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十二年(43)
也因此,她对同为海帆艺校学生的楼以璇颇有好感。但“好感”这回事,不能挂在嘴上。
容易传出闲话。
“你的那个学生,也是美术生?”
“不是。”
何欢摇头,反问林慧颜,“林老师以前带过的学生里,应该也有艺考生吧?”
三中走在前沿,开办艺术班有好些年了,但她没带过。
而据她所知,林慧颜从一中离职前,一中尚未开办艺术班,对“文化+艺术”的教育模式还处于观望态度。
天木中学的重心在于深入贫困地区挖掘尖子生,深耕多年,因其卓越的教育质量和出色的学生成绩而在怀安市享有极高声望。
到近两年才战略重组,将“美术班”给落地了。
“有过。”
林慧颜坦言,“一中和天木,都有。普通班级里零零散散地会有一些艺考生,文化课班主任其实挺支持的,能减轻教学负担,也有利于升学率。”
高三的艺考生和高考生备考进度不一致,通常都会自行在校外找冲刺复习的培训班或小班私教。
有的放矢,针对性更强。
当年楼以璇的数学,就是林慧颜帮她补习的。
没收补课费。
——林老师,你一分钱都不收,我学不进去。
——不是不收钱,是等你高考成绩出来后,我们再定价。
——怎么定?
——110分以上免费。
——那110分以下呢?
——以璇,我只希望有“以上”。
——好的林老师,只有“以上”,没有“以下”,你信我。
她信楼以璇。
考前。
但那一年高考的数学试卷出奇的难,考生们一出考场就怨声载道,还有当场抱头痛哭的。
跟同学,跟家长。愁云密布。
老师们也愁。
看过试题后,她对楼以璇的110分没把握了。
她忍着没问楼以璇考得怎么样,怕楼以璇信心受损。
可那天晚自习结束后,她们一起走在回鸿鼎苑的路上,楼以璇反过来安她的心。
——林老师,今天下午的数学考试,比我们的每一场模拟考都要难。
——是,全市的应届生都面临挑战。
——120分希望不大了,但我们说好的110分,我觉得我能保底。林老师信我吗?
——信。我信你。
——那林老师,免费给我上了一年的1对1私课,你好亏哦。
——不亏。
楼以璇带给她的,都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自始至终,她都没有亏过。
……
【楼以璇:晚饭不想吃食堂,林老师能带我去外面吃吗?想来一碗麻辣牛肉面。】
林慧颜在下午第四堂课打铃时收到楼以璇的微信消息,但到下午快放学,才给了楼以璇回复说:【可以。】
【楼以璇:要下课了,学生多,六点半学校门口见。南门还是北门?】
学生是下午17点55分放学,18点40到教室。
她们六点半出校的话,在外逗留的学生就很少了。
林慧颜今天没晚自习要上。
楼以璇的色彩课一般是下午讲课加布置作业,晚自习都留给学生画画。
美术教室跟文化课教室是分开的,九班学生出入教室打水洗画具干扰不了其他班。
【林慧颜:南门。】
南门出去有一个很大的小区,是街区式住宅,餐饮店繁多。
在门口等到林慧颜时,楼以璇的身体稳稳立定,但她心里的小鸟早飞到林慧颜上空去欢呼呐喊了。
“林老师。”
“嗯。”
路经保卫室,张大爷从窗口探出头来。
“嗨哟,我刚看到小楼老师站那儿东张西望的,就在想她等的到底是不是你。林老师,开学那天约的饭,今天才去吃啊?”
楼以璇:“……”
林慧颜礼貌答话:“算是吧。”
饭吃过不止一次,但只她们两个吃的饭,今晚确是第一次。
张大爷又提高音量喊道:“小楼老师啊,林老师出去吃饭的次数少,你最好问问杜老师,你们俩别去那些不干不净的店,别被招牌骗了。”
“好的张大爷,谢谢您提醒。我们俩会擦亮眼睛的。”
楼以璇感谢完就开始笑,轻声对林慧颜说:“张大爷跟杜老师都好有趣,他们身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幽默感。”
天色还未大黑,但路灯已经亮了。
林慧颜目视前方,淡淡的一句“嗯”淹没在了汽车飞驰的呼啸风声下。
楼以璇没听见。
敛了笑,撇头看她,拘谨地问:“林老师好像……不开心?”
开心什么?
开心楼以璇拿价值699元的九个“散装”糕点来抵账?
还是开心楼以璇把她身边的人都夸了一遍?
她弄了头发,改了装束,摘了眼镜,也没听楼以璇夸过她一字半句。
人行道绿灯的时间有30秒长。
四车道而已,绰绰有余。
可望着林慧颜的背影,楼以璇只想到一个词——健步如飞。
她没林慧颜腿长不说,高跟鞋就跟长在了林慧颜脚上似的,如履平地,步子跨得比她大,也比她快。
楼以璇闷闷不乐,按自己的常规速度穿越马路。
林慧颜的忽远忽近令她摸不着头脑。
应承她出来吃饭的是林慧颜自己,出来了又对她不理不睬,比过路人还过路人。
既然如此勉强,又何必?
归根结底,错在她将那条【晚饭不想吃食堂】的消息发给了林慧颜。
没管住自己的手,没管住自己的心。
“我记得我以前就跟你说过,过马路的时候,不要想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