米的树下,“你去那边吃吧,我看着你吃太眼馋了。”
徐佑林愣愣地,把西瓜抱在怀里,似乎不相信似的,“我去那边吃,你就不跟我抢了?”
正国一本正经地点头,“是”。
得了肯定的答复,徐佑林撒腿就往那边跑。像是怕他抢似的,还背对着他们坐下。
徐丽珍见侄子走远了,抬起头来瞪了他一眼,“你咋这么。。。”
嘴又被堵上了,正国像是在尝世上最好吃的糖果,怎么都吃不够似的。
他一手摸上她的脸颊,滑溜溜的触感让他心生摇曳。
一吻过后,两人脸色都有些红,徐丽珍有些扭捏地瞪了他一眼,“被人看到就糟了。”
正国重新坐下,又恢复了原样。
他轻咳一声,“我在县城有房子,只是那房子有点太旧了,之前奶帮着盖了泥草房,你想不想要砖瓦房?”
徐丽珍想到县城现在乱成这样,忙道,“不用了,泥草房就好,不显眼。”
正国叹了口气,都没跟她说,省城比县城还乱呢。
两人又商量起结婚要买的东西。
过了好一会儿,徐佑林捧着已经被他吃得一干二净的西瓜跑了过来。
看着那半个西瓜瓢,徐丽珍看着他圆滚滚的肚子,眉头紧紧皱在一起,“肚子吃撑了吧?”
徐佑林摇了摇头,“没有,这西瓜可好吃了。”
徐丽珍重重叹了口气。在城里,西瓜这种紧俏产品一个月也就一回,需要一大早去排队,她要上班根本没时间。
徐佑林几乎很少吃到水果。
正国把本子放到自己身上的挎包里,站起来拿起徐丽珍的锄头,“我陪你一起锄吧,咱们能早点回去!”
徐丽珍摇摇头,“不用了!我现在也只用补佑林一个人的工分就行。周末干一天就足够了。咱们回去吧,不是还要商量买东西的事嘛。”
正国想了想也觉得结婚这事更重要。徐佑林见不锄草了,赶紧跑回地里把他的小铲子拿回来。
正国跑去找记分员让他们过来记工分。
到了钱家,听到他们说要结婚,钱淑兰自然也跟着一起高兴。
买结婚用的东西,钱淑兰太在行了,正康和小梅的东西,她都帮着参详过。
钱淑兰笑着道,“别的东西,我没办法,但是衣服,鞋子和棉花这些我能弄到。”
这些年,钱淑兰一直跟项红军和刘广吉有联系。之前灾荒的时候,她还特地让钱维汉帮她稍过粮食给他们。
一开始她是换成全国粮票寄过去的,一百斤的粮票,等到了他们手里连两斤也没有。差点没把钱淑兰气死。
只好请人专门稍过去,虽然也要给人家一点好处费,可至少不会那么狠。
她带过去的粮食救了项家和刘家两家的性命,两人时不时就会寄东西给她。
有时候还会寄些质量很好的细棉布,这种好的,她只分给家里的几个小的,甚至连钱维汉的小儿子也有。
至于大人们是没有的。差一点的棉布或劳动布,家里人就能跟着一起粘光了。
“谢谢奶!”
正国对他奶是真的佩服,结婚用的东西,再也没有比布票,鞋票和棉花票更难弄的了。
他的同事为了攒这几样东西,都要四处求人。而他因为有个好奶奶,省了不少麻烦。
除了这三样,其他的东西正国和徐丽珍都有票的。
正国当天就带着徐丽珍去县城买东西,当然徐佑林也跟着一起去了。
比较幸运的是,正国不用像正康那样光秃秃的,连个像样的大件也没有,他完全可以有三十六条腿。
他们王家村生产队的树已经长大了。
之前为了早点成材,他们从长山上挖了四五年的树栽到河渠那边。即使是饥荒时期,钱淑兰也不忘给这些树浇水。
算算差不多有十一二年了,现在生产队许多正当龄的青年,只要结婚都可以批。
正国也算是赶上好时候了。
钱淑兰让钱维汉把砍下来的树运到家具厂帮忙加工成家具。
这家具厂早在去年的时候就已经重新开业了。
只是业务量比以前少了许多。好处就是不用像以前那样一排就排一两个月。
正国和徐丽珍去县城布置新房,孙大琴听到之后觉得十分失落。
她带着正康的儿子丰产过来,让丰产坐在婴儿车里玩。
她坐下之后就跟钱淑兰抱怨,“正国这孩子主意太大了,结婚这样大的事也不跟我商量一下。”
钱淑兰看了一眼玩得不亦说乎的丰产,扭头朝她看,“他跟你说,你有时间吗?”
孙大琴脸色一僵,有些不自在,“时间挤挤就有啦。”
钱淑兰看着她的脑门,原本九的事业值,因为这一年没干活,又跌回八分了。
她揉了揉眉心,“那孩子从小就省心,你又不是不知道。”她皱紧眉头看着丰产,“这孩子难道就一直由你带着?”
孙大琴摆了摆手,“哪能呀,说是四岁就接回去!”说完失落得不得了,十分不舍地看着丰产,“这孩子一直就由我带着,大了一点就带走,我实在舍不得。”
钱淑兰嘴角直抽抽,再来三年,这八分事业值岂不是又要跌回六七分了?
她这倒霉催的!咋提高孙大琴的事业值就这么难呢。
李春花和周雪梅都十分了,孙大琴不升反降!
钱淑兰想了想道,“你天天带孩子有点太无聊了,不如也学点手艺吧!”
孙大琴愣了一下,“我能学啥手艺?”
这话把钱淑兰问懵了,对啊,孙大琴能学啥!
前年,孙大琴就已经拿到了结业证书。
可饥荒已经没了,再加上又赶上厂子精简,许多临时工都被辞退了。工厂近几年根本就不可能再招工的。
所以孙大琴注定找不到工作的。
而且她还要给正康带孩子。所以,她要让孙大琴学什么好?
要不也跟周雪梅种大棚蔬菜?可她带着孩子也没法种地呀?
钱淑兰想了半天,终于想到,“你跟我学记账吧。反正你识字!”
孙大琴想到婆婆的严厉,想要打退堂鼓,“娘,我学这玩意干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