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嫁给病弱太女A后(158)+番外

作者: 步澹 阅读记录

“只要萧恪没有反心,朕保萧氏不会有事。”

“陛下宽宏大量,总归是妾与妾的亲人对不住陛下。”

萧夷光的眼眶略微泛红,就连一贯温柔的声音,都变得有些沙哑。

要是元祯肯分个眼神给她,定能发现萧夷光厚厚口脂下咬出的伤口,朱唇上旧伤未好新伤又添,仿佛唯有疼痛才能将萧夷光从绝望中唤醒。

沦落到今日的境地,若说是天意,倒也不尽然,倘若她不去求什么万全之策,而是在知道萧岧谋反的第一时间,就将消息告诉元祯,或许事情就不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萧夷光的性子素来柔中带刚,不知是怀了孕还是诚心悔过,今日外露的柔柔弱弱倒是鲜少见到,像只能被人随意揉捏的小白兔。

元祯想去摸摸小白兔柔软的腹部,不是说原谅了萧夷光,而是母女间天然的联系,让她对未出生的孩子起了极大的怜爱欲,忍不住隔着肚皮就去听听她的声音。

可惜孩子的阿母是待罪之身,朝中内外无数双眼睛都看着元祯,她也不好太亲近,只能目光在萧夷光平坦的小腹上多停留些许。

元祯轻咳一声:“你安心养胎便是,朕寻了时间,会再来看你和孩子。”

这句话说出来,她都觉得有些假,摇摇头轻笑一声,捉着手杖就要往外走。

罪不及家人,祸不及妻儿。若萧夷光对萧岧的事毫不知情,元祯顶着外朝的谏言都会待她如初。

可她都将整颗心都挖给了萧夷光,要风给风,要雨给雨,就差没有将国号改成萧,结果真遇到事了,这人却不声不响,私底下与萧岧联络,浑然把自己这个枕边人当成了外人。

元祯得知事情来龙去脉后,怒火比殿外的倾盆大雨还大,抽出宝剑将书案斩成两截,要不是有丹阳拦着,她差点就将椒房殿给一块劈了。

就算是分居数日,见不到萧夷光人,元祯一想起她曾劝自己掉兵回防的事,就气得牙根痒痒,那会她就知道了萧岧造反的事!

今日的相见,倒也平和。毕竟杯盏也摔过了,人也禁足了,皇后虽楚楚可怜,但也没有哭诉着当怨妇,难不成自己还要咄咄逼问,教人痛哭流涕的跪下悔过不成?

突然宽敞的椒房殿也变得烦闷,里头的每一件陈设都变得张牙舞爪,元祯看不顺眼,她疾步走出殿门,置身在漫天星斗下,才方能喘上一口气。

“当啷!”

元祯的脚刚挪下步台阶,猛然听到清脆的玉碎声,她回头看,原来是萧夷光这几日茶饭不思,玉肌消瘦到臂上的玉钏都脱落了下来。

“陛下!”

撕心裂肺的唤了声,平静的河面骤变为激流,萧夷光终于掩不住哀色,扶着门框追了出来。

她还没有跑几步,就被宫婢们拦腰抱住:“皇后娘娘,您还在禁足中,不能出椒房殿。”

“不,不要拉我,我不回去,那罗延,那罗延!”

萧夷光不肯回殿,可宫婢们组成人墙,将她环到人肉圈子里,挡住了她的脚步,也遮住了她追寻那人而去的目光。

黑色的介帻稍一犹豫,就一点点消失在宫婢云顶鬓下,随着内臣的一声:“起驾——”长龙似的卤簿鱼贯穿过宫门,彻底掐灭了她心里希望的火苗。

一瞬间丧失了全身的力气,萧夷光回忆起昔日的恩爱,再看如今的冷落,顿觉痛不可言,好似一把锥子在心上刻来刻去。

眼泪终于无声无息的翻涌而出,滴落在胸前的鸦青湖绸上,浸出大片水渍。

贴身照顾她的女史庆娘劝着:“娘娘,您就算不为自个考虑,也要想想腹中的小皇女,孟医佐不是说了,胎心娇弱,她可禁不住您情绪的起伏了。”

是啊,孩子,她还有孩子。

在宫婢里挣扎时金钗溜下发髻,青丝垂了缕在额侧,萧夷光顾不得整理容貌,忙环抱住小腹,苦涩的想,恐怕这是她与元祯唯一的牵扯了。

庆娘给皇后掖好被角,又吩咐守夜的婢子警醒着些,若有什么异常,明日要告诉自己。

交代好一切,她熄灭手中的灯笼,左右打量一圈,又轻又快的潜入夜色,顺着墙根走到宫门口。

守在宫门口的虎豹骑见是她,只当作看不着,收回交叉的方天画戟,将人放了出去。

“前段日子皇后娘娘尚能打起精神练练字,教宫婢给她读几本书,后来听说陛下发了怒,皇后娘娘的精神就萎靡下去,连饭食都不怎么进了。”

一盏茶时候,庆娘已然站在明光殿,不卑不吭的回忆萧夷光的饮食起居,又事无巨细的对元祯说出来。

自从商音和英娘等一干宫婢被拉入掖庭后,庆娘就从其他宫室调来,承担起照料皇后的重任。

在外人眼里庆娘是皇后宫中的四品女史,其实她是元祯安插在椒房殿里的眼线,商音、英娘进入掖庭后,庆娘就主理起椒房殿的大小事务。

元祯身着中衣走出来,听完她的话,不经意问:“被软禁后,她可曾为萧氏抱不平或是对朕有怨言?”

“一句也不曾,皇后娘娘倒常盯着舆图发呆,自责为陛下添了麻烦。她既怕并州铁骑不听圣旨,也怕陛下迁怒左仆射,就写了应对之策,教李大郎转交给萧韶。”

只是李大郎将纸球刚抛给萧氏接应的人,就被虎豹骑抓了个正着,慌乱之下,李大郎口不择言,把他自己的生路也给断了。

元祯暗忖,原来左仆射提议教萧琼去劝降并州铁骑的主意,是萧夷光想出来的。

“除了李大郎外,皇后还有没有用别的法子向外递消息?”