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零之穿成极品他妈(451)

丰产立刻顺着老师的视线去看,只见他爹跟在一个老太太身边,正往这边跑,等两人走近了,他把手里的狗尾巴草一扔,张开双臂就往这边冲,“太奶奶,太奶奶。”

他边跑边哭,一头撞进钱淑兰的怀里。

比起正康,显然这个见了四年的太奶奶更让他有安全感。

正康见儿子没有扑向自己有些失落,摸摸儿子的小脑袋,转头朝女老师走去,“老师,谢谢您帮我们照顾孩子。”

女老师脸色十分难看,语气也有些硬,“我都跟你们说过很多次了,要早点来接孩子。你们怎么答应得好好的,可下一次依旧我行我素呢?你说我要是把孩子丢在门边不管,他要是被那心思坏的人骗走了,你们找谁算账去?次次都晚一个多小时,你们真的有那么忙吗?以前我就不说了,这次居然晚了两个多小时。太没有时间观念了。”

正康面上有些讪讪的,一个劲儿地给女老师赔礼道歉。

然后又把正康母亲受伤的事情说了一遍,女老师一听差点吓坏了,红着一张脸,有些不好意思,“抱歉,我不知道你们家出事了。”

这老师还是十分尽责的,正康摆了摆手,“没事儿,老师说得也对。我们是该按时接孩子。”

女老师见他听进去了,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

钱淑兰轻拍丰产的脊背,朝正康道,“我先带丰产回去,你自己留在这边陪小芳吧。别忘了我跟你说的事儿。”

总是教训刘芳名也没用,正康得自己立起来。

正康看了眼一直安静趴在他奶背上的儿子,心里揪得厉害。这儿子跟他也不是很亲近呢。

他重重叹了口气,“奶,我知道的。”

钱淑兰带着丰产离开,从自己挎包里拿出一个鸡蛋给他吃。

都到这个点了,国营饭店早就关门了,丰产的肚子饿得咕咕叫。吃完一个鸡蛋,钱淑兰便站在边上等。

她算是比较幸运的。刚好有个人赶着马车往乡下去。

钱淑兰带着丰产坐到车上。

看着这大包小包的东西,钱淑兰笑着跟车上的人打招呼,“您这是到县城采办年货的吧?”

坐在车上的是个大约五十来的岁的中年妇女,因为天气干冷的缘故,她用粗布裹着自己的头,两手插在衣兜里,说话的时候呼出热气,“是啊,我们家儿子还有两天就从部队回来了。这次好不容易请到一个月的探亲假。”

钱淑兰把丰产搂得严严实实的,笑着回他,“那可真不错。”

中年妇女面上嫌弃地得不行,“哎,不错啥呀。好几年没见,不声不响连媳妇都娶了,娃都生了,我们还没见过,真是糟心。”

钱淑兰瞅着她这副言不由衷的样子还挺逗,“如果他不娶媳妇,估计你更操心。”

中年妇女一想也是,“你还别说,真是这个理儿。好歹我家这个还知道娶媳妇。有的忙起来,连媳妇都顾不上娶,回来之后就四处托人相亲。”

钱淑兰笑着夸了两句,无非是对方有孝心,不让父母操心之类的。

中年妇女越听越美,还间或夸了几句丰产。

丰产歪着小脑袋,已经呼呼地睡着了。

“你家这娃真乖呀。”

钱淑兰无奈摇头,“昨晚上闹了一宿没睡。可皮了。”

“孩子都这样。”中年妇女探头看向钱淑兰,突然想到什么,惊呼起来,“大姐,你刚才说你家住在王家村生产大队?”

这一惊一乍得,差点让钱淑兰吓死,她低头去看丰产,却发现他睡得喷香,丝毫没有被对方惊醒。

中年妇女讪讪地,不好意思地道,“不好意思啊,大姐,我刚才就是突然想起来问您,你们生产队今年的工分真的是五块三毛钱吗?”

钱淑兰微微有些诧异,她刚才问路的时候,听说这两人可是要到长风公社的,离他们生产队相当远,差不多有八九十里呢。

也就是前几年干旱的时候,她和钱维汉去那边运水去过几回。真的是相当远。

可他们居然知道他们生产队的工分值,太奇怪了吧?

见她一直不答话,反而呆呆地看着她,中年妇女笑着解释,“我们生产队大队干部到县城开会,上面的领导说你们生产队工分值是五块三毛钱,是真的吗?还说你们养了十万只鸡,是真的吗?”

钱淑兰心里要把蒋县长给打败了。不仅上报纸,还开会宣传。把他们生产队当明星一样到处捧。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她幽幽叹了口气,重重点头,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当然是真的,咱们生产队工分值已经连续十年都是第一。养鸡场现在养了五万只鸡。之前的老鸡卖了一部分。明年再孵五万只小鸡。”

中年妇女有些不信,“真的假的?你们有那么多粮食吗?”

钱淑兰又跟她讲养蚯蚓。

中年妇女大着嗓门朝在前面赶车的老头嚷起来,“老头子,你听到了吧,这是真的。人家真的养了十万只鸡。”

老头回头瞅了一眼钱淑兰,眼里有些怀疑,可到底没说什么。

钱淑兰看了眼天色,“要不你们到我们生产队住一晚吧。明天我带你们去我们生产队看看。实地参观,再回去宣传宣传。让大家伙全都过上好日子。”

中年妇女十分心动。只是她下意识看了眼车上的东西。

钱淑兰秒懂,这是担心她是抢劫的。

她原本也只是想帮蒋县长,老是开会有啥用,得让群众亲自来看。

见对方有所怀疑,钱淑兰也不生气,改口道,“要不等下你记住我们生产队的位置,回去多找几个人一起过来参观参观。养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是要谨慎的好。鸡苗也要选好了,一定要选我们王家村生产队的,保管不生鸡瘟。”

她也算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了吧?

中年妇女眼睛亮得惊人,“你们是不是有什么秘诀呀?”

钱淑兰笑笑,“也不算秘诀,谁都能孵小鸡,可只有我们王家村孵出来的小鸡不会生病,估计跟我们生产队的水有关系吧。我们生产队有口老井,里面的水特别好喝。别的地方都没有。”

钱淑兰对外的说辞就是他们生产队的老井很不凡。如果真有那坏心眼的人让她贡献秘方,她哪里拿得出来,所以只能用这老井当借口。毕竟鸡也是需要喝水的。

中年妇女听了十分遗憾。

到了目的地,钱淑兰抱着丰产下来。原想跟两人道谢之后就告辞。

谁成想对方居然说留下来,明天参观参观。

钱淑兰立刻邀请两人到老房这边。

孙大琴看到已经熟睡的丰产,忙把孩子放到自己炕上。然后又给这两人安排房间。

天色已经很晚了,钱淑兰抱着小敏回家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亲们的打赏,么么哒

第285章

翌日,阳光明媚,刮了几天的北风也在今天停歇了。

正军结婚的好日子,钱淑兰是长辈自然不能不出席。她让柳月琴带昨晚的两人去养鸡场参观。

钱维汉开着拖拉机带着正军,正国,小毛驴,钱月涛和王守礼到林家村接新娘。

这些在县城工作的家人,昨天下午全都从县城请假回来了。

正军穿着一身崭新的黑色中山装,坐在凳子上,他的眼里是藏不住的喜悦。

王守礼作为长辈,专门负责发喜糖。

到了林家村,林文林和他媳妇穿着一身新衣站在堂屋门口招待来客。

跟老王家不同的是,林家并没有摆宴席。

来客上门都是送喜糖和发香烟的。

到了吉时点鞭炮,新郎和新娘上了拖拉机,车上的小伙子们全都要步行回去。

林家村的社员们全都一脸羡慕地看着拖拉机上的两人。

能嫁到王家村是多么让人羡慕的一件事情。

他们生产队已经蝉联了十届先进生产队,工分值更是碾压别的生产队的。

上一篇: 重生在过去那年 下一篇: 到地球里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