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忆后端王被迫寻妻(150)+番外
“韩将军何在?”赵四抿唇摸摸怀中的玉佩,抬眸看婵弥西卡。
婵弥西卡喜出望外道:“就在我帐中。”
“那走吧。一起去看看韩将军!”赵四站起身,示意婵弥西卡领路。
婵弥西卡领着赵四出了帐门,连绕了百余步,才在一朴素的大帐外停住脚。赵四看看大帐,暗忖,眼前这大帐不如她住的那顶显赫,想来婵弥西卡当真是将最好的住处让与了她。
只是……
赵四将婵弥西卡交与她的事在心底想过几遍,伸手掀开帐帘,先婵弥西卡入帐。
不想,赵四一脚踏入帐门,迎面就是一飞来的金盏。
“滚出去!”韩松临说话已无早前的沉稳。
赵四知今日军中形势或起了变化,忙与韩松临道:“韩将军,我是旭光!今日见你,是有大事要与你商议。”
“旭光?”韩松临从堆成山的卷轴中抬起头,不敢置信地望着站在不远处的赵四。
赵四白婵弥西卡一眼。
婵弥西卡咬咬唇,挑眉道:“此事不能怨我。我之前也是与韩将军好言相劝。奈何韩将军不听。不得已,我只能出此下策。”
“你出了什么下策?”赵四上前在韩松临身边落座。
婵弥西卡低声道:“不过是说你死了。”
“我死了?怎么死的?”赵四拿起一卷韩松临堆在案上的竹简,随意翻开一卷来,只见卷首刻着两句小诗“紫雪半庭长不扫,闲抛簪组对清吟”。
那行小诗刻得极深,看得出刻字人在刻字时,用了不少心力。
赵四以指腹摩挲着竹简的小字,眸光渐深。
婵弥西卡见状,夺过竹简一遍翻,一遍与赵四道:“婵弥西卡只是告诉韩将军,你被丢进了沙漠里。韩将军听完,就是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说来,若不是知道你是旭光,我却要把你当成景仁殿下了。”
“我自然不少什么景仁殿下。”赵四伸指倾叩着放卷轴的台案,与婵弥西卡吩咐道,“将你为我讨要的两份卷轴放到这桌案上来。”
“好。”婵弥西卡闻声放下两个金卷轴。
赵四指着那两个金灿灿的物件与韩松临道:“韩将军,可还记得当初在清江口时,您对我的期望。您期望我能取信于太子,夺回失去的所有。如今,我失去的东西,已经尽数被婵弥西卡公主帮忙夺回了。同时,我亦要向婵弥西卡公主付出我该付出的报酬。”
“殿下的意思是,您的报酬是韩某人手下的将士?”韩松临瞪赵四一眼,怒不能遏道,“你可知婵弥西卡不是寻常的弱女子,而是一个贼胆包天的野心家。你莫看她此事矫揉造作,似一个不通世故的小姑娘。但背地里,她是何样的恶毒?说来,殿下你或是不知道旁的事。譬如,婵弥西卡公主对外一直口口声声说我韩某人与三皇子沆瀣一气,毒杀了她们喀布多右部勋贵。但你又怎知,那些勋贵不是婵弥西卡公主一个一个写信邀约至我帐中的?”
“彼时。”韩松临顿了顿,指着婵弥西卡道,“她与我嘱咐,要与那些勋贵多多劝酒。待酒过三巡,她就亲自来取喀布多右部勋贵的人头。结果呢。结果竟是三皇子率来喀布多左部的亲兵,斩落了那些勋贵的人头。”
“这不是与婵弥西卡说得一样嘛。”婵弥西卡眨着眼,满眸清澈地望着韩松临,“婵弥西卡说,会派自己人去收拾残局。你朝三皇子,彼时就是你朝皇帝亲赠与我的体己人。谁曾想,不过是斩了几个脑袋,他就急着折回京师邀功。他若多忍耐些日子,我会陪着他打回京师也未可知。倒是今日,韩将军若是愿意借兵于我,我定陪着旭光,打回京师,替景仁殿下报仇雪恨。你看如何?”
“不如何!”韩松临气闷道,“景仁殿下门生故旧遍布天下,报仇何须用你这草原女子。”
“便是因为景仁殿下门生多,才需要我婵弥西卡掺一脚。说来,你朝讲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种说话,好则好矣,却没给你们复仇的机会。谁让,你们人人都记着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王,子不得不亡呢?如此,你看看,此事交与婵弥西卡办有多么好。一则,你朝皇帝不是婵弥西卡的父,婵弥西卡杀他无半点于心不忍。二则,婵弥西卡不是你朝皇帝的臣,婵弥西卡坐上单于之位后,与之相争,就是王与王的对峙。三则,旭光曾授婵弥西卡权术,婵弥西卡相信,婵弥西卡若是有机会入主京师,定也能成为一代明君!”婵弥西卡说着说着,眼神亮得惊人。
赵四听得神往。
韩松临则冷哼道:“小小年纪,口气倒不小。你今日自认明主,不过是因为还没有遇到有才华的女子。旁的且不论,你且看看案上这些竹简,便是一与你年岁差不多的女子为其父整理的残书。依你之才,识字尚不能够,便不要再妄想什么入主京师了。”
“哼。原来你朝竟是靠这些竹片治国,怪不得忠奸不辨,好坏不分。但无妨。只要你借兵与我,待我取得皇位,再让与旭光也不迟。”婵弥西卡指着赵四道,“你莫要说,便是旭光的才学也比不上那女子。”
“呵。”韩松临被婵弥西卡逗笑。
赵四与婵弥西卡挥挥手,道:“你且到外面等候,我与韩将军有几句体己的话想说。”
“好。”婵弥西卡果断地退了出去。
赵四目送婵弥西卡合上帐门,即从袖中掏出那枚刻着“景仁”二字的玉佩交与韩松临道,“你不要说,且听我说。我来之前,婵弥西卡曾说此地有山神之怒。何为山神之怒,我思忖过,或是高山喷火,流泉岩浆。如此,借兵与她,并非一桩坏事。除此,我亦想过你为何不愿应她。想来想去,你并非守旧之人,那便只剩一种可能,你没有调兵之权。我曾得三块玉佩,一块刻‘景明’已失,一块刻着‘景恒’,已落入蔡东勤之手,一块刻着‘景仁’。当下给你这块,刻的便是‘景仁’,且带着它去调兵吧。我想,若是景仁殿下在天有灵,定也不舍得你们因为山神之怒,葬身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